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10 15:28: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在术后康复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TBIL、ALT、AST、白细胞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白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TBIL、ALT、AST、白细胞,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

本文引用格式:曾垂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67-168.

0引言

       急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外科急腹症,以结石性胆囊炎发生率最高。急性胆囊炎好发于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加,机体各项功能衰退,多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导致急性胆囊炎疾病加重,更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65-88岁,平均(79.50±2.50)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64-87岁,平均(79.35±2.70)岁。两组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工作中,两组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均接受常规术前禁食,常规胃肠减压,常规解痉以及支持对症治疗等。手术后,对照组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①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以常规预防术后感染(将头孢噻肟2.0g+0.9%生理盐水100 mL,混合,给予静脉注射,2次/日,一个疗程7日)。②中医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中医辨证,若肝郁气滞型则给予小柴胡汤治疗,若肝胆湿热型则给予龙胆泻肝汤,若毒热内蕴型则给予大承气汤。a.小柴胡汤药物组方包括肝郁气滞型予小柴胡汤,方由柴胡30 g,黄芩15 g,木香15 g,半夏15 g,郁金15 g,枳实15 g,栀子15 g,茵陈15 g,川楝子15 g,大黄10 g;随症加减;1剂/日,取汁300 mL,分两次服用,一个疗程7日。b.龙胆泻肝汤组方包括龙胆草30 g,木通15g,当归15 g,生地黄15 g,泽泻15 g,车前子15 g,栀子15 g,柴胡15 g,黄芩15 g,大黄10 g,甘草5 g;随症加减;1剂/日,取汁300 mL,分两次服用,一个疗程7日。c.大承气汤组方包括柴胡30 g,芒硝(冲)15 g,厚朴15 g,生地15 g,木香15 g,枳实15 g,栀子15 g,黄芩15 g,大黄(后下)10 g;1剂/日,取汁300 mL,分两次服用,一个疗程7日。

\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分析所得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详细见表1数据。


\


2.2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见表 2。


\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见表 3。


\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习惯改变, 生活压力增加以及老龄化加剧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呈持续性上升发展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降低 [2]。
急性胆囊炎在中医角度而言,可归属于“胁痛”范畴。中医认为,急性胆囊炎疾病为病于胆,且与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由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肝主疏泄、胆汁郁积,以及饮食不节等各种因素而导致机体肝胆湿热。因此,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应自肝胆两脏入手,采取“清利湿热”为治疗原则。在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急性胆囊炎可分为肝郁气滞型、肝胆湿热型、毒热内蕴型,因此,用药原则以“辨证论治” 为主,并兼顾湿热病邪,以实现脏腑功能调节及利胆作用 [3-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治疗后 TBIL 为(9.10±2.20)umol/L,ALT 为(32.40±4.30) U/L,AST 为(25.00±4.35)U/L,白细胞为(7.95±1.01) 109/L,而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 [ 社会功能为(77.45±15.15)分,躯体功能为(76.35±12.20)分,心理功能为(79.55±14.30)分,物质生活为(73.25±11.45)分,总分为(76.85±10.95) 分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P< 0.05。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疾病特点,在术后康复中过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 TBIL、ALT、AST、白细胞等实验室指标,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治贫, 孙权.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J]. 淮海医药,2017,35(1):63-65.
[2]李乃兵.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32):39-40.
[3]张德良, 李强. 慢性合并症对急性胆囊炎行早期胆囊切除术后转归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7,23(4):418-421.
[4]徐华明, 徐旻 , 戴小磊,等. 腹腔镜下不同入路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2):947- 9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