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手足口病的诊疗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5 09:02: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查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预防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隔离、控制高热、抗病毒、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疫苗等。

关键词:手足口病;诊断;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致病病毒达 30 多种,其中以 EV71 和 CA16 为主要病原体,同时 EV71 还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毒 [1]。好发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尤以 1~5 岁年龄段儿童发病率最高。我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约占全球总发病人数的 95% [2],发病月份集中于 6~9 月,发病前有 2~10 d 潜伏期,患儿的性别占比由于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3-5]。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强,临床症状主要为持续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皮疹,同时可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本文总结近 5 年来对手足口病诊疗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1手足口病的诊断

1.1流行病学史 该病流行季节,学校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接触史 [6]。

1.2临床表现 主要为手、足、口、臀、四肢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甚至出现溃疡;持续发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呕吐、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和末梢循环不良等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 [7-8]。

1.3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1)血常规及 C 反应蛋白(CPR):部分病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及 CRP 水平升高;
(2)血清中 EV71 和CA16 等主要病原体抗体水平明显升高;
(3)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4)实验室粪便检查能分离出可明确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 [9-10]。

2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由于手足口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和特效抗病毒药物,故临床常采取以广谱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11]。

2.1一般治疗
(1)对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控制高热:当患儿体温超过 38.5 ℃ 时,应适当采取物理降温法或应用退热药物 [ 常用药物:布洛芬,口服 5~10 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 10~15 mg/(kg· 次), 两次用药间隔最短为 6 h],禁用阿司匹林。(3)保持患儿安静,及时止惊。首选咪达唑仑肌肉注射, 0.1~0.3 mg/(kg·次);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 0.3~0.5 mg/(kg·次),注射速度 1~2 mg/min。
(4)严密监测,做好呼吸支持准备;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注意患儿营养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2抗病毒
(1)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临床常用 IFN-α 等广谱抗病毒药物治疗手足口病, 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12]。IFN 是由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活性蛋白,具有广谱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已知患儿接受 1 周的 IFNα-2b 雾化吸入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平均退烧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13]。应用 IFNα-2b 喷雾剂治疗CA6 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可明显缩短退烧时间、咽峡部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皮疹消退时间和总病程时间 [14]。
(2)利巴韦林。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在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15-16],但易出现不良反应,可累及血液、神经、呼吸、消化等系统,因此,利巴韦林并不是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常规推荐药物 [11]。
(3)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液是临床使用率最高的中药注射剂。中医学认为,手足口病由外感湿热疫毒、邪犯肺脾所致,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等法治疗 [17]。常用中药为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薏苡仁、生石膏、黄连等 [18]。热毒宁注射液 [19] 为中草药注射剂, 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在手足口病的治疗中能迅速起到清热、抗炎、抗病毒等作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次喜炎平注射液(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属于广谱抗病毒类中成药剂 [21],可用于治疗证属邪犯肺脾、湿热毒盛的手足口病,有利于增高血清备解素浓度,加快免疫球蛋白形成,控制感染发生。痰热清注射液(黄芩、山羊角、连翘、金银花、熊胆粉)可用于治疗证属邪伤心肺证的手足口病,患儿出现循环系统症状时常用此药 [22]。醒脑静注射液(麝香、栀子、冰片、郁金)多用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 [23],具有提神醒脑、消毒退热的功效。已知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缩短退热时间和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有助于患儿尽快脱离危险 [24]。

2.3抗生素 以头孢类抗生素为主。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时,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续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结果调整用药。

2.4激素 一般只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会给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甲强龙、甲基强的松龙等为重症手足口病常用激素 [25]。大剂量甲泼尼龙能发挥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作用 [26],改善患儿炎症、水肿等情况,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1 g。甲波尼龙可与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 可明显提高细胞和体液中免疫因子的水平,加快抗病毒蛋白的合成,促进巨噬细胞和 T、B 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7]。

