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1 14:03: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因慢性乙型肝炎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均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均予以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乙肝病毒含量、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时,恩替卡韦的使用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多项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胆红素

本文引用格式:李秀.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132-133.

0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是感染科临床治疗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多与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1]。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具有全身乏力、容易疲劳、轻度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肝脾大等表现[2]。目前临床中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多采用药物治疗,如拉米夫定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并不显著。近期,有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3]。为明确上述报告的准确性,并为探讨上述药物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时具体应用效果与价值,笔者选取近期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70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为31~62岁,平均(43.52±5.14)岁,病程为7个月至12年,平均(4.15±0.83)年;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为33~61岁,平均(43.49±5.10)岁,病程为8个月至13年,平均(4.20±0.82)年。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25)治疗,每次取量100mg,进行每天1次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治疗,每次取量0.5mg,进行每天1次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疗效及血清乙肝病毒含量、凝血酶原活动度及总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其中疗效参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①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TB、ALT、AST、PT等肝功能各项指标复常;②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趋势,TB、ALT、AST、PT等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降低程度超过30%;③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出现显著改善或存在逐渐加剧趋势,TB、ALT、AST、PT等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降低程度不及3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0.0软件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


         观察组经治疗后仅2例患者表现为无效,对照组经治疗后共10例患者表现为无效,两组疗效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临床指标分析

        两组治疗前血清乙肝病毒含量、凝血酶原活动度及总胆红素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乙肝病毒含量、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升高,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临床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疾病发生进展后还可能引发诸多严重并发症,最终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而及时明确针对性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中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及拉米夫定等常规西药的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效果,本次研究笔者为明确上述药物在临床应用时疗效及价值的差异,共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恩替卡韦用药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用药,且血清乙肝病毒含量、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水平、总胆红素降低水平较拉米夫定更加显著。上述结论与杨年欢、郭立杰等[5-6]研究中所述基本一致,目前临床中普遍认为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拉米夫定可在HBV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内代谢生成拉米夫定三磷酸盐,进而阻断病毒DNA的合成,对乙肝病毒的复制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7];恩替卡韦则属于一种环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对乙肝病毒具有显著的抵抗作用,同时可选择性的对乙肝病毒在患者肝脏器官内的传播过程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通常针对成人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更高,总胆红素水平降低程度更加显著,进一步提示了相较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更加适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降低胆红素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Tsai MC,Chen CH,Tseng PL,et al.Comparison of ren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elbivudine,entecavir and tenofovir treatment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real world experience[J].Clinical Microbiology&Infection,2016,22(1):95.
[2]哈明昊,黄钟鸣,唐东旭,等.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4):222-223.
[3]郑仕君,肖飞霞,张吉宏,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2b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3895-3897.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19(5):1-18.
[5]杨年欢,袁国盛,周宇辰,等.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96周的临床疗效[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6):775-779.
[6]郭立杰,王艳,王敏,等.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2):226-227.
[7]Ahn J,Lee HM,Lim JK,et al.Entecavir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a national cohort of treatment‐naï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n the US–the ENUMERATE study[J].Alimentary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6,43(1):134-144.
[7]秦雪琴,陈悦,吴文琴,等.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6):361-3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4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