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Alstro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涉及多系统,典型的临床症状有:视网膜锥一杆细胞营养 不良性萎缩、肥胖、胰岛素抵抗、进行性感觉神经性听力缺失、2型糖尿病、黑棘皮病、扩张型心肌病、肝肾功能障碍、肺部疾病、进行性多 器官纤维化导致器官衰竭等。有报道表明Alstrom综合征是由ALMS1基因突变导致,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阶段借助于Alstrom综合征的 典型临床表现,患者主要依靠ALMS1基因突变的检测分析或对患者进行基因测序来确诊。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性差。 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Alstrom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
关键词:Alstrom综合征;ALMS1基因;纤毛疾病;视网膜病变;肥胖
本文引用格式:武丽.Alstrom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03-104.
0引言
Alstrom 综合征(Alstrom syndrome, ALSM; OMIM 203800)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单基因遗传,人群发病率较 低约为百万分之一,又称为肥胖-视网膜变性-糖尿病综合征⑴。 该病于1959年由Alstrom⑵首次提出并以其名命名,迄今为止, 约有近千名患者分布在世界各地。ALSM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个体差异较大。常 见临床表现包括视网膜锥一杆细胞营养不良性萎缩、小儿肥胖、 胰岛素抵抗、进行性感觉神经性听力缺失、2型糖尿病、黑棘皮 病、扩张型心肌病、肝肾功能障碍、肺部疾病、进行性多器官纤维 化导致器官衰竭等症状⑴。鉴于该病较为罕见,国内报道的临床 病例极少,同时由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特异性以及对该病的认 识不足,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依据临床主要特征患者初期被 误诊的概率极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报道了 ALMS1基因 突变是该病的致病原因,因此从分子水平对患者进行ALMS1基 因突变分析和基因测序可以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依据。目前该病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并无确切的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为 主,预后性较差,患者的平均寿命未超过50岁。因此,对ALMS 患者来说深入的临床研究显得极为重要。现结合文献对该病的 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案等相关情况进行简单概述,以期为临 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对ALMS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命。
1发病机理
临床研究发现Alstrom综合征是由ALMS1基因突变所致。 ALMS1基因位于染色体2p13,由23个外显子组成,编码包含 416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尽管ALMS涉及多系统的发病机 制仍未详细阐明,但有研究表明该蛋白质与初级纤毛功能息息 相关,位于纤毛细胞的中心体和基底部,若出现蛋白早期截断和 功能异常,则会影响微导管组织、细胞内定位、细胞周期调控和 细胞内物质转运[3-气 目前报道的ALMS1基因突变类型主要包 括移码突变、无意义突变和插入缺失等,大多发生在ALMS1基 因外显子16、10和8,大部分ALMS1突变是位于第8外显子,可 能是因为第8外显子有较大的基因编码序列,其次是位于第16 外显子。有学者观察发现发生于外显子16、8的突变,临床表型 多较复杂、病情较严重,表现为多器官性病变,且有糖脂类代谢 异常⑸;也有病例报道突变位于其他外显子如18、15、12、9、7等。 遗传变异类型主要还是取决于种族化分和家族遗传,统计分析 发现在东亚人族中,大多数报道的突变是分散在外显子群16、10 和8,但在位置和结构上会出现差异⑹。
有研究提出将ALMS视为一种纤毛类疾病(ciliopathies)。 纤毛疾病是一类由初级纤毛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细胞都具有单一的非运动性初级纤毛,初 级纤毛涉及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传感和信号传导。纤毛疾病常累 及多个器官,可发生如Alstrom综合征,Bardet-Biedl综合征或 Joubert综合征等;若累及单个器官,可发生Leber先天性黑矇或 多囊肾病
[7'
8]O纤毛疾病常见的共同临床特征表现包括肥胖、视网膜变性、听力丧失、2型糖尿病、心肌病和肾衰竭等,这些也都 是ALMS的典型临床症状,因此认为可将ALMS视为一种纤毛 疾病。
2临床表现
罕见的累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LMS患者临床 症状出现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和症状轻重缓急均有 所差异,病情严重的临床表现为一系列系统纤维化和多器官衰 竭,最终因此丧失生命。即使来自同一家族体系临床表现亦可能 存在着较大差异,研究学者认为这些基因表型的不同与ALMS1 基因突变类型是有密切关联的,同时修饰基因和环境因素亦会 改变ALMS的临床表现
[9'
10]o
根据已报道的病例发现,虽然临床症状根据不同年龄表现各 异,但仍存在着很多临床共性,主要包括:出生几个月的婴幼儿 即可出现眼球震颤、畏光等征兆,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锥一 杆细胞色素营养不良导致视力越来越差,直至失明。部分病例 因扩张型心肌病而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统计发现约有2/3的 ALMS患者诊断出扩张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0%的患者 心功能障碍出现在婴幼儿期,虽有些患儿通过长期药物治疗心 功能可恢复正常,但与健康人相比心功能仍然较弱。幸存的患 者于青春期或成年后可能会复发,起病急、发展迅速,常累及双 心室,预后极差
[11'
