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索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带状疱疹2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100例患者进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的100例患者进行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结果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完全结痂时间、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带状疱疹
本文引用格式:罗才艺.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47-148.
0引言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反复性高、病发率高等特点,早期可在皮肤黏膜上出现丘疱疹、疱疹,以及局部神经,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痛,若干预不及时,可产生后遗神经痛,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改善症状,还需加强药物治疗
[11o通过分析往期报道,可发现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能够迅速阻止神经损伤,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病毒复制,改善临床症状,起效快、安全性高、增效协同等优势
[21o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治疗措施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面对200例带状疱疹患者时,还需采用奇偶数法分组,两组中各100例,人员均在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入选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齐全;②患者均无本次实验药物过敏现象;③患者在红斑皮损基础上,出现互相不融合或集簇性水泡、丘疹,伴或不伴神经痛,呈带状沿一侧的神经分布,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肝肾功能、心功能不全患者;②排除眼带状疱疹、泛发型带状疱疹以及引起眩晕、听力下降、耳鸣、面瘫的耳带状疱疹。观察组平均病程(6.84±1.38)天,平均年龄(67.19±2.43)岁;男58例,女42例;发病部位:13例位于下肢,29例位于腰腹部,38例位于胸背部,20例位于头面部。对照组平均病程(6.56±1.22)天,平均年龄(67.78±2.52)岁;男41例,女59例;发病部位:12例位于下肢,30例位于腰腹部,39例位于胸背部,19例位于头面部。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甲钻胺(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H20051390)营养神经治疗,每日三次,每次口服0.5 mg;激素甲泼尼龙片(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20224)治疗,每日口服一次,每次口服24 mg(相当于强的松30 mg)o在条件允许下,可进行针刺拔罐法,首先常规消毒水疱处,首先进行针刺后,再进行闪火法拔罐,隔日一次。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片(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H20056584)治疗:每日五次,每次口服0.4 go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阿昔洛韦治疗方式每次0.5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单磷酸阿糖腺苷(瑞阳制药有限公司,H20084333)治疗:每日一次,每次静脉滴注300 mgo两组均连续治疗七天。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总有效率、皮损愈合时间、完全结痂时间、止疱时间、止痛时间。临床症状积分
[31:主要评估麻木(0-4分)、瘙痒(0-4分)、红斑(0-4分)、溃疡(0-4分)等症状,分数越高,代表症状约为严重。显效
[41:皮损完全消退,疼痛感消失;有效:皮肤消退>30%,疼痛感有所减轻;无效:皮损症状加重,疼痛感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2.0软件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实行
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
x2检验。当
P<0.05时,意味着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皮损愈合、完全结痂、止疱、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低于对照组(
P<0.05),如表2所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带状疱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症状严重、复发率高等特点,可由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刺激下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引起病毒快速繁殖,激活脊髓后根神经节潜伏的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进而侵犯神经节,导致皮肤感染,从而出现神经痛、坏死、水肿、炎症等症状,属于临床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为了减轻对机体损伤性,还需加强药物治疗図。
阿昔洛韦属于鸟昔衍生物,能够减轻神经损害,抑制病毒播散和复制,通过口服后,可抑制疱疹病毒DNA复制和合成,灭活病毒DNA多聚酶,促使DNA合成终止。单磷酸阿糖腺苷属于嘌吟核苷类化合物,是一种人工合成药,能够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和DNA多聚酶,易溶于水,在进入感染细胞后,转化为阿糖苷三磷酸,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促使Ara-ATP连接到DNA链3,-OH位置的末端,抑制DNA合成,减轻机体疼痛感。通过将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更能够增强抑制病毒繁殖能力,减少后遗神经痛,缩短病程,加速水疱结痂时间,缓解机体疼痛感,促进皮疹症状消退,获取满意效果。
总而言之,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效果更明显,安全性较高,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能够加速麻木、疼痛、红斑等症状消退,缩短皮损愈合时间,减轻机体疼痛感。
参考文献
[1] 陈胜平,陈锦华,陈向齐,等.阿昔洛韦联合高能红光和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免疫功能下降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22(3):146-148.
[2] 翟志芳,李惠,郭在培,等.静脉滴注阿昔洛韦与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3):217—219.
[3] 王莉,问亭亭,冀秀萍,等.伐昔洛韦对比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30):4238—4241.
[4] 刘轩先,严利刚.单磷酸阿糖腺普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及LED光动力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Z42(3):302-304,308.
[5] 罗丽,雷微,胡洁,等.单磷酸阿糖腺普联合泛昔洛韦、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9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18(19):8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