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3 14:33: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70 例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睡眠时间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量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极低体 质量新生儿可缩短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体质量增长量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 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睡眠;护理满意度

0  引言

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指的是出生体质量不足1500 g 的新生儿,通常需要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特别护理。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主要用于早产儿,通过环境干预、结构化护理、喂养指导等护理方法,可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1-2]。本文观察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 70 例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胎龄 28~37 周;出生体质量 <1500 g; 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伴严重窒息患儿;合并消化道畸形、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等患儿。患儿家长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观察组:男 20 例,女 15 例;胎龄 30~36 周,平均(32.19±0.92)周;出生体质量 900~1400 g,平均(1 256.07±91.42)g。对照组:男 19 例, 女 16 例; 胎龄 30~36 周, 平均(32.04±1.05)周;出生体质量  850~1450   g,平均(1249.93±102.03)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早产儿喂养及药物治疗;做好保暖措施,预防感染;室内温度控制在 22~24 ℃, 湿度 60%~80%;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1)体位护理。用柔软温暖(预热至 30 ℃)的绒布制作“鸟巢”包裹早产儿,使其四肢靠近身体中心呈卷曲状态,肩颈下垫软枕,恒温箱温度为 33~34 ℃;协助患儿俯卧与侧卧交替;将新生儿手放置在口边。(2) 喂养护理。静脉营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之后给予微量喂养,8 次 /d。在注射器吸奶后连接胃管, 奶液面位于新生儿口部上方 20~30 cm,将注射器活塞取出,奶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胃内。(3)环境护理。①加强噪音管理:在非音乐干预期间,监护室附近所有声音应低于 60 dB,并在暖箱覆盖棉布单减少噪音穿透。②加强光线及温度调节:暖箱模拟昼夜自然光线,夜晚关上监护室窗帘,将暖箱温度适当下调,白天拉开监护室窗帘,适当加强室内光线,减少暖箱棉布单覆盖面积;无论昼夜均用床旁小灯、减少大灯的使用,可放置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在暖箱上,刺激患儿感官发育。③音乐疗法: 在新生儿清醒时给予悦耳、舒缓的音乐,将播放器放在距离其头部 30 cm 处, 音量调至 55~65 dB, 15 min/ 次,3 次 /d,期间避免其他声音影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 14 d 内日均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及日均睡眠时间。(3)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 系数0.835,重测信度  0.845)评估,调查表包括住院环境、护理效果、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及操作技能等,总分 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家长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情况和睡眠情况比较  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量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3±0.33)分,高于对照组的(7.91±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13,P=0.000)。

3  讨论

极低体质量新生儿通常需要静脉营养,易导致营养不良,且新生儿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视网膜脆弱,长期噪音、光照刺激不利于其进入深度睡眠, 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3-4]。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通过体位干预、环境护理、喂养护理等方法,改善患儿睡眠及喂养质量,促进其生长发育 [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 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均体质量增长量、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体位护理可减少胃食道反流、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非营养性吸吮、早期胃内微量喂养可促进新生儿吞咽、吸吮能力发育, 缩短鼻胃管留置时间,促进体质量增长,进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通过降低噪音、播放音乐、模拟昼夜变化等环境干预,可调节早产儿大脑皮质功能,释放内啡肽物质,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延长睡眠时间 [6-7]。

综上所述,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可缩短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体质量增长量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凌茜 . 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体会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76.
[2]黄桂秀 . 发展性照顾在 NICU 极低体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医疗装备,2018,31(24):192-193.
[3]余捷文 . 发展性照顾对极低出生体重患儿体重的影响 [J].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9):51-52.
[4]付相毅 . 发展性照顾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J]. 医药前沿,2016,6(6):291-292.
[5]耿洪维 . 极低出生体重儿发展性照顾的应用效果研究 [J]. 医药前沿,2016,6(24):254-255.
[6]王雪芹,何婧,何敏,等 . 父母参与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及胃饥饿素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3):313-317.
[7]王海云 . 对极低体重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效果观察 [J]. 医学新知杂志,2018,28(4):4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