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2 月至 2019年 9 月在该院行剖宫产术的 60 例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术中输血量、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0,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可减少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术中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整体护理;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输血量;并发症;满意度
0 引言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产科危重症之一,多需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但易引发术中大出血,威胁母婴安全 [1-2]。Rh(D)阴性血常被称之为“熊猫血”, 其血型稀少,若该血型患者合并凶险性前置胎盘, 其手术风险及死亡率更高,故于剖宫产围术期做好相应护理工作,对降低手术风险至关重要 [3]。整体护理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的综合性护理方式, 其于围术期各个阶段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较佳。本文观察整体护理在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2 月至 2019 年 9 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 60 例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4];经 B 超检查确诊;有剖宫产指征并接受剖宫产治疗;经实验室检查证实血型为 Rh(D)阴性;单胎妊娠;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年龄 27~41 岁, 平均(34.26±3.21) 岁; 孕周 36~41 周, 平均(39.46±1.03)周;合并胎盘植入 3 例,伴有子宫肌瘤 3 例,伴有盆腔粘连 2 例。观察组:年龄28~41 岁,平均(34.87±3.46)岁;孕周 36~41 周, 平均(39.55±1.12)周;合并胎盘植入 2 例,伴有
子宫肌瘤 3 例,伴有盆腔粘连 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予以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 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做好相关工作;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1) 成立救援小组。由 1 名病房护士长、2 名手术室护士和 2 名病房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制订每日护理方案,分配护理工作;手术室护士负责患者的术中护理,病房护士负责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护理前对组内成员进行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抢救流程、用血制度等方面的培训。(2)术前准备。术前需配齐术中需用到的 Rh(D) 阴性血液及相关物品;病房护士需动员患者周围同血型亲属或朋友进行无偿献血,并联系血站及血库寻找相关血液;若无法保障 Rh(D)阴性血供应, 病房护士需告知手术室护士相关信息,并启动凶险性前置胎盘紧急输入 Rh(D)阳性血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前病房护士需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必要性,并在征得同意前提下,签订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需带上患者专用取血盒、住院证、输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并在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与病房护士做好“三查十二对”,以确保信息无误。(3)术中护理。术中大出血者,由 1 名手术室护士专门负责输血,输血初始速度为 2 mL/min,输血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无不良反应可适当加快输血速度; 输血前采用加温仪加温血制品,适宜温度为 35 ℃ 左右;术中根据患者出血情况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 术前手术室护士先准备回输装置,于胎儿娩出后收集血液,并按肝素稀释液∶血液 =1 ∶ 5 的原则添加肝素稀释液;安装离心装置与白细胞过滤器洗涤血液,血量 >500 mL 时立即洗涤;输注血液时,自体血与血制品交替进行,优先输注洗涤自体血液, 输注时注意夹闭回收端,防止反流、浪费血液。(4)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观察。术后 24 h 内持续行心电监护,并需密切观察患者面色、意识等, 同时每间隔 1 h 测量 1 次中心静脉压,于 72 h 内每间隔 4 h 测量 1 次体温。②出血量观察。术后 24 h 以称重法评估患者失血量 [ 失血量(mL)=(产褥垫湿重 - 产褥垫干重)g/1.05(血液比重 g/mL)], 若短期内失血量在 200 mL 或以上,或 24 h 累计失血量在 500 mL 或以上,则立即告知医师处理;同时需观察患者尿液及引流液容量、颜色,若短期内引流量 >200 mL,每小时尿量 <30 mL,且伴有血压降低、脉搏细数等表现,则需注意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③并发症预防。术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 h;于术后 8 h 左右取出枕头平卧,每间隔 2 h
辅助患者翻身 1 次,翻身时需注意避免压迫穿刺侧肢体;肢体制动期间,每间隔 1 h 协助患者进行趾屈、背屈运动 1 次,并按摩其足踝及下肢;做好口腔护理和会阴冲洗,同时嘱患者记录恶露颜色及气味。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中输血量和总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其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93,重测信度为 0.860,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3 个方面,各方面均采用 5 级评分法,总分15 分,得分≥ 12 分为非常满意,得分 8~11 分为满意,得分≤ 7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输血量和总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产褥感染各 3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20.00%(6/30); 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3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既往存在剖宫产手术史, 再次受孕时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处,术中易发生大出血 [5]。而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现大出血,若未得到及时输血,更易导致患者死亡 [6]。
既往临床常规护理虽有一定效果,但护理措施缺乏整体性,效果不够理想 [7-8]。整体护理以人为中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全方位的护理方案, 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整体护理通过成立救援小组,将救援工作分配至各护理人员,可使救援工作系统化及清晰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0]。同时,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利于应对术中大出血事件,降低风险;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自体回输血液,不仅可减少血制品使用,减少术中输血量,还可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提高患者机体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1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利于发现不良情况,便于及时处理,且详细计算产后失血量及观察引流液性状,可预防产后大出血或活动性出血情况,进而可避免因大量出血而引发的不良事件 [12];同时结合常见的并发症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可减少 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术中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王晓黎,李蕾,等 .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 [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 43(3):291-294.
[2]邢丽,袁婵娟,吴宁 . 预置球囊导管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护理[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2):175-177.
[3]韩坤,李淑英,江晓琴 . 自体血回收技术在 RH 阴性血伴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抢救中成功应用 1 例报告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2):264-265.
[4]谢幸,苟文丽 . 妇产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11-215.
[5]王方方,贾继威,桑桂凤,等 . 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手术配合 [J]. 护理学杂志, 2016,31(10):61-62.
[6]李晓玲,陈剑,凤婧,等 . Rh 阴性血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及新生儿救治 1 例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0): 796-797.
[7]朱蓓,吴雪梅,罗艳,等 . 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78-180.
[8]杨红梅,陈锰,刘兴会 .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围生期管理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9):641-643.
[9]杨凌艳,傅玲 . 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剖宫产术患者的护理 [J]. 护理学杂志,2017,32(18):52-54.
[10]邱雪,李婷婷,李丽 . 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 [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9):26-28.
[11]韩坤,李淑英,江晓 . 自体血回收技术在 RH 阴性血伴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抢救中成功应用 1 例报告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2):264-265.
[12]葛莉娜,张序杰 . Rh(D)_ 阴性合并前置胎盘孕产妇围生期观察与护理 [J]. 上海护理,2016,16(1):43-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