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8 14:15: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1 月至2020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82 例 GDM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两组均根据血糖情况予以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 2 h 血糖(2hPG)水平、管理期间体质量增长水平、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管理后,观察组 FPG、2hP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期间,观察组体质量增长(10.12±1.26)kg, 低于对照组的(11.31±1.4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可降低 GDM 患者血糖水平、体质量增长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孕期保健管理。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个体化孕期体质量管理;饮食管理;体质量;妊娠不良结局

0  引言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导致产妇不良妊娠结 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1-2]。研究显示,饮食结构、生育年龄及作息时间等均是 GDM 发病的危险因素, 尤其是初产妇,因缺乏妊娠、分娩和 GDM 相关知识,往往存在膳食营养摄入不科学等问题 [3]。合理控制摄入热量,控制体质量增长是有效的血糖控制管理方法。本文观察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在 GDM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规律产检至分娩的 GDM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 2010 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提出的诊断标准 [4];空腹血糖(FPG) ≥ 5.1 mmol/L、餐后 2 h 血糖(2hPG) ≥8.5 mmol/L;糖代谢异常;妊娠初产妇且伴随糖尿病症状;单胎头位妊娠;临床资料完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孕前诊断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伤者;合并严重全身基础疾病者;合并精神障碍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年龄 21~37 岁,平均(28.11±3.87)岁; 孕周 24~28 周, 平均(25.73±2.31) 周; 体质 量 指 数(BMI)18~32 kg/m2, 平 均(22.02±2.64)kg/m2。观察组:年龄20~35 岁,平均(27.83±3.78)岁;孕周 24~28 周,平均(25.32±2.18)周; BMI 18~31 kg/m2,平均(21.42±2.41)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指导。根据《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5] 对孕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孕周≤ 36 周的患者按时到医院产检、检测血糖水平等,2 周 / 次,每周对患者进行 1 次电话随访;孕期 >36 周的患者住院待产,期间给予 GDM 专科指导,直至分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1)组建个性化管理团队,包括2 名医师、2 名营养师和 6 名产科护士组。产科护士主要负责患者体质量、血糖等测定,计算 BMI 值,并定期随访,随访频率及形式同对照组。营养师负责制订饮食方案,医师在管理前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患者沟通,根据 BMI 值,结合营养师的饮食方案和患者的运动量等制订个体化体质量和饮食管理方案,并制成手册发放给患者,同时发放体质量管理卡,制作体质量管理曲线。在产检时,对未达到目标值或体质量变化过大的患者,寻找原因并及时调整。(2)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方案。①当 BMI<18.5 kg/m2 时, 患者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量控制在 13 kg 以内,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1 ∶ 3 ∶ 1,宜多食鸡蛋、奶制品、坚果、鸡鸭鱼肉等,能量摄入控制在 2000~2300 kcal/d;并配合每日膝、髋关节伸展、散步等运动,20 min/ 次,1 次 /d。②当 BMI 在 18.5~23.9 kg/m2 时, 患者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控制在 9 kg 左右,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1.5 ∶ 6 ∶ 2.5,宜多食奶制品、瘦肉、粗粮等, 能量摄入控制为 1800~2000 kcal/d;并配合每日膝、髋关节伸展、散步等运动,20 min/ 次,2 次 /d。③当 23.9 kg/m227.9 kg/m2 时,体质量增长量需结合患者情况设定,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4∶5∶ 1, 宜多食粗粮、奶制品、低糖水果等,能量摄入控制在 1000~1600 kcal/d;并配合每日慢跑、瑜伽等运动,30 min/ 次,3 次 /d。运动期间需嘱患者注意宫缩情况。(3)建立微信管理群,每天分享孕期相关知识,并提醒患者定期产检,患者每天在群内打卡方案执行情况,患者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分享体质量管理心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 2 h 血糖(2hPG)水平,采取便携式血糖仪检测。(2)比较两组管理期间体质量增长水平。(3)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管理前,两组 FPG、2hP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管理后, 两组 FPG、2hPG 水平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管理期间体质量增长水平比较 管理期间, 观察组体质量增长(10.12±1.26)kg, 低于对照组的(11.31±1.42)k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4,P=0.000)。

2.3  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比较 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GDM 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 GDM 患者及其子女远期发展为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明显升高 [6-7]。合理控制孕妇体质量和饮食能有效控制 GDM 患者的血糖水平 [8]。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观察组FPG、2hP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管理期间体质量增长水平低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9]。分析原因为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方案根据 BMI,结合患者喜好制订科学合理的膳食食谱,嘱患者定期产检,可根据患者体质量控制实际情况对患者饮食和运动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并辅助现代网络管理方式,建立微信群,实现对患者的动态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体质量增长和血糖水平,从而减少了长期高血糖对患者自身和胎儿的伤害,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 [10-12]。

综上所述,个体化孕期体质量和饮食管理可降低 GDM 患者血糖水平、体质量增长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其效果优于常规孕期保健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登影,张艳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和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增刊 2):138.
[2]罗赛赛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4):3243-3245.
[3]葛艳红,储静,马玉霞,等 .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在 GDM 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38(1):111-114.
[4]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Consensus Panel,Metzger BE,Gabbe SG,et 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cemia in pregnancy[J]. Diabetes Care,2010,33(3):676-682.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 .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
(2014)[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8):561-569.
[6]Johns EC,Denison FC,Norman JE,et al.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Mechanisms, Treatment,and Complications[J]. Trends Endocrinol Metab,2018,29(11):743-754.
[7]娜仁其木格,李冬梅,米林香,等 . 中国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的 Meta 分析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3):280-285.
[8]蒋娅,谢翠华,李景香,等 .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改善孕期体重增长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1):4046-4051.
[9]葛艳红,张兴,储静,等 .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和哺乳期代谢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6):5219-5224.
[10]唐恺,杨大刚,王惠群,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3(2):195-199.
[11]杨幼林,赵荷兰,安利红,等 . 胰岛素、C 肽和葡萄糖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J]. 浙江医学,2013,35(21):1914-1916.
[12]郑松娅,陈雪芳,毛水仙 . 血糖变异度对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J]. 中国妇幼保健,2021, 36(10):2209-22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1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