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在 2 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4 例 2 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依从率、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和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依从率为 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 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可提高 2 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率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2 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依从率;肾功能;生命质量
0 引言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易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1]。血液透析为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患者透析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可直接影响预后。个体化护理强调“以人为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改善预后 [2-3]。本文观察个体化护理在 2 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 64 例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透析指征并规律透析;意识正常且具备认知和判断能力;空腹血糖≥ 7.0 mmol/L,餐后 2 h 血糖≥ 11.1 mmol/L,尿蛋白定量 >0.5 g/24 h。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并发症者;合并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重度贫血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80716)。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2 例。对照组:男 18 例, 女 14 例;年龄 35~72 岁,平均(60.41±5.74)岁;病程2~11 年,平均(7.27±1.43) 年。研究 组:男 17 例, 女 15 例;年龄 33~71 岁,平均(60.25±5.69)岁;病程 2~12 年,平均(7.41±1.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透析液流量 500 mL/min,血流量 250 mL/min,4 h/ 次, 3 次 / 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支持、口头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1) 个体化健康教育。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及疾病认知度, 选择面对面宣教、发放疾病知识宣传手册、播放音视频及组织讲座等形式进行宣教。(2)个体化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并评估其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对因疾病预后不良而失去治疗信心者,可通过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案例、邀请预后良好的患者现身分享经验、组织病友交流会等方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因疾病相关知识匮乏而产生抵触心理者,可通过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力度以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对因经济压力和对家人的愧疚而情绪不佳者,可通过语言鼓励和安慰、播放轻音乐、培养兴趣爱好等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指导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3)个体化透析护理。透析前,补充蛋白质,合理控制饮水量,做好置管处皮肤、外露导管的消毒处理工作。透析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体温、面色、血压、脉搏等体征变化,若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则需实时监测血糖, 以便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若患者出现低血压,需及时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流量和血液流量,甚至停止超滤。(4)个体化锻炼指导。体质较弱者,以室内放松锻炼为主,偶尔可在家属或护理人员陪护下进行户外散步;体质较强者,可进行慢走、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依从率。完全依从:完全遵医嘱用药、配合护理并积极锻炼;部分依从:大部分时间遵医嘱用药、配合护理,在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干预下可完全配合医护工作;不依从:多数时间不配合医护工作,在家属的干预下配合度依然不高。依从率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3)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包括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 4 个维度,各维度满分均为100 分,评分与生命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依从率比较 研究组依从率为 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 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后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2 型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可极大地损害患者的肾功能 [4-5]。血液透析可有效缓解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易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依从性降低,进而影响最终疗效 [6-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护理后,研究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方法及预后的了解,使患者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从而提高依从率;个体化透析护理在保证透析顺利进行的同时,能够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合个体化运动锻炼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并因此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可提高 2 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率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杨淑琴 .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影响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7(17):106-107.
[2]李美华 .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效果及依从性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6):171.
[3]王晓一 . 个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6):5480.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 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11): 792-801.
[5]张艳苹 .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分析 [J]. 系统医学,2019,4(14):169-171.
[6]陈静 .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研究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52-253.
[7]冉维霞 .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J]. 医药前沿,2020,10(19): 169-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