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共享决策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80 例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共享决策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 [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 水平、Connor-Davidson 韧性量表(CD-RISC)评分、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护理依从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LVEDD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V 和 LVEF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CD-RISC 和 GSE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LHFQ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 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享决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提高 CD-RISC 和 GSES 评分以及护理依从率,降低 MLHFQ 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术后护理。
【关键词】 共享决策;冠心病;PCI 术;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
0 引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的优点, 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1-2]。共享决策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其核心在于信息共享,强调充分告知患者病情信息和患者自身参与护理决策,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和护理依从性,减少过度医疗行为 [3]。本文观察共享决策护理在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 [4];符合 PCI 术指征 [5];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上者。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合并肿瘤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意识障碍或合并精神疾病者;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辽医伦理 2017103 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27 例,女 13 例;年龄 54~71 岁, 平均(63.64±3.42)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 14 例,Ⅲ级 17 例,Ⅳ级 9 例;文化程度:小学 / 初中 26 例,中专 / 高中 10 例, 本科及以上 4 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53~72 岁,平均(63.51±3.63)岁;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 12 例,Ⅲ及 18 例,Ⅳ级 10 例;文化程度:小学 / 初中 28 例,中专 / 高中 7 例,本科及以上 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保证病房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进行健康宣教,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以及运动和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术后给予共享决策护理。(1)健康宣教。术后告知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及其他注意事项,同时阐述共享决策护理理念和优点。(2)环境护理。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温度设置为 18~22 ℃,湿度为 50%~60%,依据患者建议适当调整。(3)运动训练。在患者适应翻身、站立等简单自主运动后,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散步、太极、上下楼等活动进行训练。根据患者耐受能力,参考患者意见,决定运动频率、时长。(4)饮食护理。原则为“低盐低脂” 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蛋白质,限制饮酒。在不违反饮食原则的前提下,与患者共同制订饮食方案。(5)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用药护理,可根据患者意愿,选择由每次护士发放药物或将药物一次性交给患者,自行服用。因经济情况提出更换药物者,及时上报医师处理。(6)监测生命体征。(7)心理护理。鼓励患者针对护理过程中不合理事项提出疑问,并给予耐心解答,再与患者共同对护理方案作出调整;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决策。
两组均护理 2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护理前、护理 2 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Connor-Davidson 韧性量表(CD- RISC)评分 [6]。该量表共 25 个条目,每条目计 0~4 分,满分100 分,总分越高表示心理韧性越好。(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 [7]。该量表共 21 个条目,各条目计 0~5 分, 总分 0~105 分, 总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差。(4)比较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分 [8]。满分 40 分,总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5)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总分 0~10 分,评分 >7 分为依从性优秀;评分 6~7 分为依从性良好;评分 0~5 分为依从性差。依从率=(依从性优秀+ 依从性良好)例数/ 总例数 ×100%。(6)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LVEDD、SV、LVE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LVEDD 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SV、LVEF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CD-RISC、MLHFQ、GSE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CD-RISC、MLHFQ、GSE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 CD-RISC、GSES 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MLHFQ 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依从率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 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PCI 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9]。PCI 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以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而多数患者因缺乏正确认知,治疗依从性低,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良好的 PCI 术后护理对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10]。
共享决策指医患信息共享,充分告知患者病情信息,并使患者参与到诊疗决策中 [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依从率和护理后 SV、LVE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 LVEDD 水平和 MLHFQ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共享决策护理使患者充分了解护理过程,提高了对疾病知识及自身情况掌握程度,且可因人而异,减少护理不合理情况,从而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命质量。
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独立作出护理决策 [12], 患者常不能获取足够信息,对自身康复过程参与感及掌控感较弱,进而影响其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 [13]。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CD-RISC、GSE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共享决策护理通过改变既往护士主导、患者服从的家长主义护理模式,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利与决策意愿,提高其参与感和康复积极性,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及心理韧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提示共享决策护理方案的安全性与常规护理相当。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和观察时间较短,该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共享决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提高 CD-RISC 和GSES 评分以及护理依从率,降低 MLHFQ 评分, 效果优于常规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韩雅玲 .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J]. 临床军医杂志,2017,45(6):551-557.
[2]王勇,范书英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J]. 临床内科杂志,2015,32(1):5-9.
[3]郑红颖,胡嘉乐,董柏君,等 . 医护患共享决策相关理论模式的研究进展 [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1):142-147.
[4]沈迎,张奇,沈卫峰 . 美国和欧洲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解读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70-72.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82-400.
[6]陈彩花,何燕燕,郭云萍,等 . 心理韧性对重症监护室转出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J]. 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 68-71.
[7]朱燕波,折笠秀樹,郑洁,等 . 心功能不全 QOL 量表中文译本信度效度的初步评价[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 337-339.
[8]王才康,胡中锋,刘勇 .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J]. 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9]李晓冉,赵笑男,李俊峡.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3):380-381.
[10]徐春美,白雪,黄玲玲,等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优质护理的作用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5):547-550.
[11]卞盼盼 . 共享决策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 17(8):1036-1039.
[12]赵羚谷,王涛,王颖,等 . 国内外医患共同决策研究及应用进展之比较 [J]. 医学与哲学,2018,39(19):6-9.
[13]曹琴琴,张宗侠,王西鸽,等 . 共享决策在急诊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4):595- 5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