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在ICU气切患者吸痰的护理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9 15:33: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气道切开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吸痰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气道切开患者纳入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间断性气道湿化法,研究组采取持续微量气道湿化法,对比分析2组患者吸痰中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并掌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湿化中、吸痰时及吸痰后3min的HR增快率均低于对照组,而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吸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P<0.05)。结论在ICU气道切开患者护理中采取持续微量气道湿化对患者吸痰时的HR、SPO2影响小,且吸痰不良反应少,确保患者吸痰安全。

关键词:ICU患者;气道湿化;气道切开;吸痰

本文引用格式:周芳,胡婷.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在ICU气切患者吸痰的护理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9,19(34):297+300.

0引言

        气管切开ICU急危重患者临床救治中重要措施,可有效解决气道阻塞,改善通气。但创建人工气道会对上呼吸道的正常加湿、过滤等机能造成破坏,以致于气道黏膜易干燥,痰液易黏稠,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11o同时,如气道湿化不够,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易形成痰痂,增加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所以,减少气道水分丢失,强化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是确保气道湿润,有效排痰,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我院ICU收治的90例气道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进行研究,剖析不同方法对吸痰护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符合气道切开指征。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再根据单双号分成两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30-87岁,平均(64.2±3.4)岁;气管切开时间6-28 d,平均(10.6±2.4)do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29-91岁,平均(65.7±3.2)岁;气管切开时间5-25 d,平均(10.4±2.0)do 2组患者基本资料、病情、气管切开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F>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气囊压力监测表、持续恒速气道湿化微量泵、喷雾面罩及负压吸引装置等;严格依照无菌原则操作。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性气道湿化法,就是在患者呼吸气间歇期,应用5 mL的无针头一次性注射器直接沿气管导管内壁缓缓注入2-3 mL的0.9%生理盐水,2-3 h一次,如患者痰液粘稠可改成0.5-1 h一次。研究组采取持续性微量气道湿化法,应用氧气驱动面罩加氨漠索雾化吸入,6 h/次,氧流量维持在6-8 L/min,20-30 min/次。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吸痰,每次吸痰需评估痰液黏稠度,确定湿化方式,对于I度稀痰,不需湿化,遵医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a-糜蛋白酶+0.9%生理盐水;II度痰液,除雾化吸入外,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恒速气道湿化,把微量泵延长管一端与注射器头连接,另端用无菌剪刀将连接头剪掉,把细管置入气管套管内3-4 cm,医用胶布妥善固定,以0.45%生理盐水为湿化液,速率维持在8-10 mL/h;III度痰液,除雾化吸入外,遵医嘱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恒速泵注0.45%生理盐水,速率维持在12-15 mL/h;吸痰压控制在19.6 kPa以下,每次吸痰时间在15 s内。

\

 
      1.3效果观察。监测并记录湿化中、吸痰时以及吸痰后3 min的HR增快率、SPO2,并观察吸痰中不良反应情况,主要是呛咳、呼吸窘迫等[2]o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了士s)表示,组间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阶段HR及SPO2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湿化中、吸痰时及吸痰后3 min的HR增快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而SPO2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o


\
 

      2.2两组吸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在吸痰中,研究组出现4例呛咳,1例呼吸窘迫,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14例呛咳,7例呼吸窘迫,发生率为4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气管切开是临床维持危重患者呼吸道通畅主要方法,可有效改善和提升氧分压,预防出现高碳酸血症,且可减小颅内压,改善预后。但这会使患者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温化和湿化作用丧失,增加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风险,严重的导致气道组织细胞学和病理学改变。因而,对气道切开患者要进行安全有效的气道湿化。

        常规间断性气道湿化法创伤小,操作便捷,但是一次性滴药量相对较大,易引起患者刺激性呛咳,使得部分湿化液咳出,致气道湿化不足[3]。而持续性微量气道湿化法就是通过恒速微量泵持续小量注入湿化液,对气道的刺激比较小,基本上不会引起刺激性呛咳,且应用0.45%生理盐水在气道内水分蒸发后渗透压更为满足生理需求,确保气道纤毛运动活跃,预防和减少痰痂、痰栓生成,确保吸痰顺利、安全有效进行。从本研究结果看,研究组患者采取持续性微量气道湿化法对患者HR、SPO2的影响不大,整体小于常规间断性气道湿化法对照组,且吸痰不良反应率更低(尸<0.05)。与马爱兰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71o

          综上而言,对ICU气道切开患者采取持续微量气道湿化有助于提高吸痰效果,减少吸痰中HR、SPO2的变化,减少吸痰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波.ICU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方法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S1):114—115.
[2] 何荣华,袁杰.重症监护护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344—346.
[3] 胡望林,胡陈,杨丽.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6,18(06):504—506.
[4] 马爱兰.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心率和吸痰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4):90+94.
[5] 龚菲,侯田田,孟丽.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在ICU对气切患者吸痰的护理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334.
[6] 王东平,王萍.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吸痰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21—1222.
[7] 陈海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1,09(4):308—3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