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可进一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快速康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塞;神经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张勋 , 杜书朋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38):110-111.
0引言
近年来脑梗塞临床发病率有所提高,该病是一种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脑梗塞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可诱发及加速动脉粥样的硬化程度,进而诱发脑梗塞[1]。并且由于不同人体大脑各个区域功能有所差异,因此患者发病后可伴随不同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常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脑梗塞患者加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单纯用药效果甚微,因此近年来开始尝试联合用药。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 0 1 7年1月至2 0 1 8年1 2月接收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1 2 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 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7~62岁,平均(54.5±7.5)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4~63岁,平均(53.5±9.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均经MRI等检查得以确诊;②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合并严重痴呆疾病患者、无法坚持治疗患者、既往精神疾病患者均不纳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由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3023716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口服,0.1g/次,1次/d,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接受由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23115的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口服,75mg/次,1次/d,连续治疗1个月。
1.3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以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脑功能、肌力、语言功能均恢复正常,神经功能评分≥90%为显效;以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脑功能、肌力、语言功能逐渐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处于50%~90%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脑功能、肌力、语言功能无任何变化,神经功能评分<50%为无效[2]。
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3]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满分25分,分值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负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行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选择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仅在P<0.05时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表1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表2中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病理基础,脑梗塞的发病是一个缓慢进行性炎症的过程,脑梗塞发病后由于脑出血或者大面积梗塞,患者常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危害极大。并且周春亭等[4]学者研究中曾提出,脑梗塞发生后患者常出现中枢神经元坏死的情况,从而加大了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偏瘫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此外,研究证实[5],脑梗塞发病后直接损伤患者脑神经元,易导致机体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失调,具有较高风险性。临床认为,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应以缩小脑组织坏死面积、提高缺血区域血液供应等为主要方向。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塞的常见药物,阿司匹林用药后蛋白结合率极低,可对血小板中酶的产生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血小板的活性得以抑制,阻滞血小板的聚集,间接可帮助患者改善脑神经功能。并且该药属抗血小板药物,经药理作用证实,阿司匹林用药后血药浓度升高时会导致结合率降低,因此临床治疗中安全性较高。但结合近年来接诊情况可知,阿司匹林单纯用药时由于对于机体内受到损伤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不够理想,因此预后效果相对较差,进而提出了联合氯吡格雷用药的方式。
氯吡格雷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受体抑制剂,该药用药后可直接于血小板进行作用,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6]。并且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临床治疗耐受性较差,易产生毒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而氯吡格雷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的骨髓等造成损伤,极大地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患者治疗耐受性更好。两者联合用药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改善患者脑功能。蒋旭皎[7]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来说均更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占比98.33%,较对照组(86.67%)来说显著更高,这一结果与之一致。并且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尤永金[8]学者研究结果完全符合。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临床症状极大缓解,并且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加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兰红,王晋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6):1926-1927.
[2]匡国贵.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5):76-77.
[3]Zhang W,Huang Y,Li Y,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Vinpocetine as Part of Treatment fo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 Randomized,Open-Label,Controlled,Multicenter CAVIN(Chinese Assessment for Vinpocetine in Neurology)Trial[J].Clinical Drug Investigation,2016,36(9):697-704.
[4]周春亭,王朝晖.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7-8.
[5]于光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70-71.
[6]Wei P,Zhang YG,Ling L,et al.Effects of the short-term application of pantoprazole combined wi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EMI[J].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6,12(5):2861-2864.
[7]蒋旭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5):609-610.
[8]尤永金.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46-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