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比较 3D 与 2D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74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7 例。对照组采用 2D 高清腔镜系统辅助完成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采用 3D 高清腔镜系统辅助完成甲状腺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甲状腺素(T )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Ca2+ 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3 天,观察组血清 Ca2+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T 水平、TSH 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与 2D 高清腔镜系统辅助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 T4 水平、TSH 水平的影响和安全性相当, 但采用 3D 高清腔镜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术后血清 Ca2+ 水平。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3D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2D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激素;并发症
0 引言
甲状腺癌多发生于滤泡上皮细胞,90% 以上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1]。目前多以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3D 腔镜手术相较于 2D 能够更好地还原手术视野,增强不同解剖层次的立体感 [2]。本文比较 3D 与 2D 腔镜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 74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3]; 符合手术指征,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经检查无颈部、邻近组织侵犯;结节直径在 6 cm 以下;年龄不超过 80 岁。排除标准:曾长期使用激素类或免疫抑制药物;有甲状腺、颈部手术史;合并甲亢、高功能腺瘤、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等;中途退出。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7 例。观察组: 男 10 例, 女 27 例; 年龄 42~75 岁, 平均(54.46±6.17)岁;病程 2~8 年,平均(4.52±1.64) 年;结节直径 0.7~5.2 cm,平均(3.12±0.67)cm。对照组:男 8 例,女 29 例;年龄 42~74 岁,平均(54.39±6.23)岁;病程 1~7 年,平均(4.31±1.62) 年;结节直径 0.6~5.4 cm,平均(3.18±0.70)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方 法 对 照 组 采 用 2D 高 清 腔 镜 系 统(Olympus)辅助完成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在 3D 高清腔镜系统(Olympus)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全切术步骤如下。术前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对肩颈部进行适度垫高,实施全身麻醉,之后先在一侧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向颈部注射膨胀液, 将 Trocar 从切口置于胸壁和颈部交界,注入 CO2 气体,维持压力在6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 放入腔镜镜头,之后使用超声刀从切口处开始游离皮瓣,上下左右分别到甲状软骨、甲状腺腺体、胸锁乳突肌中外侧,游离皮瓣后切开颈白线,解剖游离出甲状腺组织,切断甲状腺下极血管,离断上极血管,待暴露喉返神经后切除带肿瘤的甲状腺腺体组织送检,切断 Berry 韧带,完整切除带有恶性肿瘤侧的甲状腺腺体和对侧腺体,确定为恶性肿瘤后清扫胸骨上窝、喉前等处的淋巴脂肪组织,整个手术过程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在无出血的情况下留置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2)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 7 天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 3 天血清 Ca2+ 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手术前后 T4、TSH 水平比较 术前和术后第 7 天,两组血清 T4、T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7 天,两组血清 T4 水平均低于术前,TSH 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两组手术前后血清 Ca2+ 水平比较 术前, 两组血清 Ca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 3 天, 两组血清 Ca2+ 水平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腔镜技术治疗不仅可缩小手术切口,还可将切口换至乳晕、胸部等更加隐蔽的位置,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4]。
2D 高清腔镜系统须通过二维影像完成三维操作,易造成操作者对深度感知不足,导致手眼不协调,需要操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 3D 高清腔镜系统能够尽可能还原真实视野,更能显示出解剖的立体层次、深度,有利于帮助操作者准确定位,使组织间隙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降低操作的难度、风险和失误,同时 3D 高清腔镜系统可拉近显示器和操作者的距离,如同在放大镜下进行开放手术,易于初学者操作,上述优点可使游离皮瓣时的出血更少,缩短手术耗时,降低误伤率,避免“虚操作”[5-6]。此外,2D 腔镜系统是定焦模式, 移动镜头也会造成视野模糊,需要多次调整才能达到理想视角,而 3D 腔镜系统是自动对焦模式,移动镜头不论远近都可高清显示局部、整体画面,方便手术过程中分离皮瓣、解剖喉返神经、分离腺体、清扫淋巴结、缝合时的近远景视角切换,提高手术效率 [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 Ca2+ 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 3D 高清腔镜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术后 Ca2+ 水平,效果优于 2D 高清腔镜系统。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两组 T4、TSH 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3D 与 2D 高清腔镜系统辅助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 T4 水平、TSH 水平的影响和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3D 与 2D 高清腔镜系统辅助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 T4 水平、TSH 水平的影响和安全性相当,但采用 3D 高清腔镜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术后血清 Ca2+ 水平。
参考文献
[1]Ahmed N,Niyaz K,Borakati A,et al. Hybrid SPECT/CT Imag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8,19(2):303-308.
[2]方兆山,杨剑,庞珏,等 .3D 腹腔镜 Glisson 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实用医学杂志, 2018,34(12):2004-2006.
[3]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等 .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3,33(2):96-115.
[4]唐涛,李敬东,杨刚,等 .3D 和 2D 腔镜在胸前入路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 33(5):451-454.
[5]叶善平,方传发,张磊,等 .3D 和 2D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9): 919-923.
[6]黎东伟,李君久,熊秋华,等 .3D 与 2D 腹腔镜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1): 29-32.
[7]龙建华,李建军,罗志刚,等 .3D 与 2D 腹腔镜在男性根治性膀胱切除及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效果比较 [J]. 广东医学,2019,40(14):2075-2078.
[8]王建宏,饶远生,刘海鹰,等 .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变化的影响 [J]. 实用癌症杂志, 2018,33(7):1190-11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