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针灸为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了解目前针灸为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现状,并指出当 前临床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针灸疗法;围绝经期失眠症;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雷应成,邓青青.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57-59.
0引言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或睡眠持续困难所 导致的睡眠质量和时间下降不能满足正常生理和体能恢复的需 要,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11„围绝经期综 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 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2],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心悸、眩晕、失 眠、头痛、焦虑、骨质疏松等症状,其中失眠在其精神症状表现中 发病率最高
[3]。围绝经期失眠症是临床的比较常见的一种亚健 康疾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呈逐渐 增加趋势,目前西医对于围绝经期失眠症主要以心理调适及激 素治疗为主,但是激素治疗容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针灸疗法 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绿色的疗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现就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1普通针刺
姚美玉
[4]采用针灸治疗3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穴选:百 会、四神聪、印堂、安眠、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配 穴:肾阳虚者加申脉;肾阴虚者加照海。结果:30例患者针灸治 疗2个月后,痊愈8例(26.67%),显效13例(43.33%),有效5 例(1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86.67%。治疗前后 SPIEGEL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朱桂玲
[5]将60例 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 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印堂、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安眠穴, 辅以随证配穴。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定及谷维素。结果:治疗组 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 对照组(
P<0.05)。
2艾灸、拔罐法
王德燕
[6]将8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 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扶阳罐走罐加温灸治疗;对照组口服谷 维素、维生素B1,必要时晚上睡前加服舒乐安定。结果:治疗组 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3温针灸
徐颖梅
[7]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以关元、天枢、子宫、三阴交为主 穴,辅以随证配穴,治疗组行温针灸,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结 果:2组治疗后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1),治疗组 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
P<0.05);2组治疗后血清E2均升高
(P<0.01 ),FSH与LH均降低(
P<0.01 ),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 异(
P>0.05,。结论:温针灸和单纯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均 有一定的疗效,能改善围绝经期患者的症状及激素水平,在改善 症状方面温针灸比单纯针刺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4耳针
孙远征
[8]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 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耳穴 贴压结合电针法和单纯电针法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 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睡眠质 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PSQI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对 照组(
P<0.01)。
5腹针
林龙华
[9]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 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与同组 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治疗后 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 疗后FSH、LH及E2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
P<0.01)。FSH、LH及E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
P>0.05)。禹旭红
[10]选取58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按 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9例,行常规西医治疗)和试验组(29例, 行腹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但治疗 后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
6特殊穴位
汪妙芬
[11]采用针灸十三鬼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45例, 穴取水沟、上星、风府、大陵、劳宫、曲池、申脉,采用毫针针刺,留 针期间,取少商、隐白穴进行麦粒灸治疗。45例患者经治疗后, 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 李亚男
[12]选择符合更年期失眠诊断标准的患者240例,随机分 为两组,各120例,治疗组应用下三皇穴治疗,对照组口服舒乐 安定片。结果:1个月后临床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80.8%,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SQI主 要睡眠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结论:针刺 下三皇穴治疗更年期失眠患者,具有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缩短患 者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缓解睡眠障碍和改 善日间功能的作用。
7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7.1电针
陈秀玲
[13]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 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电针治疗,取穴以双侧阴谷、复 溜为主穴。配合安眠、神门、内关、太溪、太冲、百会、阴陵泉、三 阴交、血海,每次8穴,交替使用,辅以随证配穴。对照组32例 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05)。
7.2穴位敷贴
|
|
杨文佳[14]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神阙、气海、足三里穴给予安 眠贴敷贴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神阙、气海、足三里穴给予对照贴 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 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PSQI 量表评分中睡眠质量、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维度 的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 P<0.05),且治疗组 患者的睡眠质量、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维度的评分及总分较 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1,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E2水 平显著升高CP<0.01), FSH、L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 组患者的血清E2水平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5), FSH、LH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
