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以食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慢性食管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如烧心、嗳气、吞咽困难、呕吐、腹痛等,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症状有所差异,青少年和成年人发病容易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⑴。本病的患 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不建议长期应用⑵。关于本病的中医认识, 根据临床症状,可归于“腹痛”、“呃逆”、“嗳气”、“噎膈”等范畴,对其中医证候学研究难以制定统一证型标准。吾师徐晓梅对于本病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病因素与感受寒邪、饮食不当、七情内伤等有关,证型纷繁多样,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服用西药情况,患者 的舌脉动态变化及体质等多方面情况辨证论治,经方灵活加减应用,每获良效。现就一例经方合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的医案,论述吾师 辨证论治的思想及经方运用之法,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旋覆代赭汤;当归四逆汤;辨证论治;医案
本文引用格式:古明伟,徐晓梅.旋覆代赭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78.
1资料与方法
1.1医案
刘某,男,5岁,2018年3月18日初诊,病例特点:患者7 年前出现暧气,不能自止,时有腹胀,无腹痛,手足不温,时有疼 痛,口不渴,纳食可,寐安,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近1 月自觉暧气症状加重,遂来就诊。诊其脉时发现双手色暗偏青 紫,触之皮温偏低,结合症状请风湿科会诊,予冷水试验等检查 后,不考虑风湿免疫病。体格检查: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壁柔软, 无肌紧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 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无亢进,双下肢无水肿。行胃镜检查,内 镜所见:食管中下段粘膜粗糙,散在卵圆形浅凹,取B1送检,下 段见纵行充血红斑。镜下诊断: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3日后病 理检查示:(食管距门齿35cm处)鳞状上皮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1.2诊治经过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为嗜酸 性粒细胞食管炎。综合舌脉,中医诊断为暧气,证属阳虚寒凝, 胃气上逆。正如《灵枢•口问》云:寒气客于胃,逆从下上散,复 出于胃,故谓噫。《景岳全书》曰:暧气多由滞逆,滞逆多由气不 行。患者阳气不足,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 促使筋脉收缩,血行迟缓,不能温煦四末,故见手足不温,肢节疼 痛。中虚有寒,气逆不降,则暧气,脘腹痞满。口不渴,舌淡苔白, 脉沉无力,俱为阳虚阴寒内盛之象。
2治疗
与患者沟通后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⑶,但其恐难以 耐受拒绝配合,故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予旋覆代赭汤合当归四逆 汤加减,组方如下:旋覆花15g (包煎)、代赭石5g (先煎)、姜半 夏15g、丁香10g、生晒参10g(另煎)、当归15g、白芍15g、桂枝 15g、细辛9g、通草10g、生姜5片、大枣4枚、炙甘草15g,7付。 方中旋覆花、代赭石其性主降,功擅下气降逆以治标,药理研究 也证实二者有促进消化道蠕动的作用⑷;半夏降逆和胃消痞;丁 香性降逆下气,其辛温芳香,温中散寒;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桂 枝、细辛性辛温,散寒通脉,曹魏敏等人研究⑸表明细辛可以扩 张血管达到祛散寒邪温暖手足;白芍养血和营止痛,既助当归补 益,又可缓急止痛;通草通利经脉以畅行;人参、大枣补益中气, 养血健脾,避免沉降之旋覆花、代赭石伤正之虞,研究表明
[6]人 参对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机体功能恢复;炙甘草甘 温益气,亦可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治温阳散寒,降逆和胃 之功。二诊:2018年3月28日,患者复诊,自诉暧气、腹胀症状 消失,四肢未再疼痛,只觉寒凉,余无不适。视其双手较先前略 变红润,触之不温,观舌淡苔白,脉沉。患者整体症状缓解,阳虚 好转,治疗效果明显。考虑代赭石性寒沉降,有碍胃气,含有的 铅、砷和钛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刃,不宜久服,且消化道症状消 失,故原方去掉旋覆代赭汤。患者阳虚日久为本病之本,此沉疴 痼疾,难短期悉除诸症,继予当归四逆汤加减,组方:当归15g、白 芍15g、桂枝15g、细辛9g、通草10g、炙甘草15g、丁香10g, 14付。 三诊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手足不温感觉,舌脉如常。复查胃 镜示:食管黏膜光滑柔软,血管纹理清晰,扩张度好。贲门黏膜 光滑,齿状线清晰,位置正常。胃底、胃体等均无异常。半年后 电话随访,临床症状未再复发。
3讨论
EoE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的 一类慢性炎症性食管疾病,因其临床表现与胃食管反流病相似, 故而极易造成误诊。目前研究一致认为本病治疗应以应用局部 糖皮质激素为主,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不肯定同,并且而其治 疗终点存在争议,即以症状缓解、内镜正常、食管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解除三者何为最终目标尚无统一认识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 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是最佳决策
[10]。本案中患者服用旋覆代赭汤 合当归四逆汤后,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均得到改善。现代药 理研究也表明,旋覆代赭汤具有抗炎、改善食管黏膜作用
[11],对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有较好疗效。当归四逆汤能够温阳散寒、养 血通脉,临床应用时,要谨守病机,不必拘泥于疾病本身,化裁应 用,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1气 本案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 它是中医学的精华,也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吾师指出,诚然 每个中医医师应该重视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疗效判断、治疗手 段、药理研究等,但不应仅仅拘泥于此,还要坚持以中医思维为 指导,“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研究当前所出现疾病的病因病 机、证治方药、转归预后,使得中医更好得惠泽苍生。
参考文献
[1] 唐杜鹏,庄则豪.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诊断进展皿国际消化病杂 志,2013,33(05):311-314.
[2] 潘小萍,王雯.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J].世界华人消化杂 志,2013,21(05):403-408.
[3] 周细平,李宏.嗜酸性粒细胞性消化道炎皿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 杂志,2011,5(02):124-131.
[4] 张立宏.马万千运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病临床经验皿世界中医 药,2017,12(01):120-123.
[5] 曹魏敏,胡雨,王惠君.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分析张仲景应用细辛的合 理性[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05):125-126.
[6] 窦德强,靳玲,陈英杰.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02):76-81.
[7] 刘淑花,毕俊英.生或煅赭石微量元素含量及药理作用比较J].微量元 素与健康研究,2003(01):6-7.
[8] Joshua B.Wechsler,Ikuo Hirano,柏小寅,钱家鸣.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的生物治疗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8,12(04):437-444.
[9] 赵煜,刘风林.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 述,2014,20(20):3746-3748.
[10] Javier Molina-Infante,Alfredo J.Lucendo,孙颖昊,钱家鸣.嗜酸 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饮食疗法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 志,2018,12(04):445-451.
[11] 张保国,许卫锋.经方旋覆代赭汤当代研究与应用J.中成 药,2014,36(03):597-601.
[12] 季晓洁,曹敏,华文进.当归四逆汤临床治验J].上海中医药杂 志,2018,52(01):28-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