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08 17:26: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该院收治的 94 例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肥胖指标 [ 脂联素(ADPN)、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Chemerin)、腰围(WC)、臀围(HC)、体质量指数(BMI)]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Chemerin、BMI、WC、HC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PN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肥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关键词】 初诊;肥胖;2 型糖尿病;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

      肥胖和2 型糖尿病均为威胁公共健康的慢性病, 二者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发生。肥胖会加重代谢紊乱,因此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同时还需要减重 [1]。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是常用治疗方案,但对于肥胖患者疗效不足 [2]。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为两种降糖药的复合制剂,多用于肥胖 2 型糖尿病的治疗。本文分析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94 例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首次确诊为糖尿病;符合肥胖 2 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 [3];体质量指数(BMI) ≥ 25 kg/m2。排除标准:1 型糖尿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合并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近期内有重大手术史;发生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过敏体质。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男 26 例, 女 21 例; 年龄 45~78 岁, 平均(61.70±4.50)岁;BMI 26.2~29.2 kg/m2,平均(27.93± 1.32)kg/m2。观察组男28 例,女19 例;年龄44~77 岁, 平均(60.60±4.30) 岁;BMI 26.3~29.5 kg/m2,平均(27.87±1.29)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郑州泰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74087,0.25 g),初始剂量为0.5 g/ 次,早晚各 1 次,随餐用药,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 2.0 g/d。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173001,3 mL ∶ 300 U),睡前用药,初始剂量 0.2 U/kg,每 3 d 增加剂量 2 U,待空腹血糖(FPG)恢复正常水平(3.9~7.2 mmol/L)后维持用药,最大剂量不超过 30 U/d,1 次 /d。

      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71012,西格列汀50 mg/ 二甲双胍 850 mg),1 片 / 次,早晚各 1 次, 餐中服药。甘精胰岛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两组均持续用药 6 个月,治疗期间予以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 FPG、餐后2 h 血糖(2hPG)水平;采用氧化酶法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联素(ADPN)、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Chemerin)水平;测量患者腰围 (WC)、臀围(HC),并根据身高和体质量计算BMI。(3)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FPG、2hPG、TG、T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肥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ADPN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hemerin、BMI、WC、H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大量研究证实,2 型糖尿病患病率会随 BMI 增高而上升 [4-5],但肥胖导致糖尿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有以下原因:肥胖会造成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负反馈调节障碍,促进皮质醇合成、分泌,引起胰岛素抵抗;肥胖会降低胰岛素受体亲和力,降低肌肉、肝脏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引起高血糖;脂肪细胞会分泌 ADPN、Chemerin 等脂肪因子, 影响胰岛素发挥作用,造成糖脂代谢障碍 [6]。因此, 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应将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肪因子分泌作为治疗重点。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后会形成微细沉积物,缓慢释放入血,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 24 h,发挥平稳降糖作用 [7]。但外源性胰岛素摄入过多会促进脂肪合成,增加体质量 [8],对于肥胖患者,建议联合能控制体质量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等。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为复方制剂, 其中西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能提高肠促胰素活性,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 -1 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的分泌,促进胰岛素释放,还能降低食欲,减少食物摄入,对减重有一定效果;二甲双胍则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激活 AMPK 通路来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葡萄糖利用率, 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血脂、Chemerin、BMI、WC、HC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ADPN 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观察组采用的复合制剂优于单用二甲双胍,能提高降糖、降脂和减重效果。此外,脂肪细胞可分泌一系列脂肪因子, 参与血糖、血脂调节,其中 Chemerin 水平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而 ADPN 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血糖水平的下降能减少 Chemerin 的分泌,促进 ADPN 分泌 [1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用药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肥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参考文献

[1]俞兰,陈晓燕,谢小莉,等 . 奥利司他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对肥胖型 2 型糖尿病患者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的影响 [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6):790-793.
[2]陈赟,何瑶,马维青,等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 2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J]. 中国医药,2018, 13(4):545-549.
[3]刘金刚,郑成竹,王勇 . 中国肥胖和 2 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11):1005- 1010.
[4]王晶璞,卢燕,王会,等 . 利拉鲁肽治疗对初诊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 FGF-21、调节性 T 细胞及血清肝酶的影响分析 [J]. 养生保健指南,2020(19):28-29.
[5]赵志军,胡玲 . 糖尿病相关“肥胖悖论”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J]. 山东医药,2020,60(15): 111-114.
[6]牟晓华,王家琳 . 肥胖型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及治疗研究 [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8):1063-1066.
[7]付红军,谷晓岚,罗兰,等 . 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 2 型糖尿病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 RBP4、Nesfatin-1表达的影响 [J]. 疑难病杂志,2018,17(11):1221-1224.
[8]索艳,刘冬梅,王肃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肥胖 2 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27(11):56-59.
[9]王森 . 二甲双胍对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 22(2):154-156.
[10]刘炯炯,胡红琳,夏莉,等 . 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 chemerin 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J]. 安徽医学,2015, 36(9):1054-10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3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