7.3穴位埋线
俞鑫佳
[15]选取更年期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成埋线组和针 刺组,每组30例。埋线组选取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关 元、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进行埋线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PSQI评分组内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访后埋线组的PSQI总分、睡眠 质量、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评分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1)。
8针刺手法
赵霞
[16]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浅针组和体针组,每组30 例,浅针组使用浅针手法刺激山根、额中、镇静、定神、印堂,体 针组使用体针疗法刺激神门、内关、百会、安眠。结果:两组治 疗后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o
9特殊针法
朱山坡
[17]继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观察调督安神针法 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将74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予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 加用调督安神针法针刺治疗。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及各分项评分均明 显改善
(P均<0.05),对照组除睡眠障碍积分外均显著改善
(P均 <0.05)。且治疗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 于对照组(
P均<0.05)。林文馨
[18]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对围绝 经期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和症状改善程度,将72例围绝经期失 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 调任通督针刺法,选取百会、神庭、印堂、中脘、气海、关元、内关、 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不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PSQI、MI评定量 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
P<0.05)。对照 组治疗后在PSQI、M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
P>0.05)。治疗后,两组在PSQI、MI量表评分上相比均有统计 学差异(
P<0.01,
P<0.05)。
10综合疗法
王博
[19]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采用 耳穴压丸结合背部循经走罐,对照组45例口服艾司唑仑片。结 果: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两组间 比较,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 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头晕 头痛、恶心厌食、乏力3项常见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 少于对照组(
P<0.05)。杨继若
[20]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组、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采用头针体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 艾司唑仑片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FSH、LH、E2及PSQI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 意义(
P<0.05)。陈鹏典
[21]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组(治疗组)和常 规体针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气海、关元、 百会、神庭、神门(双)、三阴交(双)为主,联合膀胱经拔罐进行治 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结果: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其外周血LH和FSH水平与同组 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组间比较,两组治 疗后的外周血LH和FSH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0.05),而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 后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谭 克平
[2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 成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滋肾调肝汤治疗,对 照组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连续干预4星期后评价疗 效。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 两组SPIEGEL量表评分均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P<0.01);两组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评分差值有统计学差异 (
P<0.05)。单醒瑜
[23]将8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 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黄连阿胶汤治疗,观察组在服用 黄连阿胶汤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中医 症候改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62.5%(
P<0.01)。观察 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1、 2、4周的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 疗前(
P<0.05)。梁红霞
[24]将更年期失眠症患者80例按就诊先 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针刺配合药物联 合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选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 率为95.0%,对照组为82.5%,临床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05)。周光涛
[25]将43例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采 用穴位埋线联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治疗等心理疗法治疗,统计 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临床痊愈19例,占44.2%;显效 13例,占30.2%;有效9例,占20.9%;无效2例,占4.7%,总有 效率为95.3%。治疗前后血清E2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11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发病人数 呈上升趋势,而失眠症仅仅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一个常见 的症状,多数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潮热、汗出、便秘等, 部分患者尚有焦虑等情绪障碍。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 过程中,针灸在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失眠症状的同时,可以 很好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并且使得其他兼见症状 得到明显改善,较西药有一定的优势,且能够减轻部分药物带来 的副作用。
中医没有围绝经期失眠症这一疾病,围绝经期失眠症属于中 医学里面的“绝经前后诸症”、“不寐”等范畴,是女性在特定的 生理阶段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 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任 脉为“阴脉之海”,太冲脉即冲脉,冲脉起于胞中,为“十二经脉之 海、、“血海",冲任亏虚,阴血亏虚,不足以奉养心神,故而失眠。 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以肾虚为主,在肾虚的基础上出现肝郁或 心神失养,病位主要在肝、心、肾,中医多从调理心、肝、肾等脏治 疗为主。
