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联合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96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术,观察组采用米诺环素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17%(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联合根管治疗术应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降低疾病相关指标水平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根管治疗。
【关键词】 米诺环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复发率
0 引言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指同一颗牙齿合并存在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 [1]。常规牙周治疗器械很难有效到达复杂的深牙周袋内及分叉区,容易残留细菌感染物,影响治疗效果 [2]。根管治疗术可减少牙周袋内致病菌数量,缓解牙周局部炎症反应 [3]。米诺环素是临床常用的局部牙周炎缓解药物 [4]。本文观察米诺环素联合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96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探诊、X 线检查等符合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诊断标准 [5];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口腔手术禁忌者;抗生素、抗菌药物过敏者;随访失联或病例资料不全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 20180300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男 25 例,女 23 例;年龄 22~55 岁, 平均(40.10±8.96) 岁。 观察组:男 26 例, 女 22 例;年龄 24~58 岁,平均(40.48±8.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基础牙周治疗,包括全口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术,对牙冠表面实施常规消毒,开髓,将坏死的牙髓组织或腐质去除,对根管进行探查,预防遗漏根管,确定根管的工作长度。用 EDTA 根管润滑液对根管进行润滑,同时采用镍钛机扩对患牙实施根管预备,使用 0.9% 氯化钠溶液和双氧水对根管实施交替冲洗,待干燥后用AH-plus 根管充填糊剂配合牙胶尖,采用侧向加压充填法完成根管充填。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于每次牙袋冲洗后,将米诺环素软膏 [Sunstar INC., 注册证号H20150106,0.5 g,每支注射器 10 mg(按C23H27N3O7 计)] 深入缓慢注射到患者的牙周袋底,直至袋口略微溢出,完成注射后叮嘱患者在半小时内不能漱口。治疗 2~4 周后实施根管治疗术, 步骤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术后 3 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GI 为牙龈炎症严重程度指标,按照牙龈炎症程度分为0~3 分, 0 分为无炎症,3 分为严重炎症;BI 为牙龈出血程度指标,按照牙龈出血情况分为 0~5 分,评分越高, 出血越严重;PLI 为牙面菌斑严重程度指标,按照牙菌斑厚度分为 0~3 分,0 分为无牙菌斑,3 分为有极厚牙菌斑。(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6]。显效:牙龈红肿、疼痛均消失,叩击无疼痛,咀嚼、咬合功能正常,牙周袋消失或显著变浅,X 线检查显示根管充填良好;有效:牙龈红肿、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叩击有轻微自感疼痛,咀嚼、咬合功能基本正常,牙周袋变浅,X 线检查显示根管治疗达到预期;无效:红肿、疼痛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相关症状加重。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GI、BI、PL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GI、BI、PLI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17%(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主要指发生在牙髓及牙周组织中的一类疾病,根管侧支及弯曲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细菌集中感染的位置,常规根管治疗难以到达深牙周袋底、根面凹陷及根分叉,导致遗漏牙石、细菌 [7]。
GI、BI、PLI 是衡量口腔健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GI、BI、PL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米诺环素是一种具有缓释作用的广谱抗菌药物,成分主要为二甲胺四环素 [8],其特点为易渗透、长效、抗菌活性强广,能够抑制胶原酶活性,阻止牙周组织继续受损,促使再生牙周组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主要是根管治疗术可对细菌进行机械性清除,外加米诺环素为广谱抗菌药,两者联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米诺环素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米诺环素联合根管治疗术应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疾病相关指标水平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根管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迪生,杨佩怡,陈伊燕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结合 Vitapex 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1):37-39.
[2] 薛昌岚 . 经根管使用 Vitapex 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研究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4):456-458.
[3] 宋晓琳,赵树玲,张乐 . 牙周再生术前 RCT,术后 RCT 与未行 RCT 的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再生效果比较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1):2281-2284.
[4] 仇成豪,余优成,徐培成 . 牙周治疗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上海口腔医学,2019,28(6):636- 639.
[5]朱丽萍,于胜利,谢春韶 . 实用口腔医学 [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3-98.
[6]李黎,槐勇,王洪萍 .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 Vitapex 治疗牙周牙 髓联合病变疗效观察 [J]. 人民军医,2019,62(12):1187-1190.
[7] 王留宏,吴佳斌,程刚,等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 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疗效及对牙周微生态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9):968-971.
[8] 杨佩怡,黄海,胡颖文,等 .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J]. 海南医学,2019,30(22):2944-29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