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咽部冷刺激对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4 10:49: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咽部冷刺激对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7 月至2020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咽部冷刺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 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 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 0,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0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咽部冷刺激护理,可提高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降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脑出血;吞咽功能障碍;咽部冷刺激;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0  引言

脑出血为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症,血肿形成后会损伤周围脑组织和神经,引发脑部疾病,若患者脑室周围白质区域和大脑前部、中央沟前部受累,多易并发吞咽功能障碍 [1]。吞咽功能障碍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及早对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对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意义重大。已知咽部局部冷刺激可通过对患者咽部感受器施加有效刺激,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2]。本文观察咽部冷刺激对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 [3];结合病史、临床体征和脑 CT 检查结果等确诊;洼田饮水试验 2 级以上;意识清楚;入组前半年内无呼吸系统严重病变。排除标准:存在其他脑血管疾病者;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观察组男 30 例, 女 20 例;年龄 56~77 岁,平均(67.89±5.33)岁; 病程 1~2 个月,平均(1.65±0.26)个月;出血部位:基底节区 20 例,脑叶 13 例,丘脑 11 例,脑干 6 例;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 级 32 例,4 级 10 例, 5 级 8 例。对照组男 28 例,女 22 例;年龄 57~79 岁,平均(68.02±5.27)岁;病程 1~2 个月,平均(1.62±0.31)个月;出血部位:基底节区 18 例,脑叶 15 例,丘脑 14 例,脑干 3 例;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 级 30 例,4 级 12 例,5 级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口腔护理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咽部冷刺激。预先制备 0 ℃ 0.9% 氯化钠溶液,协助患者保持坐位,将3 根棉签浸入冰生理盐水中,待棉签完全湿润后, 由操作者用软布牵拉稳定患者舌尖,用棉签在软腭、腭弓、舌根、咽后壁涂擦施加刺激。一轮结束后更换棉签进行下一轮刺激,15 min/ 次,3 次 /d;同时用冰棉签刺激玉液、金津穴,嘱患者做空咽动作和伸舌、卷舌运动,15 min/ 次,2 次 /d。两组均护理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护理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症状消失,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为 1 级;有效:护理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症状明显改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为2 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护理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判定 [4]。患者端坐饮 30 mL 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共分 5 级,评分分别为 1~5 分,分值越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越严重。(3)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吸入性肺炎 6 例,发生率为 12.00%;观察组未出现吸入性肺炎。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31)。

3  讨论

已知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 16.0%~ 62.5%,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5]。吞咽活动可分为口腔阶段、咽阶段和食管阶段,脑出血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主要发生于前两个阶段。脑出血后存在水肿、血肿,会造成患者脑部皮质层损伤,并对双侧皮层脑干束或真性球麻痹造成损伤,进而出现畸形球麻痹,影响咽部肌肉运动,导致吞咽活动不协调,引起口咽肌肉痉挛,造成吞咽功能障碍,极易发生误吸 [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7]。分析原因如下:通过对软腭、腭弓、舌根、咽后壁施加冷刺激,可调节吞咽反射感受器,缩短吞咽反应时间, 进而提高吞咽功能;同时可有效刺激口腔肌群,增加舌、咽喉、脸部等肌肉运动,提高吞咽反射区域敏感度,增强吞咽反射,增加吞咽次数,也有助于改善相应肌群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进而减少误吸发生风险[8]。此外,用冰棉签刺激玉液、金津穴位, 可清泻热邪、生津止渴,配合做空咽、伸舌及卷舌运动,可进一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咽部冷刺激护理,可提高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降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吴霜,刘春风,楚兰,等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5):332-335.
[2]张聪,常文艳,石璐 .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 22(5):91-94.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6):435-444.
[4]张欣,蒋贵钧,李鹏锟,等 . 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电视 X 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参数与吞咽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2):913-916.
[5]何春琴,陆文欣,李舜 . 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探讨 [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0): 183-185.
[6]韩瑞 . 基于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 5(8):185-186.
[7]刘长英,陈志嫦,姚曼玲,等 . 咽部冷刺激联合时间护理在脑出血后重度吞咽障碍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J]. 全科护理, 2015,13(4):334-335.
[8]乐革芬,余鹏,汪欢,等 . 成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管理的证据总结 [J]. 护理学杂志,2019,34(7):4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