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牙周指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0 15:27: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齿移位指标及牙周炎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牙覆盖深度、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前下交角、下中切牙与下颌平面的后上交角、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用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前牙畸形状态及牙周炎症指标,效果优于单用牙周基础治疗。

【关键词】 牙周病;前牙移位;口腔正畸;牙周指标

0  引言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可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使牙齿出现松动、移位、脱落,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外貌特征 [1]。牙周炎通常使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但这只能控制口腔炎症,无法改善牙周炎造成的牙齿移位。口腔正畸可以恢复正常咬合,改善咀嚼功能和面部外观,还能降低牙周病复发率 [2]。本文观察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疗效。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伴有明显的前牙移位,患牙周炎之前牙齿咬合正常;牙齿松动度≤Ⅱ度,牙髓活力正常。排除标准:牙周病活动期;因咬合力改变、牙外伤引发的前牙移位;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24 例, 女 16 例; 年龄 21~64 岁,平均(41.64±3.10)岁;牙齿移位类型:上前 牙外突 8 例,下前牙外突 14 例,上下前牙均外突18 例;患牙 62 颗,伴Ⅰ度松动 9 颗,Ⅱ度松动 6 颗。观察组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 22~67 岁,平均(42.31±4.38)岁;移位类型:上前牙外突 9 例, 下前牙外突 12 例,上下前牙均外突 19 例;患牙65 颗,伴Ⅰ度松动 12 颗,Ⅱ度松动 8 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刷牙、剔牙。

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根面平整、龈下刮治、龈上洁治,并口服甲硝唑片 [ 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7021169,0.2 g] 治疗,0.4 g/ 次,3 次 /d,持续治疗 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正畸治疗,在牙周炎症状得到控制后开始正畸,使用直丝弓轻力矫正技术,在磨牙上粘贴颊面管,前牙颊侧粘结直丝弓托槽(北京圣玛特科技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42170019),用钛镍圆丝排齐牙列后,使用不锈钢方丝内收前牙,矫治力度为 50~80 g。每 4~6 周随访1 次,根据患者牙齿移位情况调整矫治力度,
疗程约 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 1 年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牙龈红肿出血、牙齿疼痛、牙周脓肿等牙周炎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牙列整齐、美观, 咬合关系正常;有效:牙周炎症状较治疗前缓解, 牙列基本整齐,咬合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齿移位指标水平,包括前牙覆盖距离、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前下交角(U1-SN)、下中切牙与下颌平面的后上交角(L1-MP)。(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炎指标水平,包括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 GI 和 PLI 均为 0~3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牙齿移位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前牙覆盖深度、U1-SN、L1-M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牙齿移位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前牙覆盖深度、U1-SN、L1-MP 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小, 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炎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PD、AL、GI、PL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PD、AL、GI、PLI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牙周病可引起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从而导致牙齿移位,而牙齿移位又会增加日常清洁难度,加重牙周炎症,还会导致患者面部形象改变,影响其正常社交及社会生活能力 [3-4]。牙周基础治疗以牙齿洁治为主,通过清除患者牙结石、牙菌斑,可以改善患牙周围软组织状态,提升牙齿支持能力,防止牙齿移位进一步加重,但难以恢复牙齿位置关系, 效果有限 [5]。

正畸治疗指通过矫治器纠正异常牙齿序列的方法,用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不仅能改善牙齿咬合关系,还有助于提高牙周病治疗效果 [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前牙覆盖深度、U1-SN、L1-MP 等牙齿移位指标及牙周炎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口腔正畸治疗通过对前牙的内收,能纠正前牙深覆合状态,减小牙齿缝隙,降低患者日常清洁牙齿难度,可防止牙结石、牙菌斑堆积而重新诱发牙周组织炎症反应,提高牙龈附着水平,从而降低 PD、AL、GI、PLI 水平 [7]。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治疗用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前牙畸形状态及牙周炎症指标,效果优于单用牙周基础治疗。

参考文献

[1]郭岩,刘怡然,沈红,等 . 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口腔医学,2020,40(3):57-61.
[2]高金辉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探析 [J]. 贵州医药,2020,44(2):88-89.
[3]丁帅,马慧敏,张婕,等. 骨性Ⅲ类错[ 牙合] 畸形患者正畸- 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9,26(3):136-139.
[4]钟寒,蒋慧娟,潘玉之 . 正畸联合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学效果观察 [J]. 上海口腔医学,2019, 28(4):417-421.
[5]徐海峰,迟丹丹 . 金栀洁龈含漱液辅助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6):110- 112.
[6]张小玉,虞宝中,田丽 . 氯已定漱口液配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IL-2IL-6TNF-α 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学,2019,25(4):51-55.
[7]马莉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研究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6):5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