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30 13:21: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息肉应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将80例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随机分成常规组(40例)与宫腔镜组(40例),常规组行息肉摘除术,宫腔镜组行宫腔镜电切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局部微循环及炎性反应变化情况。结果宫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常规组92.50%总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异"〉0.05);治疗后宫腔镜组宫腔血流量、微血管管径升高幅度大于常规组,IL-6、IL-8、TNF-a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息肉,采用宫腔镜辅助电切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息肉摘除术;宫腔镜电切术;宫颈息肉;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王伟,朗琳,谭云友,等.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71-72.
 
0引言

        宫颈息肉在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疾病的主要病因为内分泌紊乱、慢性炎症及病原体感染等[1]。宫颈息肉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这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所以一旦确诊需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宫颈息肉的治疗上,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以往受医疗条件的影响,常行传统息肉摘除术,这种方法创伤较大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因此逐渐被新的方式所取代,宫腔镜技术是新型的微创技术,当前也将其推广到宫颈息肉的治疗中[21o本研究中,对比了应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宫颈息肉的效果,旨在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详细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宫颈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患者均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31。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如下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年龄在24-52岁,平均(38.5±2.4)岁;类型:单发性息肉24例,多发性息肉16例。宫腔镜组40例,年龄22-50岁,平均(39.1±2.2)岁;单发性26例,多发性14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0.05)。

1.2方法。

       常规组行传统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实施手术治疗,开出切口暴露息肉后,使用长弯钳夹住息肉根部,顺时针旋转至蒂部断裂,摘除息肉,缝合切口。宫腔镜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选用双极电切镜及Olympus检查经,将电切镜的电凝功率调节在90 W左右,电切功率调节为280-310 W。先用生理盐水做膨宫处理,维持宫腔压力在80-100 mmHg间,对息肉蒂部细、直径小者行宫腔镜检查,在宫腔管内放入单极电切镜,在直视的状态下对息肉根蒂进行电切,之后行电凝止血。对息肉蒂部粗且直径大者,需用扩张棒插到患者宫颈部位,行静脉麻醉后实施手术,主要是结组合宫腔镜探查宫腔内部情况,以宫颈管扩张宫口,直至11号扩张棒可顺利进入,置入双极电切镜后,于直视的状态下对息肉根蒂进行电切,之后进行止血。止血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至患者宫颈管中。

      两组术后均给与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嘱咐患者术后两个月内禁止盆浴、同房,以免引发宫颈感染。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显效:病灶清除彻底无残留,宫颈光滑且肥大明显改善;有效:病灶彻底清除,宫颈有点状出血;无效:病灶清除不佳,宫颈肥大无改善。②两组均在术前、术后1周对两组局部微循环(宫腔血流量、微血管管径)及炎性反应指标(IL-6、IL-8、TNF-a)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宫腔镜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常规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P>0.05)。

2.2局部微循环。

      治疗后两组患者宫腔血流量、微血管管径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宫腔镜组升高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1。

\


2.3炎性反应。

      术后1周两组患者各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宫腔镜组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2。



\
 

3讨论

       宫颈息肉为女性常见疾病,该病常用手术治疗的方法[4]。传统手术方式是行息肉摘除术,该方式虽说具有良好效果,但是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却较大,且对患者局部微循环改善不佳,所以该手术方式逐渐被新的方法所取代。
近年来,随着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大力推广应用,在宫颈息肉的治疗上,推广使用宫颈颈辅助电切术治疗[5]。该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可根据患者息肉大小选择单极或双极电切镜,通过这一方法可治疗各种类型的息肉回。同时借助宫腔镜辅助还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上,常规组同宫腔镜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而在术后1周两组局部微循环改善及炎性反应指标改善情况上,宫腔镜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该结果表明宫腔镜电切术对宫颈息肉的治疗效果显著,预后价值也突出。

        综上所述,针对妇科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局部微循环功能改善及降低血清中IL-6、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因此该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偲.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观察
[J].黑龙江医药,2016,29(5):842-845.
[2] 陈洁波.线圈套扎治疗妊娠早期合并宫颈息肉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7(26):88-90.
[3] 孙奇诺.联合应用宫颈息肉摘除术与保妇康栓的临床疗效[J].母婴世界,2016,4(12):37-38.
[4] 赵学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8(35):110.
[5] 马小涵.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17-118.
[6] Li T.Effect of LEEP on the cervical microcirculation and HPV i 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cervical erosion[J].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2016,22(6):2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