12]o部分患者在青春期或成年后会首次发生 扩张性心肌病以及继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是由心肌纤维化导 致的。患儿大多3-5岁即可表现出躯干性肥胖,严重的胰岛素 抵抗和2型糖尿病以及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耳聋。青春期多表现 出高脂血症、糖尿病、进行性肝肾功能障碍等,约有1/3的ALMS 患者亦会出现严重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黑棘皮病。成年患者可出 现身材矮小、脱发、脊柱侧突、高尿酸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等, 若突发急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则会增加得胰腺炎的风险
[13]。另外 可合并多种内分泌激素紊乱,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男性性腺 功能减退症和女性高雄激素血症。此外该类患者会因反复呼吸 道感染发展为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呼吸综合征,会出现肝纤维 化、肝硬化及肾脏衰竭等表现,最终几乎所有器官都会出现纤维 化病变。也有个例报道出现复发性尿路感染、高血压、肌肉痉挛、 胃肠功能障碍、扁平足、精神运动障碍
[14]等。虽然ALMS患者 会出现临床共性,但由于种族的不同、随机的突变定位和突变类 型,均会导致各异的临床表现,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对该疾病进行 确诊是很困难的,临床需要有更加精准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如从 分子水平对患者进行基因测序。
3鉴别诊断
目前ALMS的初步诊断大多依赖于临床表现,通用的临床诊 断标准是由Marshal根据统计分析多名ALMS患者归纳总结出 的
[15]:(1)二个主要标准至少符合一项:1个ALMS1等位基因突 变和ALMS家族史,出生后第一年出现眼球震颤、畏光、进行性 视力衰退等视网膜病变;(2 )七个次要标准至少符合三项:肥胖, 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感觉神经性耳聋,扩张型心肌病或充血 性心力衰竭,肺、肝、肾功能不全,性腺功能减退症;(3)手指数目 正常未成现并指(趾)和智力低下。其他常见临床表现亦可作参考证据,如生长激素缺乏所致身材矮小、脊柱侧凸、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高血压、扁平足、复发性尿路感染、复发性肺部感染等。
由于ALM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尤其婴幼儿期仅通过临 床表现诊断极为困难,随着年龄增长多系统并发症会逐渐表现 出来,通常这些症状与代谢综合征以及其他纤毛类疾病临床表 现极为相似,容易被误诊。仅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 Bardet-Biedl综合征(BBS )、全色盲、Leber先天性黑矇、Usher 综合征(视网膜色素变性一感音神经性耳聋综合征)、线粒体遗 传病等。尤其是Bardet-Biedl综合征(BBS ),又称为性幼稚一色 素性视网膜炎一多指畸形综合征,患者会出现与ALMS相似的 临床表现,如色素性视网膜病致视力进行性减退、肥胖、胰岛素 抵抗、性腺发育不良、心脏病和肝肾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MW】, 但BBS可检测到BBS基因突变,临床表现多伴有多指(趾)或并 指(趾)畸形,50%的患儿出现智力发育迟缓,ALMS却较少见, 成年人多智力发育正常。若出现多疾病共有的临床表现,需密 切随诊,观察是否出现其他典型临床症状,最好及时对可疑患者 进行ALMS1的基因检测进行确诊,这是目前该疾病进行确诊的 重要手段。因为非典型病例只依据上述诊断标准很可能会出现 漏诊或误诊,如Bronson SC等人[贸报道南印度一男病患,父母 系近亲结婚,7岁开始就出现畏光和严重的反复发作性肌肉抽搐 疼痛,原因未知,直至15岁逐渐检测出患有糖尿病、高胰岛素血 症、性腺功能低下症、黑棘皮病和视力丧失,通过基因检测才确 定患有ALMS
O因为早期出现肌肉性病变的ALMS个例是首次 报道,上述诊断标准并未含有此症状,其他典型临床症状随着年 龄的增长才相继出现,所以未能及时确诊。
4临床治疗
随着临床病例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医生逐渐对该病有了 认知和了解,不少工作者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但目前ALSM尚 无根治措施,多为对症治疗,预后较差。婴幼儿多因急性充血性 心力衰竭而丧失生命,成年病患最后因多器官纤维化出现器官 功能障碍而缩短生命周期,平均寿命不超过50岁。针对肥胖、 高胰岛素血症和2型糖尿病,给予严格的饮食控制,加强锻炼、 减轻体重,口服盐酸二甲双脈或胰岛素增敏剂等改善胰岛素抵 抗;如患者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腺功能低下、生长激素缺乏 等内分泌异常,可给予补充相应激素类替代治疗;出现高甘油三 酯血症时口服降血脂,但需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害。由 于ALSM患者通常同时患有糖尿病、肝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 衰竭等多种疾病,个体间差异极大,需进行针对性治疗,制定个 体化临床治疗措施。
鉴于ALSM已可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对疾病进行确诊,基 因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符合临床疾病诊断的需求,可快速对 ALSM出现的新型基因变异进行确诊。临床对早期视网膜病变, 伴心脏疾患、躯干肥胖、听力障碍及糖尿病患者,应考虑此疾病 可能,及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有阳性家族史的孕妇则应 进行遗传咨询。因为越早诊断、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越有利于 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虽然目前并无根治的方法,但可对 进行性多器官纤维化和多器官衰竭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延长患 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同时,期待随着对该疾病的临床研究以 及基因测序、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岀现有效治疗药物和系 统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Afzal Ahmad, Benedicta D' Souza, Charu Yadav,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ldhood: Rare Case of Alstrom Syndrome with Blindness [J]. Ind J Clin Biochem 2016,31(4):480-482.
