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半夏泻心汤结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治疗消化性溃疡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20 15:14: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结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四年来收治的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按照书记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嘱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品,注意情志调畅,避免劳累,每顿饮食7-8成饱,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结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的治疗方法,在腹部穴位上拔罐,每天一次,每次8分钟,拔后红光照射25-30分钟,服用半夏泻心汤治疗,一个疗程为一个月,持续治疗三个疗程。

对照组只服半夏泻心汤治疗,具体用法用量同治疗组。每一疗程后进行随访,三个月进行疗效判断。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治疗三个月后痊愈22例,复发率8.33%。

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87.5%,治疗三个月后痊愈15例,复发率37.50%,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复发率上,对照组高于治疗组。

结论半夏泻心汤结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相比之下,单一的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胃疡;半夏泻心汤;胃粘膜;穴位拔罐;红光照射

本文引用格式:刘珍福.半夏泻心汤结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治疗消化性溃疡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52+208.

0引言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其具有周期性发作、病程迁延等特点,而且据研究报道,该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疾病。

患者的临床表现是经常胃脘部及下部反复发作疼痛伴有嗳气、灼热、反酸及恶心,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有极大的伤害。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主要是采取西药治疗的手段,其治疗的原理是制酸、抗幽门螺杆菌以及对胃黏膜进行保护,相比之下,中医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上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加速促进溃疡愈合等。

本文主要是将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中药汤剂联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作者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对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各24例,治疗组,男15例,女9例;年龄19-65岁,平均(34.1+8.8)岁;病程2个月至10年,平均(5.3+1.4)年;发病部位:胃底及胃大弯5例,胃小弯6例,胃窦9例幽门4例。

对照组男18例,女6例;年龄18-66岁,平均(32.8+8.2)岁;病程4个月至10年,平均(4.8+1.2);发病部位:8例胃小弯,4例胃底及胃大弯,2例幽门,10例胃窦。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依照复旦大学的《实用内科学》(上海医学院出版)第13版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②《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及其参照整治方案[1]。

1.3排除病例。两组患者均排除了患有消化道恶心肿瘤、出血或者溃疡穿孔的患者。

1.4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服药,在此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切勿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尽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操劳,30天为一疗程。

\
 
1.4.1对照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其配方为:半夏10 g,黄连3 g,太子参12 g,大枣10 g,干姜6 g,炙甘草6 g,加白芨15 g,白芍12 g,柴胡12 g,香附10 g,砂仁6 g,阳虚者加肉桂6 g,湿热甚者加薏苡仁12 g,兼淤血者加丹参12 g,如兼有泛酸者加海螵蛸12 g食滞者加神曲10 g,胃脘腹胀者加木香和厚朴,嗳气者加旋覆花以及代赭石。1剂/d,水煎服1次200 mL,早晚服用一次.

1.4.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穴位拔罐红光照射治疗,其中药汤剂的使用同对照组。穴位拔罐红光照射治疗具体如下:每天在神阙穴,天枢(左右各一)中脘、上脘穴处拔罐8分钟后用红光(波长650 nm)照射25-30分钟,每天一次,注意照射距离的控制,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

1.5疗效判定。30天为一个疗程,随访3月进行疗效判定,痊愈: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溃疡疤痕伤口愈合或者无痕迹愈合,HP根除或减少。显效:临床症状消除或者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或者好转。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疗程(30 d)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
 
2.2在随访三个月后的情况,见表2.
 
\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祖国医学的“胃痛”“胃疡”“痞症”范畴。多因患者饮食失节,嗜食肥甘厚腻,味及辛辣,劳逸过度,七情内伤所致。其发病的原因多样,多为患者脾胃失常所致,进而造成气机阻滞,引发消化道溃疡。如果该疾病不及时加以治疗,病情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比如升降失调、中焦阻滞等。

目前中医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疏肝和胃开痞为主,调节寒热。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论》所提到的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方法,谓“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

本文治疗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中君药为法半夏,其具有和胃降逆,止呕散结的效果;臣药是干姜、黄连(去黄芩较寒易伤脾胃之药)干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呕的效果,黄连具有燥湿清肠,泻热开痞的效果。诸药共同配合能够达到开结散寒、燥湿除满的治疗效果。

佐药主要是太子参和大枣,有益气补虚、温中健脾之效,使药是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在加白芍养血柔肝,止痛缓急;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止疡止痛;柴胡、香附、砂仁、调畅气机、疏肝和胃,化湿止痛。

共同作用可益气健脾,化痰化瘀,调畅气机,标本同治,也如,王郁金[2]在研究中发现,半夏泻心汤能够改善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调节患者的脾胃功能。

再配合在中脘穴、下脘穴、神阙穴、天枢穴、关元穴、胃俞穴等拔罐,温通经络、散寒袪湿,再结合上红光照射的制缴调节,散寒、消炎止痛,促进胃肠濡动,加快代谢,减少胃肠负担,保护胃粘膜的作用[3]。

中脘穴能够直达病所,关元穴能够扶正祛邪,将肝俞配合胃俞,能够达到疏肝和胃的效果,而心俞和胃俞配合,则是安神静心。

这样多处穴道照射25 min左右,能够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和修复能力,使其抗溃汤的功效得到极大的增强,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并且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将半夏泻心汤结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治疗结合起来,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结合穴位拔罐红光照射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善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降低复发的可能性,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Y/T001—001—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王郁金,周永学,苏衍进.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疾病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4,34(2)132-134.
[3]袁万英.半夏泻心汤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内科,2016,11(2):250-2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