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 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3D-CRT)治疗,研究组采用IMRT 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 66.00%(3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2.00%(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糖类抗原 125、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 19 可溶性片段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 治疗 NSCLC 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以及降低血清肺癌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 3D-CRT 治疗。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常见的一种病 理类型,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死亡率高 [1-2]。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放疗及化疗是 3 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调强放疗(IMRT)作为一种新放疗技术,可以提高对肿瘤局部剂量,还可在照射野内形成多个照射靶区,完成多个病灶的照射与治疗 [3]。本文观察 IMRT 治疗 NSCLC 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 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中 NSCLC 诊断标准 [4],且经病理活检确诊;对放疗可耐受者。排除标准:生存期≤ 3 个月;有胸部放疗史者;合并其他脏器肿瘤疾病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 伦审 2018(051)号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 例。对照组:男 29 例,女 21 例; 年龄 40~78 岁,平均(61.66±5.49)岁;病程 4~12 个月,平均(7.82±1.35)个月;鳞癌 31 例,腺癌19 例; Ⅲa期 30 例, Ⅲb期 20 例。研究组: 男27 例,女23 例;年龄42~81 岁,平均(61.73±5.51) 岁;病程 4~14 个月,平均(7.88±1.41)个月;鳞癌 28 例,腺癌 22 例;Ⅲa期 25 例,Ⅲb期 25 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 GP(吉西他滨 + 顺铂) 化疗方案治疗,每周第 1 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哈尔滨誉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675,1.0 g),剂量为 10.0 g/m2,滴注时间为 30 min,连续静脉滴注 3 周,化疗 1 个周期结束后,休息 7 d,此为 1 个疗程;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75, 20 mL ∶ 20 mg)80 mg/m2,每4 周用药1 次为1个疗程。连续化疗 2 个疗程周期。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三维适形(3D-CRT)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上举并抱肘,用体罩或真空垫对其进行固定。对患者锁骨、肺及肺纵隔、上腹部到肾上腺水平实行 CT 扫描,将扫描图像通过局域网传输至计算机工作站。(1)由医师勾画出靶区及周围的正常组织,以肿瘤及纵膈内任意一个直径超过 1 cm 的淋巴结作为大体肿瘤体积(该区剂量定为 2.0 Gy/ 次)。在此基础上,外扩8~12 cm 作为Ⅲ a 期患者的临床靶区体积,Ⅲ b 期患者的临床靶区体积需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对侧肺门;在临床靶区体积基础上外扩 10 cm 作为计划靶区体积(该区剂量定为 2.0 Gy/ 次)。(2)放疗计划。按照临床靶区三维图像,确定 4~6 个非共面及共面射野,使射野形状与靶区一致,95% 等剂量完全覆盖计划靶区,计划靶区内部剂量误差在 5% 左右,总照射量为 60 Gy,2 Gy/ 次,5 次 / 周,共放疗 6 周。待行至 2/3 进程时,对患者进行 CT 复查, 若病症明显缩减,则重新定位、重新制订放疗计划及靶区、重新调整剂量。
研究组实施 IMRT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上举并抱肘,用体罩或真空垫对其进行固定。CT 扫描范围同对照组,将扫描图像通过局域网传输至计算机工作站。(1)勾画大体肿瘤靶区。腺癌患者在大体肿瘤靶区基础上向外扩 8 mm 作为临床靶区并对临床靶区进行勾画,鳞癌患者在大体肿瘤靶区基础上向外扩 6 mm 作为临床靶区并对临床靶区进行勾画;对患者的呼吸运动幅度进行测量,规划计划靶区,将患者的正常组织勾画出来(例如正常的食管、肺组织、心脏、脊髓等)。(2)利用逆行动态优化设计 5 野静态 IMRT 方案,该方案需兼顾上述正常组织的受照容积及靶区;照射频率为 1 次 /d,5 次 / 周; 照射剂量为 2 Gy/ 次, 总量60 Gy,至少 95% 计划靶区达处方剂量以上,待行至 2/3 进程时,对患者进行 CT 复查,若病症明显缩减,则重新定位、重新制定放疗计划及靶区、重新调整剂量。共放疗 6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 [3]。目标病灶全都消散且无新发病灶,并维持至少 4 周, 为完全缓解;目标病灶最大径之和较治疗前缩减50% 以上,并维持至少 4 周未扩散,为部分缓解; 目标病灶最大径之和较治疗前缩减 25%~50%,且无新病变出现,并维持至少 4 周,为疾病稳定;目标病灶最大径之和较治疗前增大 >25%,并出现新病变,视为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志物水平,包括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 可溶性片(CYFRA21-1)。(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66.00%(3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CA125、CEA 和 CYFRA21-1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CA125、CEA 和 CYFRA21-1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8.00%,低于对照组的 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GP 化疗方案是临床治疗 NSCLC 的首选化疗方案,但单纯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效果并不理想。3D-CRT 可以从三维方向计算和调整射线剂量分布, 使得射线束的形状能完全适应肿瘤的形状 [5],但不足之处在于 3D-CRT 无法进行 3D 空间范围靶区剂量的适形分布,难以实现有效治疗。
IMRT 是在 3D-CRT 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能利用逆向计算机优化系统自动计算出最佳治疗方案,搭配特殊的射线控制方法及特殊配套硬件,实现更精确、有效的治疗 [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CA125、CEA 和 CYFRA21-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IMRT 能通过放射线与肿瘤细胞的能量传递,改变癌细胞活性与结构, 当癌细胞吸收辐射能量后,细胞 DNA 可直接或间接的受到损伤,导致癌细胞死亡,从而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IMRT 优势明显, 首先,IMRT 照射野内的剂量强度完全可以按治疗肿瘤时的需求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肿瘤缓解率及控制率 [7];其次,IMRT 可以理想地勾画出任何形状的照射靶区,并对肿瘤周围淋巴引流区给予预防性照射,从而减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8-9];最后,IMRT 在照射整个肿瘤的同时可以对容易复发的部位实行更强照射,以最大程度的照射剂量集中照射,杀灭肿瘤细胞 [10]。
综上所述,IMRT 治疗 NSCLC 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以及降低血清肺癌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 3D-CRT 治疗。
参考文献
[1]汪育锦,黄静宇,胡卫东,等 . 2403 例肺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8):460-465.
[2]
田素萍,孙文杰,刘焦焦,等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的影响 [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9,41(6):479-483.
[3]邓波红,钟妮,刘化科 . 调强放射治疗肺癌的疗效分析 [J]. 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1):1726-1729.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40(12):935-962.
[5]李向东,董灵,赵全德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复发的效果分析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7(10):82-83.
[6]云惟康,胡玉民,于德洋,等 . 放射治疗射线能量拟合与逆向调强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9,53(1):53-57.
[7]梁霞,李龄 . 鼻咽癌 IMRT 自适应放疗研究进展 [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8,10(4):338-341.
[8]陈斌,石翔翔,唐涛 . 局部晚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中大体肿瘤靶区体积变化及肺受量预测研究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14):1166-1170.
[9]乔志安,杨立鑫,王晓贞,等 . 调强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同期TP 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5):207-211.
[10]饶石磊,杨峥 . 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情况、血清 CA125 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实用癌症杂志,2020, 35(3):403-4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