西医认为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生理阶段,由于下丘 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变化,女性的性激素出现波动或减少,进而 引起了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的变化,部分女性出现了围绝经期 失眠症状,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研究不断增多,伍亚男
[25]统计 近年来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文献研究发现,治疗方法频 次统计依次为单纯针灸疗法(57.9%),中医综合疗法(23.7%), 中西医综合疗法(18.4%);统计针灸疗法频次依次为体针针刺 (51.3%)、耳穴疗法(23.7%)、艾灸疗法(9.2%)、腹针疗法(7.9%) 及穴位贴敷疗法(7.9%);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穴位分别为三阴 交、神门、百会、肾俞、太冲、心俞、太溪、内关、脾俞、足三里。穴 位在十四经的分布依次为膀胱经、脾经、肾经、督脉、肝经、心经、 胃经、任脉、心包经、胆经、大肠经、三焦经;在头面四肢的分布依 次为下肢、头颈、腰背、上肢、胸腹,体现了循经取穴、分部取穴的 原则。
综上文献,从上述文献来看,1)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 疗效肯定,针灸能够明显调节内分泌等相关激素水平,一些医家 单用针灸,能取得和西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有些针灸治疗的远 期疗效较西药更加突出,副作用明显减少;(2)针灸治疗围绝经 期失眠症的方法多样,不同医家从取穴、手法操作以及行针手法 等方面进行继承和创新,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常规针 灸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些医家运用鬼穴、奇穴等,也取得了较 好的疗效,发掘了针灸治疗方法;(3)鉴于该病的周期较长,耳穴 治疗、穴位埋线以及穴位敷贴治疗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因其简 单、可操作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是有些手段仅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4)重视针灸和经典方药的配合使用,一些医家在 施用针灸的同时,配合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效果明显,而针药 结合可以发挥二者的最大效果;(5 )重视对督脉的调节,“督脉入 络脑”,“督脉为阳脉之海”,可以调节一身之阳气,针灸督脉上的 穴位,可以使得阳气潜藏入阴,起到调节阴阳,无论是拔罐、还是 针刺、艾灸督脉上的穴位,均能起到改善失眠症状的作用;(6)注 重结合心理疏导,在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配合 心理疏导,这与中医的“守神”、“治神”等经典理论不谋而合,可 以发挥综合效应。
通过上述文献也发现一些问题,限于客观条件,多数医家的 临床研究并未按照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来操作,有些来自 于医者个人的临床经验总结,缺乏大数据挖掘,有些文献并没有 交代随机的方法,或者所选的方法并不是规范的随机方法,对于 基线资料的可比性交代不清楚,有些对照组并没有使用指南推 荐的药物,多数是自拟的对照方法,盲法交代不清楚,脱落及不 良事件交代较少,评价标准没有完全统一,对于结局指标,多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价,也有医家直接采用与激素分泌 的相关指标评价,关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机理研究有待 进一步发掘,文章对于疗效的随访交代较少,这些使得文献的证 据质量偏低,从而影响了疗效的评价,不利于治疗方法的进一步 推广,因此今后应当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采用文献发掘等总结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 验设计要求,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作为对照,从而为针灸治疗围 绝经期失眠症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支撑,以利于临床研究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文章进行综述,指出 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从而更好的 促进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摘
[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网.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64.
[3] 于心同,刘臻,等.围绝经期失眠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5(2):113- 117.
[4] 姚美玉.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2):319- 320.
[5] 朱桂玲.针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 志,2011,30(06):368-369.
[6] 王德燕.扶阳罐走罐加温灸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48例口光明中 医,2014,2(5):1011-1012.
[7] 徐颖梅,罗开涛,等.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 效皿江苏中医药,2017,49(11):66-67.
[8] 孙远征.耳穴贴压法为主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观 察[)].针灸临床杂志,2015,31⑴:37一39.
[9] 林龙华.腹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 志,2015,34(5):438-439.
[10] 禹旭红.腹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 药,2017,36(7):65-66.
[11] 汪妙芬.针灸十三鬼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45例皿上海针灸杂 志,2015,(11):1094.
[12] 李亚男.针刺下三皇治疗更年期失眠120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 药,2014,(19):244-246.
[13] 陈秀玲.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 志,2011,30(6):366-367.
[14] 杨文佳.穴位敷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报,2013,27(2):40-43.
[15] 俞鑫佳,王松.穴位埋线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 志,2015(4):323-325.
[16] 赵霞,刘文霞,等.浅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对照研究皿光明中 医,2017,32(10):1478-1479.
[17] 朱山坡,李朋朋,等.调督安神针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观察[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6):2885-2888.
[18] 林文馨,尹平.调任通督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叮 上海针灸杂志,2017,36(8):900-904.
[19] 王博,谢俊,等.耳穴压丸联合背部循经走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 临床观察出.针灸临床杂志,2017,33(3):22-25.
[20] 杨继若.头针体针并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81例[J].西部中医 药,2017,30(2):4-6.
[21] 陈鹏典,杨卓欣,等.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 眠症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7,14(4):70-73.
[22] 谭克平,姚旭,等.针刺配合滋肾调肝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 观察[)].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13(1):49-53.
[23] 单醒瑜.针灸配合黄连阿胶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效果皿中国当 代医药,2017,24(6):103-105.
[24] 梁红霞.针刺配合百合地黄汤加味中药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叮医药前沿,2013,(16):294-294.
[25] 周光涛.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症43例 皿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8):749-750.
[25]伍亚男.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现代文献研究[)].上海针灸杂 志,2016,35(7):893-8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