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措施(静脉滴注缩宫素 + 宫腔填塞),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产后 24 h 总出血量、止血起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 24 h 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常规止血措施应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起效时间, 减少产后并发症,其效果优于常规止血措施。
【关键词】 产后出血;预防;剖宫产;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缩宫素;宫腔填塞;出血量
0 引言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产妇发生率更高,其诱发因素较多,主要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及切口撕裂等, 探究合适的止血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1-2]。临床预防产后出血多采取注射缩宫素、宫腔填塞等措施,但止血效果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3-4]。子宫背带式缝合术通过有效的缝合手段,可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且较安全 [5]。本文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5—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剖宫产指征并接受剖宫产术[6]。排除标准:合并肝、肾、 心功能障碍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并发血液系统疾病及并发免疫系统疾病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年龄 23~40 岁,平均(31.5±2.8) 岁; 孕周 36~40 周, 平均(38.54±0.16) 周; 产次 1~4 次, 平均(2.5±0.5) 次。观察组:24~40 岁, 平均(32.0±2.6) 岁; 孕周 37~40 周, 平均
(38.61±0.21)周;产次1~4 次,平均(2.5±0.5)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措施,在胎儿娩出之后,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2020482,1 mL ∶ 10 U),将2.5 U 溶于5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 开始滴速为 4~5 滴 /min,用药 20~30 min 时增加至8~10 滴 /min。给予宫腔填塞术,从子宫底部自上而下均匀填入纱布条(长 6 m、宽 5~6 cm、厚 4~5 层),然后从阴道上段自下而上填塞另一条纱布, 在子宫切口处汇合,剪掉多余部分并缝合两条纱布。术后 2~3 d,自阴道取出纱布条。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彻底清理患者子宫腔内积血,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托出子宫,使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于子宫右侧切口下 3 cm 处进针,再从宫角 3 cm 处的宫底垂直绕过子宫后壁,于患者子宫前壁处入针,在宫腔横向左右两侧厚壁处入针,宫底与子宫前壁处通过缝线缝合左侧切口。缝合结束后挤压子宫是否存在出血情况,拉紧缝合线打结,未出现出血情况可以关闭子宫切口,缝合腹部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后 24 h 总出血量和止血起效时间。(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 24 h 总出血量和止血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后 24 h 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止血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 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2/3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女性分娩死亡的主要因素 [7]。既往临床多采用宫腔填充、缩宫素等常规止血措施预防,但止血起效较慢 [8]。子宫背带式缝合术通过对子宫进行捆扎式缝合,借助外力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可有效减少小动脉出血,起到止血效果,且可有效规避宫腔填充术导致的宫内感染 [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 24 h 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降低盆腔动脉压,通过机械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有效挤压子宫壁弓状血管,短时间内使血流明显减少、减缓,且临床操作简单 [11-1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安全性更高,但要注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中应拉紧缝线,确保子宫被扎紧,且用力方向必须垂直于子宫壁平面,不可斜向拉拽,以免损伤子宫 [13-14]。
综上所述,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起效时间,减少产后并发症,其效果优于常规止血措施。
参考文献
[1]孙嫄嫄,王瑞珍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J]. 当代医学,2020,26(3):160-161.
[2]张秋霞 . 宫腔填纱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J]. 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7):3106-3107.
[3]胡慧颖,刘菊菊 . 背带式子宫缝合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J]. 医疗装备, 2019,32(16):106-107.
[4]应豪,王德芬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72-74.
[5]张雪萍 .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7):22-23.
[6]谢幸 . 妇产科学 [M]. 8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49-250.
[7]季红英,黎新利 . 米索前列醇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169-170.
[8]华永娟 . 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应用分析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4):51.
[9]普小芸,彭珠芸 . 背带式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2019,11(8):102-105.
[10]吐尼沙·沙吾尔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9):81.
[11]郑庆艾 . 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大出血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 [J]. 中国保健营养,2019, 29(20):265.
[12]龚敏 .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产妇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502- 3504.
[13]李淼 .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4): 49.
[14]许晓琴 .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4): 4039-40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