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31 10:52: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0 例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予以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水平,随访 90 d 预后良好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 14 d,观察组 NIHSS 评分、血清 hs-CRP 和 Lp-PLA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 77.50%(31/40),高于对照组的 55.0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 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降低 NIHSS 评分、血清 hs-CRP和 Lp-PLA2 水平,提高预后良好率,效果优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轻型;溶栓治疗;阿替普酶;预后

0  引言

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指急性起病时症状轻微、神经功能仅轻度缺损的缺血性卒中 [1-2]。因溶栓存在颅内出血风险,轻型卒中是我国指南中静脉溶栓的相对禁忌证,能否受益于静脉溶栓以及安全性如何,一直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较之溶栓患者,未行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易遗留终身残疾 [3-4]。本文观察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中诊断标准 [5];经头颅 CT 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发病 4.5 h 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5 分。排除标准:近 3 个月存在脑梗死病史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存在出血倾向疾病史或有颅内出血者;近 1 个月内有大型外科手术史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 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 42~78 岁,平均(58.25± 8.04)岁;合并高血压 25 例,糖尿病 3 例;体质量指数 19~27 kg/m2,平 均(23.86±2.36)kg/m2;病程 2~4.5 h, 平均(2.96±0.89)h。对照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43~76 岁,平均(58.97±8.69) 岁;合并高血压 22 例,糖尿病 4 例;体质量指数 21~30 kg/m2,平均(23.99±2.61)kg/m2;病程2~4.5 h,平均(2.96±0.92)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调脂、改善微循环和脑保护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德国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注册证号 S20160055,50 mg)静脉溶栓治 疗,0.9 mg/kg,最大剂量≤ 90 mg,其中 10% 于 1 min 内静脉推注,余 90% 于 1 h 内静脉滴注;溶栓前后控制血压 <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溶栓治疗 24 h 后再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71021,100 mg)口服, 100 mg/d。

对照组予以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75 mg)口服,30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d 口服,连续用药 7 d;之后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75 mg/d 与阿司匹林 100 mg/d 治疗 21 d,之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100 mg/d 至 90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4 d 采集患者肘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hs-CRP 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Lp-PLA2 水平。(3)随访90 d, 统计并比较两组预后良好率,采用改良 Rankin’s 量表(mRS)评分,0~2 分为预后良好,3~5 分为预后不良。(4)比较两组随访 90 d 内颅内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hs-CRP 和Lp-PLA2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 hs-CRP 和 Lp-PLA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hs-CRP 和 Lp-PLA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
                                      
2.3  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 77.50%(31/40); 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 55.00%(22/40);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8, P=0.033)。

2.4  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 10.00%(4/40);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 5.00%(2/40);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1)。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优于未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6-7]。阿替普酶溶栓是通过赖氨酸基与血栓内的纤维蛋白结合, 并激活与纤维蛋白连接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进而溶解血栓。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而起抗栓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90 d 后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促进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而炎症反应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引起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卒中 [8]。hs-CRP、Lp-PLA2 均是临床常用的炎症指标。其中 hs-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高低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9]。Lp-PLA2 是磷脂酶超家族成员之一,可诱导斑块纤维帽降解,促使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而致血栓事件,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0]。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 14 d 后,观察组血清 Hs- CRP 和 Lp-PLA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炎症反应。颅内出血是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治疗中需密切关注的并发症,也是轻型卒中患者不采取溶栓治疗所需面临的风险因素。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安全性较高。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结果仍有待开展大样本研究于以验证。

综上所述,rt-PA 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降低 NIHSS 评分、血清 hs-CRP 和 Lp-PLA2 水平,提高预后良好率,效果优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参考文献

[1]李菁晶,鞠奕,潘岳松,等 .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18(7):715-718.
[2]Smith E,Fonarow GC,Reeves MJ,et al. Outcomes in mild or rapidly improving stroke not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findings from Get With The Guidelines-Stroke[J]. Stroke,2011,42(11):3110-3115.
[3]Khatri P,Tayama D,Cohen G,et  al. Effect of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Patients With Mild Stroke in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3:Post Hoc Analysis[J]. Stroke,2015,46(8):2325.
[4]赵斌,王成凯,朱江 . 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与轻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27(3):178-181.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6]孙威,马舒贝,陈忠军,等 . 脑白质疏松程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5):329-332.
[7]杨江胜,朱祖福,高志强,等 .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30(4): 303-305.
[8]张祥建,祝春华 . 脑血管病与炎症因子 [J]. 中国卒中杂志, 2008,3(6):413-417.
[9]鞠飞,刘建平 . 血清钙调蛋白、超敏 C 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5(9):1106-1109.
[10]高晗清,薛群,段晓宇,等 . hs-CRP、Lp-PLA2 联合 CT 血管造影在 TIA 及轻型脑卒中急性期疾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 [J]. 山东医药,2017,57(41):85-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