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研究显示,细胞自噬为人体真核生物体内存在的自我保护机制,主要通过降解有害蛋白或者受损蛋白,清除人体内病原体,从而达到保护人体机体的作用,而细胞自噬在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中具有怎样改变,目前在临床上实验研究较少。因此,本次研究对细胞自噬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关键词:细胞自噬;妇科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康鑫,崔杰,刘国红.分析细胞自噬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39-40.
Advances Analysis of Autophagy in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KANG Xin 1,2 CUI Jie 2,LIU Guo-hong 3*
(1.Postgraduate,Binzhou Medical College,Yantai Shandong 264100
2.Surgery Department No.6,Penglai City People's Hospital,Yantai Shandong 265600
3.Gynecology Department,Binzhou Medical College Yantai Affiliated Hospital,Yantai Shandong 264100)
ABSTRACT:Studies have shown autophagy is a self-protection mechanism in human eukaryotic organisms,which can protect human body by degrading harmful or damaged proteins and removing pathogens.Currently,there are less clinic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on how autophagy changing in endometrial cancer,ovarian cancer,cervical cancer and other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Therefore,the study reviews research progress of autophagy in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
KEY WORDS:Cell autophagy;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Research progress
0引言
在1983年首次提出自噬说法,其主要是指溶酶体和细胞器结合后发生崩解过程,其根据发生方式不同,自噬可分为三种类型,例微自噬、巨自噬以及分子伴侣介导自噬等,一般常见的自噬为巨自噬,巨自噬主要是指人体细胞内单层膜形成新月状或者杯状的双层膜结构、为隔离膜[1]。
细胞自噬为人体真核生物体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肿瘤、感染、心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自噬在人体肿瘤组织中,不仅能促进人体肿瘤细胞死亡、还能促进人体肿瘤细胞生长,其具有两种不同的作用[2]。因此,本次研究对细胞自噬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过程主要包括底物选择、识别、诱导、自噬体融合、形成以及降解过程,人体细胞自噬和人体细胞衰老以及细胞凋亡一样,为生物学现象,其参与生物的生长以及发育过程,细胞自噬异常易引起癌细胞发生[3]。
在20世纪50年代使,科学家对人体细胞进行观察,在一个人体小隔间内,其包含碳水化合物、消化蛋白质、脂质的酶,其称作为溶酶体,为人体降解细胞成分工作站[4]。
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自噬的水平较低,但是在人体内环境稳定、细胞器和蛋白质的质量控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人体自噬功能正常,则细胞能适应营养不足、缺氧等外源性刺激,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细胞自噬功能易导致人体细胞自身能量失衡,促进人体妇科肿瘤发生,细胞自噬和人体多种肿瘤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5]。
2 其与妇科肿瘤发展自噬
在人体癌症中具有不断变化和复杂等作用,受到临床病理分期和癌症病理分类、肿瘤微环境、致癌突变类型、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研究显示,自噬能对人体早期肿瘤生长情况有效抑制,但是当癌症受到长期压力情况下,自噬易通过人体脂质和蛋白质降解从而使TCA循环产生ATP,促进人体肿瘤的进展和生长[6]。
3其与妇科肿瘤的治疗
细胞自噬为人体癌症治疗的潜在靶标,肿瘤自噬靶向治疗为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显示,自噬诱导剂以及抑制剂能联合或者单独化疗药物,在人体癌细胞生长中具有减速的作用[7]。
4与妇科肿瘤治疗耐受
细胞自噬通过诱导癌症放化疗抵抗,从而促进人体肿瘤生长,在肿瘤治疗耐受性方面十分重要。自噬参与人体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能提高人体对顺铂敏感性,同时CQ能通过自噬抑制,从而恢复耐药细胞对药物顺铂的敏感性[8]。
5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和自噬细胞自噬
在人体肿瘤中既有促凋亡机制、其还具有存活作用,在肿瘤细胞成熟后,自噬能作为肿瘤保护因子,人体细胞间质发生自噬情况,能促进人体肿瘤生长,而肿瘤细胞[9]引起自噬情况是抗肿瘤特性。
部分研究显示,在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中,自噬在癌症发展和发生中具有显著不同的作用[10]。宫颈癌。宫颈癌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肿瘤,其原位癌的高发年龄段一般在30-35岁,而人体浸润癌的高发年龄段在45-55岁,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通过早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能使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早期治疗和早期发现,显著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11]。
宫颈癌为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自噬在女性宫颈癌发展和发生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女性宫颈癌患者细胞研究显示,过表达Beclin-1易导致细胞自噬死亡情况发生,随着Beclin-1增加,其自身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表达也不断增加,从而引起细胞死亡情况,从而表明在宫颈癌患者细胞死亡过程中,自噬可能和凋亡共同作用完成[12]。
5.2卵巢癌。卵巢癌也可以称作为卵巢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器官中的恶性肿瘤,以上皮癌较为常见,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为其次,易对女性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该疾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体积小、深居在人体盆腔内,难以早期发现卵巢癌[13]。
近年来卵巢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显著在早期卵巢癌难以发现,多数女性患者确诊时均为晚期,该疾病的病死率不断增加。在肿瘤发生后,人体肿瘤细胞可通过利用自噬从而抵御不良条件,例如化疗药物杀伤、缺氧、缺血等,而卵巢癌不同分型对不良环境的耐受程度也大不相同[14]。