2.5疫苗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28-29]。目前我国市面上的手足口病疫苗均为 EV71 灭活疫苗,主要适用年龄为 6 个月至 5 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 2 剂次,肌内注射,注射间隔期为 1 个月。
\

2.6不合理用药
(1)实际临床治疗中存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患儿自身调节功能和正常生理功能,应予以重视。
(2)更昔洛韦常用于抗病毒治疗,其进入细胞后可竞争性抑制病毒DNA 聚合酶,终止病毒 DNA 链增长。但手足口病的多数致病病毒属小 RNA 病毒科,且更昔洛韦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较大,不推荐使用。

3小结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查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预防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隔离、控制高热、抗病毒、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及疫苗等。

参考文献


[1]欧晓燕,罗云娇,许彬. 2875 例手足口病病原构成比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307-308.
[2]佚名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及解读(2018 版)》出版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9):1105.
[3]杭惠,董泽丰,陈立凌,等 . 2010—2018 年苏州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J]. 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6): 2906-2907.
[4]亢相逢,高涛 . 2014—2018 年陕西榆林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J]. 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0): 1397-1398.
[5]杨坤祥,黄彬 . 2015—2017 年惠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 [J]. 热带医学杂志,2019,19(8):967-968.
[6]沈杰,辛霞. 696 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究 [J]. 智慧健康, 2019,5(24):42-43.
[7]李筱蟠,刘有才,李硕 . 206 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J].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8,39(5):91-92.
[8]薛爱丽,任祥欣,贾静,等 . 101 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J]. 临床研究,2019,27(10):6-8.
[9]黄文光,杨生晟,徐焕新 . 502 例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 [J]. 国际实验医学杂志,2017,38(2):214-215.
[10]许幼仕,彭维林,林壹明 . 实验室诊断小儿手足口病的方法学比较 [J]. 当代医学,2019,25(3):35-36.
[11]蒋荣猛,邓慧玲,李兴旺,等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版)》解读—手足口病的一般治疗与病因治疗与病因治疗 [J]. 传染病信息,2018,31(5):421-424.
[12]梁桂华 . 免疫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2b 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J]. 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0):1844- 1845.
[13]陈美洁 .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对 EV71 型手足口病患儿 Th1/ Th2 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 [J]. 中国疗养医学,2019,28(11): 1131-1132.
[14]陈海哨,陈雪夏,俊周,等 . 重组人干扰素 -2b 喷雾剂治疗柯萨奇 A 组 6 型感染的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34(15):3492-3495.
[15]曹红 . 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J]. 中国处方药,2019,17(5):87-89.
[16]杰柏 . 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47-148.
[17]路俊锋 .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 [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8):100.
[18]黄丹 .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16-117.
[19] 林育全,沈远征,彭松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  患儿疗效及安全性的最佳剂量研究 [J]. 四川医学,2019,40
临床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8):116-117.  (8):790-791.
[20] 彭清琴,叶惠师 . 热毒宁配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效 [26] 高瑞婷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
果评价 [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9):62-64.  果对比分析 [J]. 双足与疾病,2019(10):53-54.
[21] 张华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临 [27] 赵允,马俊岗,赵维彩,等 .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
床合理用药,2018,11(3):89-90.  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药,2019,
[22] 白玉梅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用药效果分析及临床  14(8):1230-1234.
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181-182. [28] 王爱秋,刘海云 . EV71 型手足口病疫苗的效果评价 [J]. 中国
[23] 汪受传,王雷,尚莉丽 .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手足口病  现代医生,2019,57(16):143-145.
(修订)[J]. 世界中医药,2016,11(4):734-740. [29] 陈国平,孙良,方庆丰,等 . 手足口病重症影响因素及控
[24] 白晓杰 . 醒脑静注射液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J].  制措施研究进展 [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30(4):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60-761.  94-95.
[25] 陈智锋,黎波,吕波,等 .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59.html
本文标签: 手足口病 ,诊断 ,治疗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