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3则验案探讨麦门冬汤临床新用,指出麦门冬汤临证中对于治疗阴虚型疾病颇有疗效,辨证在诊治中尤为关键,为临床中灵活使 用麦门冬汤提供参考。
关键词:麦门冬汤;胃脘痛;胃痞病;口疮病
本文引用格式:刘挹潞,彭莉莉.麦门冬汤临证新用验案3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60.
0引言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 ⑴,原方由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 合,大枣12枚六味药组成。具有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效。 仲景为治疗“火逆上气,夹热气冲也;咽喉不利,肺燥津干也之虚 热肺萎”所设⑵。尽管如此,仔细审方后与临床随证化裁,发现 此方可适用于多种虚热病证,导师彭莉莉临证中使用麦门冬汤 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佳。举三则验案,以示一斑。
1胃脘痛
陈某,女,72岁,初诊:017年10月11日。
患者因胃脘部灼痛2年余,加重1月就诊。患者2年前患有 胃炎,胃痛间作未及时治疗,近1月患者自觉胃脘部灼热疼痛, 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中药治疗特来我 院中医治疗。刻下症见:胃脘部灼热疼痛,午后及夜间尤甚,偶 有反酸、恶心呕吐,无明显胃胀,无呃逆、暧气,口干口苦,夜间尤 甚,食纳差,夜寐可,偶感头晕,下肢乏力,大便一日一行,成形偏 干,小便可,舌尖红苔薄中有裂纹,脉滑数微弦。诊断:胃脘痛病, 辨证:胃阴不足,湿热内蕴。治法:养阴益胃,清热利湿。方选麦 门冬汤加减:麦冬15g,法半夏10g,党参15g,甘草6g,大枣3枚, 生地15g,胡黄连10g,银柴胡10g,川楝子12g,丹参15g,木瓜 15g,黄连3g,煅瓦楞15g,金钱草20g,神曲15g,蕨麻10g
o日一 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连服7剂。患者药后复诊,诉胃脘 灼痛减轻,口干口苦缓解,无反酸,大便软,1日1-2次,纳谷稍 增,余症诸减,守上方生地改10g,金钱草改10g,续服10剂后, 胃脘痛少有发作,大便成形,质地正常,其余诸症皆消。随访半 年,已无明显不适。
按:本案中辨病为胃脘痛病,胃属阳土,喜润恶燥,气郁化热, 热伤胃津,或瘀血久留,新血不生,阴津匮乏,均可使胃阴不足。 阴津亏损则胃络失养,故见胃脘痛。阴虚有火,故见胃中灼热疼 痛,阴液亏乏,津不上承,故见口干。阴液不足则肠道干涩,故大 便偏干。患者又见口苦症状,体内益气养胃,还夹杂湿邪。故以 养阴益胃为主,辅以清热利湿。方中麦冬甘寒清润有益胃生津, 养肺胃之阴功效,辅以温燥半夏降逆下气,润燥得宜,滋而不腻, 燥不伤津,党参益气生津,甘草、大枣益气养胃,生地、胡黄连、银 柴胡清热养阴,川楝子、丹参相伍可行气活血,黄连、金钱草、木瓜 共奏清热利湿之效,锻瓦楞具有制酸止痛之效,神曲健脾和胃,蕨 麻健脾益胃,生津止渴。患者服药后其湿邪已去大半,且阴液得 复,故将清热利湿金钱草及清热凉血生地减量,续服后诸症皆消。
2胃痞病
李某,女,41岁,初诊:017年12月27号。