5.3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为发生在人体子宫内膜中的肿瘤,常发生在绝经后女性和围绝经期妇女中,为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肿瘤[15],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易对女性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和女性生活方式具有密切相关性,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16],在欧洲和北美的发病率仅仅低于结直肠肿瘤、肺癌以及乳腺癌,同时还是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病首位。
随着我国女性生活方式和习惯改变,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仅仅低于我国宫颈癌发病率[17]。在子宫内膜癌中,目前对于自噬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他肿瘤中,子宫内膜和自噬之间的研究十分少,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自噬通路均为高度激活状态,利于人体癌细胞生长,高水平表达显示内膜癌患者存活率较低[18-19]。
6结论
细胞自噬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具有密切相关性,较为常见的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细胞分裂增殖过程为有序过程,当有序受到破坏后,易发生细胞异性改变或者蛋白分子情况。自噬在人体细胞增殖的生长各个过程中,其与人体细胞凋亡均具有调控作用。
近年来妇科肿瘤发病率逐渐增加,对于该疾病主要使用手术治疗和辅以化疗治疗[20-21]。若在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抑制或者促进自噬药物,或许能将患者体内肿瘤细胞高效杀伤。
通过自噬水平检测,能对人体组织健康状态充分了解,根据其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措施,能早期发现,及时给予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冰蓉.耐药卵巢癌的治疗与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1):72-74.
[2]傅青云,尹善德,王蔼明等.细胞自噬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杂志,2017,6(1):51-54.
[3]卢文,唐丽萍,刘倩,等.熊果酸诱导自噬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6):1017-1020.
[4]苑博,康劲松,杨晓春等.自噬在紫杉醇诱导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死亡中的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46-48.
[5]徐盼(综述),王红静(审校).微RNA与卵巢癌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7):3359-3362.
[6]王铭远,汤小晗,卢美松等.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中自噬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7,44(1):5-8.
[7]黄君愉,吴维佳,徐舜等.microRNAs调节卵巢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8,36(1):1-5.
[8]张迪,曾梦颖,闫晓霞等.细胞自噬对造血干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2):115-118.
[9]何贤辉,何健,欧阳东云等.细胞自噬与炎症反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34(2):125-128.
[10]叶萍,赖凤娣,徐玲等.细胞自噬与卵巢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8,58(5):96-98.
[11]乔赵娜,黄传江,韩玉亮等.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93-4095.
[12] Yuzhen Xia,Thi-Thao Nguyen,Sébastien Fontana et al.Development of half-cells with sulfonated Pt/Vulcan catalyst for PEM fuel cells[J].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All Aspects of Electrode Kinetics,Interfacial Structure,Properties of Electrolytes,Colloid and Biological Electrochemist ry,2014,724:62-70.
[13]谢昆,李密杰,蒋成砚等.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34(3):272-275,285.
[14]韦勇,杨四军.细胞自噬的调控与自噬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6,39(5):493-497.
[15]M.Manikandan,Hani Nasser Abdelhamid,Abou Talib et al.Facile synthesis of gold nanohexagons on graphene templates in Raman spectroscopy for biosensing cancer and cancer stem cells[J].Biosensors&Bioelectronic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rofessional Involved with Research,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Biosensers and Related Devices,2014,55:180-186.
[16]杨根梦,李娟,洪仕君等.天麻素在甲基苯丙胺诱导SH-SY5Y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34(4):577-583.
[17]林雪容,赵自刚,李福龙等.细胞自噬及其在危重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4):977-979.
[18]邹婧,何继满.天冬氨酸β羟化酶对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4):642-644.
[19]Uddin,M.J.,Davies,B.,Dickens,T.J.et al.Self-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yarns(CNY)with efficient optoelectronic interface for microyarn shaped 3D photovoltaic cells[J].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Photovoltaic,Photothermal,and Photochemical Solar EnergyConversion,2013,115:166-171.
[20]王盛标,殷爽,李云峰等.细胞自噬对脂多糖介导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8):673-677.
[21]Jella,K.K.,Garcia,A.,McClean,B.et al.Cell death pathways in directly irradiated cells and cells exposed to medium from irradiated 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Covering the Physical,Chemical,Biolo gical,and Medical Effects of Ionizing and Non-ionizing Radiations,2013,89(3):182-1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