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29 10:21: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讨急性脑梗死行氯吡格雷片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抽取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 自我院,随机双盲法均分,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行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氯吡格雷片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 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后CD63、治疗后CD62P均明显改善(P<0.05);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前CD63、 治疗前CD62P、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行氯吡格雷片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疗效。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孔繁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09,212.
 
0引言

       临床心脑外科常见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较为凶险⑴,可导 致患者残疾及死亡,患者发病后,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因此, 临床对于如何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进行了大量实验及探讨。目前,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氯毗格雷片及阿司匹林来 缓解患者症状,氯毗格雷片及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在临 床上常用,但是是否可阻止或者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尚需进一步 研讨。本组研究课题是研讨急性脑梗死行氯毗格雷片及阿司匹 林联合治疗的效果,入组66例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由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66例,知 情同意,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对患 者进行均分,33例实验组患者男女比18:15,年龄44岁至78岁, 中位年龄58.2岁,发病时间3h至36h,中位发病时间18.2h;33 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19:14,年龄45岁至79岁,中位年龄58.3 岁,发病时间4h至37h,中位发病时间18.5h。2组患者入组数 据对比后得出可对比的结论,P>0.05o纳入标准:确诊,分型属 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年龄44岁至79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 心肝肾及恶性肿瘤,1周内使用氯毗格雷、抵克立得、传统非甾体 抗血小板药、低分子肝素等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药物,合并活 动性溃疡或者近期出现了内脏出血症状,合并出凝血或者凝血 功能障碍,过敏体质。

\

 
1.2方法

       待2组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病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对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进行有效调节及控制,控制患者颅内 压,为患者提供神经营养药物。

2组患者均行阿司匹林治疗:100mg/次,口服,1次/do

      实验组患者增加氯毗格雷片治疗:75mg/次,口服,1次/d。 2组患者用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前后 CD63、治疗前后CD62P、不良反应。

1.4效果评定⑵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NIHSS评分进行判 定,用于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且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可自理,为显 效;症状明显好转且肌力提高3级以上,可部分自理,为有效;不 符合以上描述,为无效。总有效率是有效率及显效率之和。

1.5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根据SPSS 19.0软件分析所有临床数据,计量资料 行/检验,计数资料行c2检验,若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

 
2结果

        实验得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总有效率、 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后CD63、治疗后CD62P均明显改善, 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前CD63、 治疗前CD62P、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血尿、头晕),差异不明显 (P>0.05)。


\

 
3讨论

          急性脑梗死致病原因诸多,主要临床特征是脑组织缺血缺氧 性坏死,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分析急性脑梗死病因,较为复杂, 发生机制是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内皮细胞坏死,暴露患者内 膜下胶原组织并与血小板接触,黏结后,血小板释放ADP、钙离 子及内皮素,导致患者动脉管腔狭窄及收缩,从而促进血小板聚 集,产生黏附作用,可网织红细胞及纤维蛋白以形成血栓。

       血小板活化指标是CD63、CD62P,激活血小板后,CD63可 结合血小板质膜,可生成于活化的血小板表面。CD62P可对中 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黏附性起到有效调节作用,可促使单核细 胞识别有效提高,可用于提示血小板活化。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多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 ⑶,例如,氯毗格雷片及阿司匹林。《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 南2010》中写明,对于卒中患者,应在发病48h内为患者实施抗 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有助于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有效降低患 者疾病复发率。
 
          阿司匹林可对花生四烯酸转化血栓素A2起到抑制作用,可 下降机体血栓素A2含量并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抑制炎症反应及 氧化自由基,但是,实验证实,无法对活化状态血小板起到抑制作用。氯毗格雷片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受体结合ADP,可对血 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⑷。2种药物联合使用,安全高效,可从 不同途径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关性文献报道,利用氯毗格雷片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 脑梗死患者可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分析原 因,与2种药物从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作用环节来治疗患者病情 存在关联。将2种药物联用,可稳定患者斑块,可阻止患者血栓 扩大,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进展。

         本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 后CD63、治疗后CD62P均明显改善。结果证实,急性脑梗死行 氯毗格雷片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可行性较高。

          综上,急性脑梗死行氯毗格雷片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 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后CD63、治疗后 CD62P,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黄玮.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研究叮中国 处方药,2018(4).
[2] 白慧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7):3199-3200.
[3] 王兴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脑梗死治疗的 临床观察J].饮食保健,2016,3(15).
[4] 张秋娅,张艳町,牛久欣.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 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