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配伍比例载药静电纺丝膜抑菌作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5 18:04: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优化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配伍比例,用于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以达到最佳抑菌效果。方法选用创口常见的三种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对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的配伍比例分别为1:1,1:2,1:3,1:4和1:5进行抑菌实验,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用于静电纺丝膜的制备。结果通过抑菌实验发现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比例为1:2时,三种指示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8±0.49)mm,(25.8±0.49)mm,(27.6±0.33)mm。采用优化后的两种药物比例进行纺丝膜制备,再进行抑菌实验验证,抑菌效果最优。结论载药静电纺丝膜要达到最佳抑菌效果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比例为1:2,为后续新型伤口敷料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静电纺丝膜;万古霉素;头孢吡肟;抑菌实验

本文引用格式:谭佳音,杜凤霞,王月飞,等.不同配伍比例载药静电纺丝膜抑菌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100+101.

0引言

         伤口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开放的伤口极易被细菌入侵,细菌感染是阻碍伤口愈合的主要原因[1],伤口敷料是治疗伤口感染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敷料在愈合过程中易粘连伤口,造成二次损伤,且是暂时性的覆盖材料,需要及时更换,工作量大[2]。针对传统敷料不足,学者们潜心研究,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于敷料领域。静电纺丝方法由于具有便捷高效、技术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3],静电纺丝纳米抗菌敷料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加速创面愈合[4],透气性好,可携载药物,非常适宜做皮肤敷料[5]。但将两种药物同时携载于静电纺丝膜上制备成伤口敷料的研究鲜有报道。本实验中,通过抑菌实验优化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配伍比例用于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以达到最佳抑菌效果,为后续为新型伤口敷料的研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4411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菌种保藏于齐齐哈尔医学院检验实验中心。

       1.1.2试剂: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上海阿拉丁试剂公司),MH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1.3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上海申安设备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

 
1.2方法

       1.2.1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的配伍药敏片的制备:按照2016CLSI规定的药物浓度分别配制万古霉素溶液和头孢吡肟溶液,并将两种溶液按照1:1、1:2、1:3、1:4和1:5的比例进行混合。取直径6 mm的无菌圆形滤纸片浸泡于溶液中,放于37℃温箱中低温烘干,用于药敏试验。

      1.2.2菌种的活化,将保藏于甘油下的菌种转接到MH培养基上,37℃培养24 h,传代三次备用。

        1.2.3抑菌实验:将载药滤纸片置于含试验菌的平皿上,每个平皿上放2个滤纸片,每个菌种每个比例做三个重复,无菌水做阴性对照,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做阳性对照,将制备好的平皿置于37℃培养24 h,观察结果,测量抑菌环直径。

        1.2.4静电纺丝膜抑菌实验验证:将制备好的最佳比例载药静电纺丝膜[6],用打孔器打成6 mm圆片,按照1.2.3进行抑菌实验。

2结果

         2.1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不同配伍比例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单独用万古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配伍比例为1:1时,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抑制作用。增大头孢吡肟的比例,对三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比例为1:2,1:3、1:4和1:5时无明显差异,且增大头孢吡肟的比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下降;并且抗生素药物对正常菌群有一定杀灭作用,应最大限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因此,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联合应用的最佳比例为1:2。三种病原抑菌圈分别(25.8±0.49)mm,(25.8±0.49)mm,(27.6±0.33)mm。

\

 
        2.2静电纺丝膜抑菌效果。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配伍比例为1:2的静电纺丝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接分别为(25.8±0.33)mm,(25.8±0.26)mm,(27.6±0.52)mm,与滤纸片法得到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配伍比例为1:2时,静电纺丝膜的抑菌效果最好。

         3讨论本实验考察了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以不同比例配伍时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万古霉素与头孢吡肟比例为1:2时为理想的配伍浓度。本实验通过对三种伤口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实验,证实了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静电纺丝膜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为新型伤口敷料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耿欢.用于伤口敷料的纳米纤维膜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2]崔巍巍.载银PLGA抗菌敷料的制备及毒性评价[D].吉林长春:吉林大学,2010.
[3]刘灏.静电纺丝纤维在抗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7(09):60-61.
[4]廖硕,何星.静电纺丝用于制备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8,45(07):153-154.
[5]Ruoqiu Fu,Chenwen Li,Caiping Yu,et al.A novel electrospun membrane based on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poly(vinyl alcohol)/sodium alginate for antibacterialwound dressing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Drug Delivery,2016,23(3):818-829.
[6]杜凤霞,王月飞,姚淑娟,等.双载药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及抑菌效果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7):67-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