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62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和心率波动差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麻醉前 10 min、清醒后心率波动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心率波动差值,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室护理。
【关键词】 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髋关节置换术;负性情绪;心率
0 引言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 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 [1]。但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风险较大 [2-3]。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是依据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而制订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旨在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提升护理质量。本文观察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 6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接受髋关节置换术,且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伴其他部位骨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障碍者;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号: 2016-054-KY16)。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各 31 例。观察组:男 17 例,女 14 例;年龄 62~78 岁,平均(71.26±4.34)岁;股骨粗隆间骨折 8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9 例,新鲜股骨颈骨折 8 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6 例;单侧置换 16 例, 双侧置换 15 例。对照组:男 19 例,女 12 例;年龄 63~79 岁,平均(71.29±4.38)岁;股骨粗隆间骨折 9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8 例,新鲜股骨颈骨折 9 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5 例;单侧置换 14 例, 双侧置换 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行备血、备皮等术前准备。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确认患者姓名、手术部位等信息,协助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
观察组采取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1)术前准备。全面评估患者身体情况,以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等形式,讲解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方法、术中体位配合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疑惑和担忧的问题,针对相关疑问给予专业解答; 术前 40~60 min 开启手术间净化系统,调节手术室温度在 24~26 ℃,湿度维持在 50%~60%;接送患者进出手术室时保持推车的稳定,转运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减少患者紧张感。(2)术中护理。帮助患者摆放好舒适体位,麻醉过程中通过与患者交谈,转移其对麻醉的注意力,麻醉后固定患者位置, 在头部垫头圈,腋下垫腋枕,骨盆固定器垫上软枕, 上肢采用托手架和臂托使健侧上肢保持功能位,避免健侧上肢受压,并在臂托、腰托着力处加垫棉垫; 使用保温毯进行保暖,采用加温器加热冲洗液、静脉输入液体,温度以 37℃为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等,准确记录出入量。(3)术后护理。术毕及时擦净患者身体残留血迹,轻声呼唤患者姓名,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告知其手术成功情况,护送患者安返病房,转运途中做好关节部位保护,保持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和病房护士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于护理前和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采用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评价患者抑郁情绪,共 9 个条目,采用 4 级评分法,总分 27 分,10 分为分界点,得分越高则抑郁越严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共 14 个项目,采用 0~4 分评分法,得分越高则焦虑越严重。(2)记录并比较两组心电监护所显示的心率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PHQ-9 和 HAM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PHQ-9 和 HAMA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麻醉前和清醒后心率波动差值比较 观察组麻醉前 10 min、清醒后心率波动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易造成髋关节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4-5]。
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通过维持手术患者各方面舒适度以降低手术应激对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影响,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 PHQ-9 和 HAM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麻醉前 10 min、清醒后心率波动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常规手术室护理将护理重点放在手术配合上,易忽视患者的舒适护理,不利于术后恢复 [6-7]。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是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为其提供全面化、系统化的照护,通过术前健康宣教,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手术知识的了解,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8]。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有助于减轻患者陌生感、紧张感,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手术应激所致的生命体征波动风险。术中加强保温护理, 通过加温器加热液体、加盖保温毯等一系列措施, 能够维持患者体温正常,预防低体温发生,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心率波动,为术后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9-10]。术后做好患者安置工作,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利于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实现无缝衔接,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心率波动差值,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室护理。
参考文献
[1]钟雅,黄程,颜小华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研究 [J]. 重庆医学,2017,46(17):2444-2446.
[2]李虹,陈勇,雷娟,等 .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J]. 健康大视野,2018(16):139.
[3]李靖 . 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 2072-2073.
[4]刘惠玉,薛瑞娜,吴霞,等 . 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J]. 血栓与止血学,2019,25(5):845-847.
[5]朱江龙,陈跃平,董盼锋,等 .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25(8):1073-1077.
[6]柳蓉,张梅,罗伟萍 . 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对老年患者术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33(3):478-480.
[7]李玲玲,钟素平 . 围术期护理实施对骨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增刊 2):123-125.
[8]孔凡平,汪民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探究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4):1786-1788.
[9]毕晓娟,严悦,焦晓兰 .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J]. 血栓与止血学,2019,25(3):536-537.
[10]李英,徐艳华,郭孟果,等 . 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55-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