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9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早 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术后 6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2/45),低于对照组的 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综合护理;疼痛;负性情绪;康复效果;并发症
0 引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常用的外科手段,具有创伤小、美观及康复快等优势 [1]。常规护理多侧重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对患者疾病认知、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关注较少;而综合护理可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2-3]。本文观察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7 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9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6 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指南》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 [4],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为 A、B 级。排除标准:有腹部手术史、手术禁忌证者;伴有梗阻性黄疸、胆管结石,或腹腔感染、腹膜炎者。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审批件(2017)伦审第(16)号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观察组男 21 例,女24 例; 年龄 32~72 岁, 平均(43.20±6.97) 岁; 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A 级 22 例,B 级 23 例。对照组男 23 例, 女 22 例; 年龄 30~71 岁, 平均(42.97±7.06)岁;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A 级20 例,B 级 2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护、用药指导、无菌操作、按时换药及基础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1)健康宣教。通过视频、PPT 等方式一对一向患者讲解病因、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预防、突发情况处理等; 建立微信群,每日推送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疑问并认真解答。(2)饮食指导。麻醉清醒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蠕动,术后 6 h 进食流质食物,术后 1 d 进食半流质食物,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含充足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为主。(3)疼痛护理。对于疼痛较轻者,可通过播放音乐、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疼痛;对于疼痛较重者,可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4)运动指导。麻醉清醒后,帮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踝泵运动(3~5 min/2 h)、抬臀运动(10 次 /2 h);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每30 min 进行 1~2 次起坐运动,按摩三阴交和足三里; 术后 12 h 或双上肢肌力达 3 级时,指导患者下床进行床边站立,5~15 min/ 次,3 次 /d,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5) 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引导患者客观看待疾病和术后康复,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微信群组织以“康复经验交流”“良好心态养成”等为主题的群聊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 指导家属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并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6)并发症预防。术后观察患者面色、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有无腹痛、腹胀及黄疸表现; 正确固定和妥善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扭曲而致引流不畅;严密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及胆汁外溢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呕吐时保持头侧向一边, 预防误吸;指导患者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术后 6、24 h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总分 0~10 分, 分值越高,疼痛越强。(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量表均包括 20 个条目,各条目 1~4 分,标准分 100 分,SAS 临界值 50 分,SDS 临界值 53 分,评分越高,焦虑和抑郁越严重。(4)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术后 VAS 评分比较 术后 6 h,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4 h,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术后 6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 2 例(4.44%),其中切口感染、胆漏各 1 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 8 例(17.78%),其中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各 3 例,胆漏、胆管损伤各 1 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受到麻醉、气腹、疼痛、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负性情绪,影响其术后康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疾病认知的干预以提高其术后康复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口香糖 “假饲”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排气[5]。踝泵运动、抬臀运动、下床站立等活动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对一深入沟通、有主 题的群聊活动、家属的支持可使患者建立康复信 心,积极配合护理,从而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 时间 [6]。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术后 24 h,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播放音乐、看电视等方式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疼痛,遵医嘱 给予镇痛药物可进一步缓解疼痛较重者的疼痛程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分析原因为正确固定和妥善保护引流管,严密 观察切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等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7]。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疼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杨满珊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 ERCP 取石的综合护理效果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3):1795-1798.
[2]杨淑青,曾宪明,谭爱群,等 . 综合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15(10):38-39.
[3]王立青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5):40-42.
[4]林继宗. 《2016 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指南》摘译 [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0):1843-1846.
[5]王珍 . 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2):75.
[6]卢俊梅 . 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207- 3209.
[7]李超羽,王美珍,朱柳娇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恢复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46-17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