患者因胃脘胀满半年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 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自行服用马叮咛(多潘立酮)症状可缓解, 期间症状经常反复,近1周胃脘部胀满加重,服用马叮咛后症状 缓解不明显,为求中药治疗特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胃脘胀满 不适,进食后明显,按揉后缓解,无胃痛,无烧心感,晨起酸水上 泛饮热水后则舒,无恶心呕吐感,食纳可,进食过多则胀满难忍。口干喜饮水,无口苦。夜寐可。大便2-3日一行,质硬,小便平。 舌暗红少苔,脉沉细。辨病:胃痞病,辨证:胃气阴两虚证。治法: 养阴益胃,行气除痞。方选麦门冬汤加减:麦冬40g,党参10g, 法半夏10g,甘草6g,大枣3枚,厚朴15g,枳实20g,海螵蛸10g, 知母10g,黄柏10g,赶黄草10g
o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连服7剂。患者药后复诊,诉胃胀减轻,无反酸,食纳稍增,口干 减轻,余症诸减,守上方续服10剂后,胃胀减轻,大便质地正常, 其余诸症皆消。随访4月至今,已无明显不适。
按:本案中辨病为胃痞病,胃阴亏虚,胃失润降,气滞于中则 胃脘痞闷;脾运胃纳失司,则食少则胀;津不上承则口干;津不下 润,则大便秘结。故以养阴益胃,行气初痞为法。方中重用麦冬 为君,麦冬甘寒清润有益胃生津,养肺胃之阴功效,辅以温燥半 夏降逆下气,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党参益气生津,甘 草、大枣益气养胃,厚朴可行气消积,燥湿除满,枳实消积除痞, 二者共奏行气除痞之功,海螵蛸可制酸,知母、黄柏为清热养阴 药对,赶黄草清热利湿。全方配伍巧妙,标本兼治,共奏养阴益 胃,行气除痞之功,故而患者服用7剂后,症状已减大半,继续服 用10剂则诸症皆消。
3 口疮病
王某,男,7岁,初诊:2018年1月27日
患者因反复口腔溃疡1年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经常熬 夜,1年前口腔经常长溃疡,间断性发作,一般间隔5天左右,自 行使用冰硼散则症状稍缓,-7天可自愈,期间症状反复,患者未 予以重视,近一星期口腔溃疡复发,使用冰硼散并无明显效果, 为求中药治疗特来我院中医治疗。刻下症见:两侧口腔可见黄 豆大小溃疡,夜间疼痛甚,每侧各一个,伴有舌痛,牙龈无肿胀出 血,口腔部无灼热感,口干,稍有口苦,纳可,寐安,小便正常,大 便可,舌质黯淡,少苔边有齿痕,脉细滑。诊断:口疮,辨证:淤血 内阻,阴液不足。治法:活血化瘀,养阴生津。方选麦门冬汤加减: 麦冬30g,党参20g,法半夏9g,炙甘草6g,大枣3枚,知母10g, 黄柏10g,石膏10g,茜草1og,赶黄草10g
o日一剂水煎服,分早 晚两次温服,连服4剂。患者药后复诊,诉口腔溃疡已消,口腔 无疼痛,舌痛缓解,无口干口苦,纳可寐安,二便平,舌质稍暗,苔 少边有齿痕,左脉弦滑,右脉细滑,守上方加茯苓10g,续服7剂, 口腔溃疡已无发作。随访4月至今,口腔溃疡较少复发。
按:本案中辨病为口疮病,脾主运化,开窍于口。患者由于 生活作息不规律、常用苦寒药物伤阴,胃为阳土,喜润恶燥,瘀血 久留,新血不生,阴津匮乏,致胃阴不足。阴液亏乏,津不上承, 故见口疮及口干。患者又见口苦症状,体内还夹杂湿邪,此外患 者舌痛、舌质黯淡此为淤血之征。故以活血化瘀,养阴生津为法。 方中麦冬甘寒清润有益胃生津,养肺胃之阴功效,辅以温燥半夏 降逆下气,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党参益气生津,甘草、 大枣益气养胃,知母、黄柏相辅相成,为清热养阴药对,茜草凉血 祛瘀不伤阴,石膏清热生津,赶黄草清热利湿。患者服药后阴液 得复,淤血得祛,再服加茯苓健脾利湿,嘱患者注意规律作息,续 服后诸症皆消。随访至今,口腔溃疡较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张仲景.金匮要略[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