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04 09:40: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300 例行盆底康复治疗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和护理前后盆底电生理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为 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盆底Ⅰ类、Ⅱ类肌力及肌疲劳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盆底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可提高初产妇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提高盆底电生理指标评分,优于单纯常规盆底康复护理效果。

【关键词】 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初产妇;依从率;盆底功能;电生理

0  引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导致盆腔疼痛、盆腔器官功能异常及二便失禁等症状 [1]。产后给予产妇积极、有效的盆底康复训练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共识,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2-3]。盆底康复延续护理是一种以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为目的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4]。本文观察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月本院收治的行盆底康复治疗的 300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足月;单胎。排除标准:生殖道恶性肿瘤患者;新生儿为低体质量儿或巨大儿;1 年内未行宫颈上皮检查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50 例。对照组:年龄 23~35 岁, 平均(27.51±2.59) 岁; 孕周 37~42 周, 平均(39.26±1.03) 周。 观察组: 年龄 22~34 岁, 平 均 (27.38±2.16) 岁 ; 孕 周 37~41 周 , 平均(39.26±1.0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康复护理,包括出院时产后恢复、盆底健康等知识宣教,定期复查盆腔功能及常规指导盆底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盆底康复延续护理。(1)健康宣教: 告知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表现,产后进行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及盆底功能训练的方法。(2)凯格尔(Kegel)运动指导:告知产妇产后进行 Kegel 运动的必要性,指导其掌握 Kegel 运动方法,运动频率 150~200 次 /d。(3)定期盆底功能筛查:由产科门诊医师对产妇进行盆底肌力手测,对肌力较差者采用肌力仪器测量,并详细记录肌力值。(4) 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为产妇建立盆底康复健康档案,结合其盆底康复需求、预期值及预试验护理结果,施以针对性延续管理措施。(5)定期回访: 通过上门或电话等形式进行回访,了解初产妇盆底康复需求及期望值变化情况,实时调整延续管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盆底电生理指标评分,包括盆底Ⅰ、Ⅱ类肌力和肌疲劳度评分,均采用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评测。盆底Ⅰ 类、Ⅱ类肌力评分总分均为 0~5 分,分值越高表示盆底肌力越强;盆底Ⅰ类、Ⅱ类肌疲劳度依据仪器显示判读,正常疲劳度为 0 分,负数为异常,分值与肌疲劳度成反比。(2)比较两组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每日Kegel 运动次数150~200 次为完全依从; 50~149 次为部分依从;<50 次为不依从。依从率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为 94.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盆底电生理指标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盆底Ⅰ类、Ⅱ类肌力及肌疲劳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盆底Ⅰ类、Ⅱ类肌力及肌疲劳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影响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 [5]。初产妇产后更易受到自身文化程度、疾病认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 导致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较低 [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盆底康复延续护理通过盆底知识健康教育,提高了初产妇及家属对盆底康复锻炼的认知与重视程度;通过运动指导,加强了初产妇主动康复锻炼意识和行为,从而提高了其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

已知产妇产后盆底肌纤维韧性下降,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盆底Ⅰ类、Ⅱ类肌力及肌疲劳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盆底康复延续护理通过盆底生物电刺激活化盆底肌组织,促进盆底肌纤维愈合,有效改善盆底肌力与肌疲劳度。同时, 盆底康复延续护理更重视 Kegel 运动,通过正确运动指导和锻炼,促进盆底肌肉运动,从而提高盆底康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盆底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延续护理可提高初产妇盆底康复锻炼依从率,提高盆底电生理指标评分,优于单纯常规盆底康复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卫国,洪淑惠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J]. 山东医药,2015,55(45):26-29.
[2]刘苑文,李建梅 . 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220- 4221.
[3]李亚琴 .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3):2411-2412.
[4]陈晓欢,林润,金调芬,等 . 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对孕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护理研究,2019, 33(18):3113-3117.
[5]包海蓝,代招弟,山丹呼 . 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5): 1864-1869.
[6]孟祥青 . 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9):100-101.
[7]胡清,张玉,夏志军,等 .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早期盆底肌电值、肌力变化关系研究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33(12):76-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3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