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养血平肝方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6 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养血平肝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程度、频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 -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偏头痛频率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02%,高于对照组的 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 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
CG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平肝方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可降低偏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偏头痛频率、中医证候积分和 ET-1 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 CGRP 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氟桂利嗪治疗。
【关键词】 养血平肝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不良反应
0 引言
偏头痛患者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剧烈头痛,且多发于偏侧头部,可合并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1-2]。氟桂利嗪为治疗偏头痛的一线药物,但患者复发率较高 [3-4]。肝阳上亢型是偏头痛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之一,临床主张以养血平肝为治疗原则。养血平肝方具有活血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效[5]。 本文观察养血平肝方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8 月至 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 86 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诊断标准 [6];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脑电图、头颅 CT 和磁共振检查等确诊;急性发作;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标准 [7];主症为头痛而胀,心烦易怒,目赤,口苦;次症为面红,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排除标准:外伤原因所致偏头痛者;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既往有颈椎病、癫痫及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史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观察组:男 14 例,女 29 例;年龄 23~78 岁,平均(43.73±4.29)岁;病程4~15 d,平均(8.24±0.81)d。对照组:男 13 例,女 30 例;年龄 23~77 岁,平均(43.74±4.31)岁;病程4~15 d,平均(8.26±0.8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7316, 5 mg)治疗。年龄 <65 岁,10 mg/ 次,1 次 /d;年龄≥ 65 岁,5 mg/ 次,1 次 /d,均于晚饭后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养血平肝方治疗。组方:珍珠母、石决明各 30 g,钩藤 20 g,天麻、当归、白蒺藜、川芎、白芍、生地黄、白芷、羌活、藁本各 10 g,生甘草和细辛各 5 g。1 剂/d,水煎至3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以 4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程度、频率和中医证候积分。偏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分值范围 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主症(头痛而胀、心烦易怒、目赤、口苦)按照无、轻、中、重度依次计为 0、2、4、6 分;次症(面红、口干)按照无、轻、中、重度依次计为 0、1、2、3 分 [7]。(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痊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 95%;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 7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 30%;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30%。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 -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采集空腹静脉血 3 mL,以离心半径 10 cm,3000 r/min 离心 10 min, 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程度、频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偏头痛频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VAS 评分、偏头痛频率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ET-1 和 CGR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 ET-1 和 CGRP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ET-1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 CGRP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嗜睡 2 例,疲惫感和胃肠道反应各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0%(4/43);对照组出现嗜睡、疲惫感和胃肠道反应各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98%(3/4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氟桂利嗪为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防止钙超载造成神经元损伤而释放致痛物质;同时可选择性抑制 5- 羟色胺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微循环,抑制脑血管痉挛, 减轻疼痛 [8-9]。但其单独应用难以彻底控制病情,患者复发率较高。
中医学将偏头痛归属于“头风”范畴,肝阳上亢是常见的证型,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不能制阳,致使肝阳偏亢,上扰头目,发为头痛,主张以养血平肝为治则 [10]。养血平肝方中,珍珠母、石决明镇肝潜阳;天麻、白蒺藜、钩藤平肝祛风;生地黄、白芍、当归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白芷、川芎活血行气、通窍止痛;羌活、藁本、细辛祛风通络止痛;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全方共奏活血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川芎嗪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天麻素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提高受损内皮细胞生存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11]。已知 ET-1、CGRP 对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 VAS 评分、偏头痛频率、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 ET-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 CG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14]。分析原因为养血平肝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用养血平肝方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养血平肝方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可降低偏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偏头痛频率、中医证候积分和 ET-1 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 CGRP 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氟桂利嗪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专委会 . 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 [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0):721-727.
[2]张树森,鲁凌云,赵妍,等 . 基于络病病机理论探讨偏头痛特点及针刺治疗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8):2142- 2144.
[3]吴烽芳,廖军,黄志伟,等 .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 [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26(10):553-555.
[4]杨志华,程新峰 . 天舒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92-2394.
[5]田美香,王剑锋,高彤彤 . 养血平肝方联合推拿治疗血虚肝旺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颅内血流速度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6):2716-2718.
[6]李舜伟,李焰生,刘若卓,等 .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7]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1-104.
[8]高红红,陈玉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26(5):569-572.
[9]王国珍,邱峰,王红梅,等 .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经济学评价 [J]. 中国药业,2020,29(23): 70-73.
[10]石松颖,过伟峰,李佩珊,等 . 从血虚肝旺论治偏头痛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223-225.
[11]杨小艳,石国霰,曾利,等 . 天麻素对偏头痛患者外周血CGRP、NO 和 ET-1 表达的影响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33(1):23-25.
[12]高纪林,董长勇,颜义,等 . 元胡止痛方联合温针灸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 5-HT、ET-1 的影响 [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29(11):1996-1998.
[13]张秋香,孙凤霞 . 养血平肝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 ET-1、CGRP 和 NO 水平的影响 [J]. 四川中医,2019,37(1):134-138.
[14]王彦峰 . 养血平肝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效果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95-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