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骨科植入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7月至 2020 年 7 月 205 件骨科植入器械为观察组,另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 205 件骨科植入器械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RCA,比较两组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和表面细菌量。结果:观察组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表面细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 RCA 可提高 CSSD 骨科植入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降低表面细菌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管理。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骨科植入器械;根本原因分析法;消毒质量;细菌
0 引言
骨科植入器械起到稳定和支撑作用,消毒供应中心(CSSD)负责骨科植入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 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加强器械消毒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2]。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 通过对不良事件进行针对性、科学分析,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改正,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本文观察 RCA 对 CSSD 骨科植入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本院 CSSD 的 205 件骨科植入器械为观察组,另选取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院 CSSD 的 205 件骨科植入器械为对照组。两组工作人员相同,其中男1 名,女20 名;年龄25~43 岁,平均(35.65±3.22) 岁;护士 7 名,护师 12 名,主管护师 1 名,副主任护师 1 名。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按科室规章制度, 依照常规清洗消毒流程,将骨科植入器械浸泡在全效多酶清洗剂中,浸泡完成后采用超声清洗机或人工刷洗进行预处理,最后将器械置于清洗网中行自动清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RCA。(1)建立 RCA 小组。小组共 21 名组员,以护士长为组长,开展 RCA 相关知识培训。(2)收集资料,找出不良事件近端原因。收集骨科植入器械清洗消毒相关资料,包括器械清洗质量、酶清洗剂浸泡时间、器械摆放和包装、预处理情况等,依据收集信息和资料逐次调查清洗消毒相关人员,评估操作流程是否规范,采用“原因树”“鱼骨图”等工具列出质量问题的各种近端原因。清洗消毒质量差的原因:①器械未拆分就进行清洗;②未根据器械特殊性进行分类清洗;③未采取人工清洗结合清洗机等多种清洁方法;④操作者未掌握器械清洗消毒方法。湿包原因:①器械未完全干燥就进行打包;②器械包内金属物品过多,重叠未用隔水布隔开。(3)确定根本原因。小组依照关键、次要、少数的顺序对列出的近端原因进行排序,并逐一论证和排除,区别近端与根本原因,结果找出 2 个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操作流程不够细化、操作人员知识薄弱。(4)制订相应改进措施。①操作流程不够细化,改进措施为:配备全自动清洗机等必要设备; 操作者清洗器械前先清点再分类,针对污染严重物品另行处理;选择合适的多酶清洗剂和清洗工具; 严格掌握消毒剂浓度、时间及使用方法;设置专人监督器械清洗、消毒过程;定期清洗检查设备并及时维修、更换;及时烘干器械,避免关节生锈;器械清洗消毒完毕后,二人共同检查核对包装物品的名称、数量、有效期等,保证正确配装、严格封包, 包外标识齐全。②操作人员知识薄弱,改进措施为: 每周开展器械预处理相关理论和操作授课,讲解器械消毒不合格原因和危害;建立奖惩考核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考核,与绩效挂钩;加强与科室沟通交流,每周组织 1 次质量分析例会,全面评估改进措施实施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依据 2009 年颁布的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 [4],采用目测或带光源的放大镜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质量检查,表面及内腔、弯曲等处应光洁, 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无锈斑为清洗合格;器械表面细菌数≤ 10 cfu/cm2 为消毒合格。(2) 比较两组器械表面细菌量。在器械表面选取不同采标点,使用无菌棉棒对采标点进行 5 cm×5 cm 面积采样,将采样转接于普通平皿中,置于 37 ℃的温箱内,计算平板上的细菌菌落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
2.2 两组表面细菌量比较 观察组表面细菌量为(0.46±0.05)cfu/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 0.07)cfu/cm2,差异有统计学差 异(t=129.824, P=0.000)。
3 讨论
CSSD 工作质量与患者安危、医院服务质量直接挂钩,常规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器械管理质量,但易忽视系统失误因素,管理效果一般 [5-6]。RCA 通过回顾分析既往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制订相关解决方案,可达到减少失误发生、改进工作程序的目的 [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清洗、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表面细菌量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 [8]。分析原因为,RCA 通过全面收集资料找出作业流程中系统设计的风险和缺点,针对根本原因进行针对性改进和完善,细化操作流程, 可保证清洗消毒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器械清洗和消毒质量 [8-9];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奖惩等制度的建立,能够增强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质量监控意识,避免盲目及随意性操作 [10];定期召开质量例会,能够对 CSSD 质量控制系统进行针对性分析和改进,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实现清洗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 [11-12]。
综上所述,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 RCA 可提高 CSSD 骨科植入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降低表面细菌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管理。
参考文献
[1]骆素辉,赵二红,张晓丽,等 .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7(20):4794-4796.
[2]邵春梅,柴西英,韩亚颖,等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对软式腔镜消毒及灭菌质量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25(20):2578-2581.
[3]王梅,李正英 . 全程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院感管理控制效果研究 [J].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9): 1104-1106.
[4]卫生部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J]. 中国护理管理,2009,9(7):20-23.
[5]张蕾,张英,乔淑芳,等 . 消毒供应中心基于 PDCA 的持续质量改进及管理应用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 35(10):1289-1290.
[6]傅珺,张停停,沈蓉蓉 . 基于 SPO 模型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J]. 医疗卫生装备,2019,40(5): 77-81.
[7]黄玉华,刘莉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0):2582-2585.
[8]谈绍峰,张莉,薛英,等 . 应用根因分析法控制骨科植入类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对患者感染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5):162-164.
[9]方银兰,黄艳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现代医院,2015,15(2):105.
[10]赵艳霞,刘君,唐金娥,等 . 不同方法对骨科植入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26- 2127.
[11]陈爱琴,吴剑辉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的应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172-173.
[12]杨焕丽,常彩香 . 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0):3023-30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