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3 11:26: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 68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2)比较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血流信号分级。结果:68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恶性肿瘤 35 例,良性肿瘤 33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高于良性肿瘤患者,阻力指数低于良性肿瘤患者,血流信号分级0~ Ⅰ级占比均低于良性肿瘤患者,血流信号分级Ⅱ~ Ⅲ级占比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高于二维超声检查。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血流信号;诊断;效能

0  引言

甲状腺肿瘤由于位置靠近呼吸道,根据肿瘤体积大小的不同,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良性肿瘤对生命的威胁较小,一般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甲状腺癌发病初期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1]。故尽早诊断、治疗对控制病情、挽救生命十分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显像清晰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性质,诊断符合率较高 [2]。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效能。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8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甲状腺肿瘤诊断标准 [3];颈部可见明显肿块;单侧病灶;年龄>18 岁;预估生存期>3 个月;患者意识清醒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符合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全身传染性疾病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男 39 例,女 29 例;年龄 24~70 岁,平均(43.22±5.85) 岁;病程 1~4 年,平均(2.56±0.85)年;肿瘤直径 0.5~2.6 cm,平均(1.49±0.30)cm;疾病类型: 甲状腺腺瘤 14 例,桥本甲状腺炎 18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19 例,甲状腺癌 17 例;肿瘤生长位置:甲状腺左叶 38 例,甲状腺右叶 25 例,峡部 5 例。

1.2  方法 仪器选择日立全数字化彩色超声波诊断仪(HI VISION Preirus),采用线阵探头,探头频率 7~12 MHz。患者取仰卧位,用软枕适当垫高颈部,保持头部后仰,充分暴露甲状腺区,涂抹耦合剂后,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灶、包膜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等。然后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上叠加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甲状腺腺体内部、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

1.3  判断标准 (1)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标准:肿块存在细小钙化或粗大,边缘模糊且呈等回声,有包膜外生长或淋巴结转移表示恶性;若存在实质性肿块,边缘光整,呈低回声表示良性。(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标准:肿块内部和(或)周边血流信号丰富表示恶性;肿块周边未见血流信号或存在少许血流信号表示良性。

1.4  观察指标(1)病理检查结果。(2)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3)比较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4)比较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 参考 Adler 血流半定量分级标准 [4]。0 级: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Ⅰ级:肿块内可见 1~2 处点状 / 短棒状 / 细条索状血流信号;Ⅱ级:肿块内可见 3~4 处点状血流 /1 支条状血流信号;Ⅲ级:肿块内可见 5 处点状血流信号 /1 支以上血流信号 / 相互交通成网状的血流信号。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68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恶性肿瘤 35 例,良性肿瘤 33 例。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

2.3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比较 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阻力指数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比较 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超声检查无创、安全且准确率高,故获得患者及诊断医师的认可,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5-6]。二维超声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块回声、钙化状况,根据获得的肿瘤形态、结构、边缘、内部回声等多方面信息鉴别肿瘤性质,但由于部分甲状腺肿块结构特殊,可出现多肿块交叉重叠情况, 导致误诊或漏诊 [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判断肿块血流情况、速度等,同时可对血流的起源、长度、宽度及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8]。本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9]。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高于良性肿瘤患者,阻力指数低于良性肿瘤患者,血流信号分级 0~ Ⅰ级占比均低于良性肿瘤患者,Ⅱ ~ Ⅲ 级占比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这是因为恶性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分布较密,流速较高,阻力小;而良性肿瘤血流稀少、流速较低,阻力高 [10]。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效能高于二维超声检查。

 参考文献

[1] 王瑶,张蕾,郑超,等 . 甲状腺微小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J]. 癌症进展,2018,16(15):1850-1853.
[2]Nguyen DT,Kang JK,Pham TD,et al. Ultrasound Image- Based Diagnosis of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Sensors(Basel),2020,20(7):1822.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8,47(10):867-868.
[4] 袁雪红,黄晓新 .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效果及与病理检查的比较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10):1231-1233.
[5] Zhang JJ,Zhang XT,Meng YN,et 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s:An updated meta-analysis with comprehensive heterogeneity analysis[J]. PLoS One,2020,15(4):e0231775.
[6] 贺梅婷,李春梅,邢媛媛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 [J]. 中国医药,2019,14(3):385-388.
[7] 杨杨,徐泉,张菁,等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 [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708-1709.
[8]姚灵生,董艳霞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 CT 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 [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29(2):323-326.
[9] 韩广香,周春艳,郑辉 .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12):150-151.
[10] 杨慧颖,盛正妍,张燕,等 . 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的超声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6): 672-6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1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