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素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 60 例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止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素应用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单纯垂体后叶素止血。
【关键词】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止血;马来酸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一般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但术中出血量多,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为临床研究热点 [1-2]。垂体后叶素为临床常用止血药物,但单一用药效果有限 [3]。马来酸麦角新碱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到压迫,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4-5]。本文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素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 [6];结合临床症状及 B 超检查确诊;肌瘤数目≥ 3 个;肌瘤直径≥ 6 cm。排除标准:合并子宫畸形、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及其他子宫器质性病变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年龄 30~61 岁,平均(37.95±1.25)岁;肌瘤数目 3~6 个,平均(4.61±1.20)个;肌瘤直径6~9 cm,平 均(7.62±1.35)cm。观察 组:年龄31~58 岁,平均(38.03±1.19)岁;肌瘤数目 3~6 个,平均(4.59±1.23)个;肌瘤直径 6~10 cm,平均(7.59±1.36)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于下腹正中或耻骨联合上 3 cm 处作一 7 cm 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子宫肌瘤部位。
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注射液(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34022977,1 mL ∶ 6 单位) 止血,将其溶于 2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注射于瘤体与子宫交界位置。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12,1 mL ∶ 0.2 mg)止血,将其溶于 2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注射于瘤体与子宫交界位置
两组均于瘤体变白后常规切除子宫肌瘤,进行盆腔清洗后关闭腹腔,逐层缝合,术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纤维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好发于 30~50 岁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下腹部包块或排尿、排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7-8]。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 临床一般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但存在术中出血量多的问题,导致术野不清晰,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还会进一步加重创伤,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成为临床关注重点 [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马来酸麦角新碱与垂体后叶素均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而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且马来酸麦角新碱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因此二者联合止血效果显著,从而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术野清晰而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而缩短住院时间 [11-13]。
综上所述,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素应用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单纯垂体后叶素止血。
参考文献
[1]周敏红 . 分析用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方法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大型子宫肌瘤的效果 [J]. 实用医技杂志,2021,28(7):930-932.
[2]孙美艳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比较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8):69-70.
[3]符君,余丽,曾荣 . 垂体后叶素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的治疗效果 [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4): 455-457.
[4]张媛媛,马艳玲,帕提曼·米吉提 . 马来酸麦角新碱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药物评价研究, 2019,42(5):970-972.
[5]张小梅 . 马来酸麦角新碱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734-1735.
[6]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 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2):793-800.
[7]欧阳晨捷 .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6):708-711.
[8]刘厚珍 . 子宫肌瘤发生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61):33-34.
[9]张瑞,李琴,王晓宁,等 . 不同方案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2):33-34.
[10]张玉炜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2):135-136.
[11]李莉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2): 135-137.
[12]范霞,岳东霞 . 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出血208 例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 104.
陈莉莉,秦青平,卢玉玲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医药前沿,2019,9(15):29-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