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营养膳食护理在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5 13:34: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在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92 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T 细胞亚群 [CD4+、CD8+ 和 CD4+/CD8+] 水平、胃肠激素 [ 胃泌素(GAS)、胃动素(MOT)] 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研究组 CD4+、CD4+/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GAS、MO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营养膳食护理可改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促进患儿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营养膳食护理;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免疫功能;胃肠激素

0  引言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指因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1]。因小儿肠胃系统发育不完全,机体防御力较差,故该病好发于婴幼儿,患儿以腹泻、排黄色水样便和发热等症状为主,严重时可并发心、肝、肾等器官损伤 [2-3]。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但常规护理并不重视患儿的营养状况,随着护理学和营养学的进步,营养膳食护理逐渐引起关注 [4]。本文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在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3 月至 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 92 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5];大便经胶体金标准法检测轮状病毒阳性;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3 分;无免疫系统疾病史。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障碍患儿;恶性肿瘤患儿;其他肠胃疾病或病毒感染患儿;接受过相关治疗患儿;合并伴消化道出血、腹部损伤及肠梗阻患儿。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6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22 例;年龄 5 个月至 3 岁,平均(10.12±2.54)个月;病程 2~6 d,平均(3.44±1.03)d;体质量指数8.64~12.84 kg/m2, 平均(11.28±0.97)kg/m2。研究组:男 23 例,女23 例;年龄 4 个月至 3 岁,平均(9.88±2.13)个月;病程 2~6 d,平均(3.57±1.11)d;体质量指数 8.53~12.90 kg/m2, 平 均(11.10±0.8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日常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营养膳食护理。(1)建立营养膳食护理小组,由 2 名营养师、1名护士长和 3 名责任护士组成。(2)由责任护士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包括患儿饮食偏好及入院前后的饮食结构等。(3)营养师根据患儿病情和营养状态,制订个性化营养膳食护理计划。按照患儿体质量计算每日所需能量(热量、蛋白质),热量25~30 kCal/(kg·d),蛋白质 1.0~1.2 g/(kg·d), 根据患儿饮食喜好及忌口制订食谱。(4)营养膳食护理。①频繁呕吐患儿:禁食 4 h,但不禁水, 给予静脉补液(糖盐混合溶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②轻度脱水患儿:口服补液盐Ⅲ(将袋装补液盐溶于 250 mL 温开水服用),<2 岁的轻度脱水患儿每次 100 mL,不能一次口服完成的患儿,可每隔 3 min 喂一次,10 mL/ 次,温度控制在 20~25 ℃, 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若持续呕吐,间隔 10 min左右再服补液盐,持续 4 h 不再呕吐后,逐渐恢复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奶或白粥。③腹泻、无食欲、脱水严重患儿:禁食禁水 2~3 h,以静脉补液(糖盐混合溶液)纠正电解质为主,病情好转, 逐渐恢复进食(如去乳糖奶粉、白粥、软面等)。④母乳喂养期患儿:指导母亲给予合理母乳喂养, 患儿每天腹泻 <10 次,可继续母乳喂养;≥ 10 次暂停母乳喂养,以去乳糖奶粉代替。⑤人工喂养患儿:可食用脱脂奶、米汤、肉糜、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牛奶,并做好口腔护理,以棉签蘸温水清洁口腔,避免口腔感染。(5)营养膳食执行,护士长负责监督责任护士的每日护理工作,配合营养师工作,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并记录,定时开会,结合患儿的营养改善情况及时调整食谱。两组均护理2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T 细胞亚群水平,包括 CD4+、CD8+ 和 CD4+/CD8+。采用美国 BD的 FACSCanto Ⅱ 流式细胞仪检测 CD4+、CD8+ 水平,并计算 CD4+/CD8+ 值。(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胃肠激素水平, 包括胃泌素(GAS) 和胃动素(MOT),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4)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T 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CD4+、CD8+ 及 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CD4+、CD4+/CD8+ 水平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CD8+ 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GAS 和 MO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GAS 和 MOT 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为儿科常见消化道感染疾病, 发病率较高,潜伏期一般为 2~3 d[6-7]。患儿因呕吐、腹泻影响正常食欲,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患儿免疫力再次下降,加重病情 [8-9]。常规护理对患儿肠胃功能下降、营养失衡等营养状况关注不足 [10]。研究显示,营养膳食干预可提高血清蛋白含量及患儿免疫力,改善 T 细胞亚群水平 [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 CD4+、CD4+/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营养膳食计划根据患儿病情制订针对性的营养方案并不断调整食谱,使患儿在术后恢复的各个阶段均能摄入充足的、适宜的营养物质,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12]。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 GAS 和 MO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为,营养物质的摄入可强化胃肠动力、修复胃肠黏膜损伤,调节胃肠激素紊乱,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从而缓解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营养膳食护理应用于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可改善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促进症状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陈靖 .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113-114.
[2]黄燕妮,罗茂华,袁艺华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大便 IL-6、IL-8、hs-CRP 表达水平变化 [J]. 热带医学杂志, 2018,18(6):755-758.
[3]张静珍 . 小儿病毒性肠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4):175-176.
[4]郝佳 .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效果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4):127-128.
[5]王卫平 . 儿科学 [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98-113.
[6]沙得哈西,黄艳,王娟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会 [J]. 兵团医学,2017,52(2):17-18.
[7]杨志元,刘阳阳,闻晓波 . 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避及病理损伤机制 [J]. 现代畜牧兽医,2017(6):48-52.
[8]张芳,陈继源,张昱,等 . 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2): 106-108.
[9]徐小玲,陈亚平,杨乐乐,等 .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20, 34(3):280-283.
[10]孙丹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护理要点及体会 [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3):97-98.
[11]李敏 . 合理营养膳食与体育运动对人体新陈代谢影响研究 [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0,56(6):127-130.
王帅威,罗雪瑞,李扬扬,等 . T 细胞抑制性受体及[12]节作用 [J]. 科技导报,2015,33(18):84-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