[2] Alstrom CH, Hallgren B, Nilsson LB, et al. Retinal degeneration combined with obesity, diabetes mellitus and neurogenous deafness: a specific syndrome (not hitherto described) distinct from the Laurence-Moon-Bardet-Biedl syndrome: a clinical, endocrinological and genetic examination based on a large pedigree [J], Acta Psychiatr Neurol Scand,1959,34:1-35.
[3] Girard D, Petrovsky N. Alstrom syndrome: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metabolic disorders [J]. Nat Rev Endocrinol, 2011, 7, 77-88.
[4] 韦宝玲,任毅,杨静-Alstrom综合征Q].临床荟萃,2018,33(9): 813-817.
[5] 蔡清霞,常国营,丁宇,等.儿童Alstrom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临床儿科杂志,2017,35(4):278-281.
[6] Tsai MC, Yu HW, Liu Tl, et al. Rare compound heterozygous frameshift mutations in ALMS1 Gene identified through exome sequencing in a Taiwanese patient with alstrom syndrome [J].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18,9:15.
[7] Cardenasrodriguez M, Badano JL. Ciliary biology: understanding the cellular and genetic basis of human ciliopathiesQ].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C Seminars in Medical Genetics, 2010, 151C (4):263-280.
[8] 李莹莹.WASp缺陷致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和肠道内胸腺来源调节性 T细胞的研究和一例可疑Alstrom综合征患者病例分析[D].重庆:重庆 医科大学,2018:1-85.
[9] Marshall JD, Hinman EG, Collin GB, et al. Spectrum of ALMS1 variants and evaluation of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s in Alstrom syndrome [J]. Hum Mutat, 2007b,28:1114-1123.
[10] Collin GB, Marshall JD, Ikeda A, et al. Mutations in ALMS1 cause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and neurosensory degeneration in Alstrom syndrome [J], Nat Genet, 2002,31: 74-78.
[11] Marshall JD, Maffei P, Collin GB, et al. Alstrom syndrome genetics and clinical overview [J]. Current Genomics, 2011,12:225-235.
[12] Long PA, Evans JM, Olson TM.Exome sequencing establishes diagnosis of Alstrom Syndrome in an infant presenting with non-syndro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 [J]. Am J Med Genet A,2015, 0(4): 886-890.
[13] Paisey RB, Carey CM, Bower L, et al. H)?pertriglyceridaemia in Alstrom' s syndrome: causes and associations in 37 cases [J]. Clin Endocrinol (Oxf), 2004, 60⑵:228-31.
[14] Kuburovic V, Marshall JD, Collin GB,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two adolescent male patients with Alstrom syndrome Q], Clinical Dysmorphology, 2013, 22 (1):7-12.
[15] Marshall JD, Bronson RT, Collin GB, et al. New Alstrom syndrome phenotype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182 cases。]. Arch Intern Med,2005,165(6) :675-683.
[16] Bronson SC, Moses CR, Periyandavar I, et al. Diabetes in the young -a case of Alstrom syndrome with myopathyQ], J R Coll Physicians Edinb,2015,45:33-7.
[17] 王丹丹,倪世宁,石星,等-Alstrom综合征患儿ALMS1基因突变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1378-1381.
[18] Bronson SC, Anand Moses CR, Periyandavar I, et al. Diabetes in the young - a case of Alstrom syndrome with myopathy [J], J R Coll Physicians Edinb,2015,45: 3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