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入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药物用量、止血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结果在两组研究对象中,研究组的平均用药量与用药总量小于对照组;在止血效果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低于对照组,以P<0.01,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有利于减少用药剂量、提升治疗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硝酸甘油;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杜君晓.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18.
0引言
作为临床治疗中肺结核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咯血对于患者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严重者可因窒息或大出血导致死亡,因此,对其及时进行止血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采用垂体后叶素对大咯血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该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导致部分病人难以耐受,同时,该药物不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孕期妇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良。
本次研究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进行联合治疗以及单纯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入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有咯血、咳嗽史,20例患者有咯血情况、无咳嗽史。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17-55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19-58岁。以P>0.05,表示其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研究组:首次注射将10 U垂体后叶素溶于40 mL生理盐水后进行缓慢静注,以后将30U垂体后叶素溶于500 mL+5%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持续静滴,同时另开一个静脉输液的通路,用微泵进行10 mg硝酸甘油+45 mL生理盐水的维持输入,持续时间为18 h,间隔控制在6 h/次。
根据患者的血压计脉搏情况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90/65 mmHg之上,脉搏维持在70-110次/min,患者每日的药物用量控制在35-60 mg之间。
1.2.2对照组:首次注射将10U垂体后叶素溶于40 mL生理盐水后进行缓慢静注,以后将30 U垂体后叶素溶于500 mL+5%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持续静滴。两组患者均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药物用量,治疗期间,严密监控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基本数据。
1.3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在24小时内,患者的咯血情况出现缓解,血量减少或仅在痰中混有少量血液。有效:在72小时内,患者的咯血情况出现缓解,血量减少或仅在痰中混有少量血液。无效:患者在治疗72小时候咯血情况无好转迹象,反复大量咯血。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用(±s)来表示计量数据,t检验,计数数据,χ2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患者的药物用量。研究组对于垂体后叶素的平均用药量与用药总量小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2.2患者的止血效果。研究组的临床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具体数据详见表 2。
2.3患者的不良反应。研究组1例面色潮红,对照组5例心悸、胸闷,2例心绞痛。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低于对照组。
3讨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作为传统药物之一,垂体后叶素可以直接作用到血管平滑肌,通过刺激血管收缩实现闭合,有利于促进血管破裂处形成血栓,最终实现止血的目的。
然而,该药物同时也会对其他血管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为此,医疗人员采用硝酸甘油与其进行联合治疗[2]。
研究表明,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的方式,既可以通过收缩肺部的毛细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又可以有效减轻胃肠的张力,从而有效缓解由于垂体后叶素造成的各类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得出,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有利于减少用药剂量、提升治疗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杰.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0):80-81.
[2]王丹.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6):233-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