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自我护理管理在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20 例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自护能力评分和护理依从率。结果:护理后,两组餐后 2 h 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自护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8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护理基础上采用自我护理管理可降低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和护理依从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自我护理管理;2 型糖尿病;常规护理;老年;血糖;自我护理;依从率
2 型糖尿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而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常因依从性不足而影响治疗效果,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1-2]。本文观察自我护理管理在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 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年龄 >60 岁。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者 ;合并恶性肿瘤或传染性疾病者;依从性差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 男 38 例, 女 22 例; 年龄 62~82 岁,平均(72.76±4.73)岁;病程 2~16 年,平均(9.81±2.37) 年。观察组: 男 34 例, 女 26 例; 年龄 61~83 岁,平均(72.88±4.63)岁;病程 3~15 年, 平均(9.89±2.32)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用药护理: 告知患者用药的时间和剂量并监督患者用药,避免其擅自减少服药次数、剂量或停药。(2)饮食护理: 嘱患者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和糖分。(3)生活指导:嘱患者充分休息、规律作息;同时, 定期检测患者血糖,以掌握其病情变化。(4)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糖尿病病因、临床症状、危害、治疗及护理方法,给予患者鼓励安慰,以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与配合度。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管理。以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饮食、运动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订饮食和运动指导方案。(1) 运动方案:要求患者早上 7 ∶ 00 吃饭,8 ∶ 00 监测血糖,9 ∶ 00 起进行头部、腰部、腿部的热身操以及打太极拳,先从轻度的局部运动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逐渐增加强度;组织患者成立互助小组,定时开展小组交流活动,由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分享成功经验。(2)饮食方案:为患者建立饮食卡,让患者自己计算每日热量需求,提高患者的主观参与度;定期开展集体讨论,邀请血糖控制有效的患者介绍自己的饮食方案;定期给予饮食禁忌宣教,讲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包括餐后 2 h 血糖值和空腹血糖。(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评分,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价,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共 43 项,均采用 5 级评分法,总分 0~172 分,分数越高,自护能力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依从率。完全依从:患者能够完全按照医嘱接受临床护理、进行自我护理管理;部分依从:患者仅接受部分临床护理,自我护理管理效果一般;不依从:患者不按照医嘱接受护理,自我护理管理效果差。总依从率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餐后 2 h 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餐后 2 h 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ESCA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ES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 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自我护理管理可根据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饮食、运动状况,并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4-6]。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餐后 2 h 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SCA 评分和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分时段的运动方案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而成功经验的分享可提高其他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调动患者的运动积极性;在饮食方面,患者自身参与到能量摄入的计算中,可增加患者对饮食控制的积极性,再加上语言劝导、健康宣教,更可以调动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积极参与到饮食干预中去。而患者在饮食与运动两方面接受了效能的干预,致使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7]。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护理基础上采用自我护理管理可降低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水平,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依从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江辉 . 循证护理对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血糖指标的影响 [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2):16-17.
[2]孙玉莲,游小妹 . 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在二级医院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评估 [J]. 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5):119- 121.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4]纪晓秋,刘丽君 . 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28.
[5]翟月华,王爱玲 . 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估 [J]. 实用老年医学,2018,32(1):89-91.
[6]郭晓迪,胡细玲,张苍,等 . 新入院 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J]. 全科护理,2020,18(13):1537-1541.
[7]周一帆,白俊芬,李林 . 强化健康教育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 16(1):49-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