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4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7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SAS 评分和 SDS 评分,以及提高 SF-36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高血压;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血压;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0 引言
高血压为常见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治疗依从性低,情绪稳定性不佳,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1-2]。人性化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并解决问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稳定病情 [3-4]。本文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2 - 10 月本院收治的 14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5];原发性高血压;年龄≥ 60 岁;住院时间 >1 周。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存在严重沟通障碍、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1808151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70 例。研究组:男 37 例,女 33 例; 年龄 65~80 岁,平均(72.52±2.51)岁;病程 4~14 年,平均(8.52±1.51)年。对照组:男 39 例,女31 例; 年龄 65~79 岁, 平均(72.13±2.57) 岁; 病程 4~15 年,平均(8.36±1.5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保障充分睡眠,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及测量血压并记录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1) 人性化诊疗环境。提供舒适、温馨、整洁的诊疗环境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感,调控病房内温湿度适宜, 并做好老年患者的保暖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2)人性化沟通。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 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需求,引导患者以乐观、积极心态配合治疗。(3)人性化操作。开展护理操作前需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在确保患者了解护理内容及意义后展开具体护理操作。行护理操作过程中需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4)人性化关怀。临床操作过程中, 不断以语言鼓励患者,以提升其治疗信心。每周组织病友交流会,与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的患者分享疾病控制经验。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AS 评分 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为重度焦虑;SDS 评分 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为重度抑郁。(3)比较两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该量表包括生理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维度,各维度满分 100 分,评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舒张压、收缩压均上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命质量, 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6-7]。
常规护理多以疾病为中心开展各项基础护理服务,而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需求开展各项人性化护理措施,以确保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8-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人性化诊疗环境、人性化沟通、人性化操作,充分给予患者尊重,营造温馨氛围,可引导患者以积极情绪面对疾病;人性化关怀中,护士鼓励, 同时发动家属和病友的力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利于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改善心境,可避免因负性情绪影响血压水平 [10-12],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SAS 评分和 SDS 评分,以及提高 SF-36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欧静 . 人性化护理在氢氯噻嗪联合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7):1313-1316.
[2] 唐苗苗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262-263.
[3] 魏芬 .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积极作用研究 [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113-115.
[4] 王斌全, 赵晓云 . 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 [J]. 护理研究,2008,22(1):93.
[5]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等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 25.
[6]牛志焕,王云娜 .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7):239.
[7]李汝潇 . 个体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0):182-183.
[8]郑艳新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226-227.
[9]邱凤 . 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焦虑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209-210.
[10] 朱树芳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260-261.
[11] 薛红芹,于晓静 . 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275-276.
[12] 黄雯 . 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 [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34-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