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本院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接收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 中选择66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A组(采取常规治疗)和B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空腹胃 液pH值以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后的A组对比,B组总疗效及治疗后的空腹胃液pH值更高,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应用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中作用积极,能提高空腹胃液pH值,安全性良好,值得采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奥美拉唑;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艳玲,李塔娜.分析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04,207.
0引言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为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常见于胃和十二 指肠中,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周围或食管下段等。经查阅 文献获悉,溃疡的形成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蛋白酶、胃酸的消 化作用关系密切
[1],因而称之为消化性溃疡,若治疗不及时或不 规范,将会引起上消化道急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转变,上消化道溃 疡出血发生率逐年升高。药物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常用方 法,尤其是质子泵抑制,能使胃酸分泌受到强烈抑制,止血效果 佳。现探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66例上消 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常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汇 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66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入组 时间由2016年8月开始,到2018年8月结束,按双盲法分组 标准分为两组,A组男女之比为19:14,年龄42-71岁,均值 (50.64±11.92)岁;疾病类型:7例食管溃疡,14例胃溃疡和12 例十二指肠溃疡。B组男女之比为20:13,年龄43-72岁,均值 (50.71±11.43)岁;疾病类型:8例食管溃疡,12例胃溃疡和13 例十二指肠溃疡。两组患者均可耐受本次用药方案,并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将恶性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者排除。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可相互对比(
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采取抗休克、输血、纠正水电解质紊 乱和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措施,在此治疗基础上:
A组:给予患者注射用泮托拉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6162;生产厂家: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将 40mg泮托拉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501;生产单位: 湖南九典制药)+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治疗, 2次/d,治疗7-10d,其后改用法莫替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0920078;生产厂家:青岛首和金海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 2次/d,20mg/次,治疗一周。
B组:给予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33394;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将40mg 奥美拉唑+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治疗,2次/ d,待治疗7-10d后,再改为奥美拉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46430;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治疗, 20mg/ 次,1 次 /d,治疗 7d。
1.3评价标准
评估治疗效果
[2]:治疗3d内出血完全停止,黑便及呕血等症 状均消失,潜血试验提示阴性,血压、心率均恢复正常,血红蛋白 稳定,肠鸣音正常判定为显效;治疗5d内,临床症状消失,临床 指标均正常,潜血试验提示阴性判定为有效;治疗5d内上述标 准均未达到判定为无效。
1.4观察指标
(1)检测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h、48h以及72h患者空腹 胃液pH值;(2)治疗两组用药副反应:腹痛、头晕、呕吐、恶心。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对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X 士S)表示计 量资料,验算;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c
2检验,
P<0.05 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分析
A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疗效为72.73%;B 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疗效为93.94%。两组总 疗效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2空腹胃液pH值分析
治疗前A组空腹胃液pH值为(1.55±0.45),治疗后24h 为(4.51±0.54),治疗后 48h 为(5.14±0.74),治疗后 72h 为 (5.83±0.80) ;B组治疗前空腹胃液pH值为(1.57±0.50),治疗 后 24h 为(5.29±0.79),治疗后 48h 为(6.41±0.82),治疗后 72h 为(6.77 ±0.85 )两组治疗前空腹胃液pH值接近,但治疗后各 阶段空腹胃液pH值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
2.3副反应分析
A组出现2例腹痛、2例头晕、3例呕吐和3例恶心,副反应 总发生率为30.30%;B组出现1例头晕,1例呕吐和1例恶心, 副反应总发生率为9.09%。A组副反应多于B组,
P<0.05,有明 显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为消化内科急危重症,病死率高达 10%
[3],可严重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若止血不及时或不规范,将 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血液循环量下降20%,继而诱发诸多失 血性并发症,或低血容量休克,最终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 威胁。
临床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方法较多,例如常规药物治 疗、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等,但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依旧为药物治 疗,其治疗原则在于有效快速地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液体及环 境pH值得到提高。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对胃壁细 胞黏膜产生作用,使H+, K+-ATP酶活性降低,进而发挥出抑制 胃酸分泌的作用。另外,由于奥美拉唑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 物,因此处于高胃酸环境下,亦能够使药效得到有效发挥,可积 极保护胃部,加速胃粘膜上皮细胞生长。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接 受奥美拉唑治疗的B组总疗效93.94%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A 组( 72.73%),且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空腹胃液pH值均高于 A组,
P<0.05,说明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能改善病情,推动康复进程。另外,A组副反应发生率30.3%高 于B组的9.09%,
P<0.05,再次提示奥美拉唑药物副作用少,能 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吕胜来,袁学进, 邱洪兵等
[4]研究指出,消化性溃疡出血时,黏膜部位蛋白溶解活 性提高,且血凝块溶解增加,但血凝块的凝集依靠pH变化,若 pH值较低,则无益于止血;另外,若胃内pH>6的时间持续增加, 则会使溃疡黏膜中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因此治疗上消化道 溃疡出血的基本原则为减少胃酸分泌。张咏华,李玲,周佳美 等
[5]表明,奥美拉唑能保障胃黏膜免遭强酸侵蚀,还可对胃黏膜循环功能的药理活性进行保护,进而使胃内酸度降低,延长胃内 pH>6的持续时间,在快速止血的同时,能避免胃黏膜再次受到 辑害。
总而言之,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奥美拉 哩止血作用佳,药物毒副作用少,建议作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新贵,许勋良,段礼兴,等.生长抑素及凝血酶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皿.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5(2).
[2] 芮菊萍.生长抑素、奥美拉哩与凝血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性出血的 临床观察皿中国药物警戒,2016,34(11):660-662,669.
[3] 符益,朱材忠,吴素江,等.奥美拉嗟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消化道溃疡 大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皿山西医药杂志,2017,61(8).
[4] 吕胜来,袁学进,邱洪兵,等.大剂量奥美拉哩与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 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输血量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药 杂志,2018,v.47(09):95-97.
[5] 张咏华,李玲,周佳美,等.康复新液、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嗟治 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变化分析[)].现代消化及 介入诊疗,2016,21 (2):222-2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