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身痛逐瘀汤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5 14:55: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取侧隐窝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  85.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腰椎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侧隐窝注射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困扰,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 但疗效不理想 [1]。侧隐窝注射是一种新型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2]。本文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1 月至 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 X 线检查,符合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诊断标准 [3];患者存在腰部外伤史、受寒史、慢性劳损史,伴有腰部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瘀血痹阻证 [4],主症为腰部绞痛难忍或刺痛,痛处固定,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涩;参与本研究前 2 周未进行相关治疗。排除标准: 合并脊柱炎症性病变、脊髓马尾肿瘤、骨折、脊椎滑脱症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马尾神经受压,需进行手术治疗者;合并糖尿病、Ⅱ级以上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无法坚持治疗者;有精神疾病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1608)。按随机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 例。对照组:男 30 例,女 30 例;年龄 30~71 岁,平均(55.64±3.47)岁;病程 3 个月至 4 年,平均(2.84±0.34)年;L4~L5 椎间盘突出 33 例,L5~S1 椎间盘突出 27 例。研究组:男 31 例,女 29 例; 年龄 30~70 岁,平均(55.85±3.32)岁;病程 4 个月至 4 年,平均(2.91±0.32)年;L4~L5 椎间盘突出 28 例,L5~S1 椎间盘突出 3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侧隐窝注射治疗。经小关节内侧缘入路,从椎间盘突出侧进行穿刺。患者取俯卧位,腹部下垫放软枕,于病变间隙两棘突连线中点向患侧经验性旁开,L4~L5 间隙旁开 0.5 cm, L5~S1 间隙旁开 1 cm 作为穿刺位置,采用 8 号 10 cm 长麻醉针头实施穿刺,垂直进针,接触到骨质处即到达小关节,退针后稍向内倾斜,继续进针,当有突破感时,可缓慢推注水、空气做压力试验,阻力消失,确定到达侧隐窝,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注射器回抽无血与脑脊液后,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3021605, 2 mL ∶ 80 mg)40 mg+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3020509, 20 mL ∶ 0.4 g)80 mg+ 注射用玻璃酸酶(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2110, 150 U)150 U+ 维 生 素 B12 注射 液(江苏大红鹰恒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2606, 1 mL ∶ 0.1 mg)1 mg 和 0.9% 氯化钠注射液调制的混合药液共 15 mL,注射时,患者患侧肢体会有传电样感觉,自大腿传导到足跟部。双间隙突出者, 各个间隙轮换交替注射治疗。1 次 / 周,治疗后 3 d 卧床休息。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在侧隐窝注射后 3 d 开始服药,组方:秦艽 3 g,桃仁 9 g,川芎 6 g,红花 9 g,甘草 6 g,羌活 3 g,没药 6 g,当归 9 g,五灵脂(炒)6 g,香附 3 g,牛膝 9 g,地龙 6 g。清水煎熬,取汁 300 mL,1 剂 /d,早晚餐后各服 1 次。两组均治疗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采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表评价[5], 总分 0~29 分,得分越高患者腰椎功能越好。
(2)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价 [4]。腰腿痛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行走自如,不影响日常工作,直腿抬高试验 >70°,为痊愈;腰腿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体力活动或阴雨天轻微疼痛,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直腿抬高试验 >70°,为显效;腰腿痛等症状部分消失,体力活动或阴雨天存在明显疼痛,可从事轻体力工作,直腿抬高试验有增加,但≤ 70°,为有效; 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 显效+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腰椎 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腰椎 JO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7%(58/60), 高于对照组的 85.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

3讨论

      侧隐窝注射是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型疗法,可保证药物集中于病变处,浸润椎间孔及其外部组织 [6]。其中利多卡因可阻断疼痛刺激传导; 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酶可改善神经根充血水肿,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进而改善神经根受压状况;维生素B12 具有修复神经的功效。
     
      中学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痹症”“腰腿痛”范畴,是本虚标实之症,以肝肾阳虚为本, 瘀血阻络、气血不通为标,肝肾不足则“腰府失养”,或因寒邪入体以致瘀血阻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因此,中医主张以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疗。身痛逐瘀汤记载于《医林改错》,主要由秦艽、桃仁、川芎、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炒)、香附、牛膝、地龙组成,主治瘀血挟风湿及其所致的经络痹阻、腰痛、肩痛、或周身疼痛,长期不愈者 [7]。方中秦艽和羌活有祛风除湿作用;红花、桃仁、川芎、当归有活血祛瘀功效;五灵脂、没药、香附行气活血、除痹止痛;地龙配伍牛膝可疏通经络、通利关节;甘草可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腰椎 JOA 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可达到“叠加”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身痛逐瘀汤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腰椎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

参考文献

[1]邓效禹,邓治英 . 加味身痛逐瘀汤配合牵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疼痛指数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四川中医,2018,36(6):148-151.
[2]胡伟民,张坤全 . 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颈腰痛杂志,2000,21(2):141-142.
[3]黄国付 . 实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南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9.
[4]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1.
[5]徐峰,李涛,康辉,等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或狭窄症的研究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8,32(2):101-105.
[6]韦英成,吴肖梅,粱晓行,等 . 提拉旋转斜扳法结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急症,2016, 25(5):924-927.
[7]石雷,柳根哲 . 身痛逐瘀汤联合磁振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瘀气滞型)的临床观察 [J]. 世界中医药,2016,11(9): 1728-17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