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预见性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9 09:52: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70例,上述患者均为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入院,所有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变化、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凝血功能的变化、生活质量均比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连续性血液净化;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宋艳微.预见性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63-364.

0引言

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能够减少感染的几率,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为了找寻最佳的护理方案,本文对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对其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择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占35例。对照组:年龄(33-65)岁之间,年龄平均值(48.02±12.12)岁;研究组:年龄(34-6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49.12±12.23)岁。2组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1],即日常护理,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同时增加预见性护理,方式如下:所有的医护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并且进行定期的考核;在进行血液净化之前,先对患者需要进行穿刺的位置进行检查,用肥皂水清洗穿刺部位四周的皮肤,并且对血液净化器进行检查,利用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冲洗,将管路内血块、凝血等进行清理[3];进行穿刺的时候要求患者将头偏向一侧,缓解患者的恐惧;全程保持无菌的状态,对于置换液需要现配现用,对于需要保留的置换液做好保存,预防污染;当连续性血液净化停止之后,将留在导管内的血液进行培养,利用碘伏将导管口进行消毒[4],接着利用无菌敷料将穿刺的位置进行覆盖,对于污染的无菌敷料做好更换,经常检查穿刺的位置有没有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成立专业的液体治疗管理小组,严格按照患者的液体输注方案和抗凝方式进行;对患者进行精神心理的评估,做好心理干预,避免出现非计划拔管的事件[5]。

\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变化、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经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生活质量均以(x±s)表示,数据间比较用t检验,2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的形式表现,并采用卡方进行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结果

2.12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


表1数据证实,研究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比

表2数据证实,护理之前,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无差别,组间不具备差异(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护理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3。

\
 
3讨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采用的原理是在动脉或者静脉的位置放置一个小型高效的低阻力过滤器,当血液连续的通过过滤器的时候,靠着血液率过器内的静脉压力差进行超过率的过程,并且滤过的血液在回流输入静脉。由于该方式,会造成患者的免疫力变差,且很容易出现感染的现象。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6],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之后,研究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P值<0.05。分析其原因,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预后。

总而言之,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变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于今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杨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47,49.
[2]郭丁花,苏晛.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35-37.
[3]连续性血液净化体外循环凝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今日健康,2015,14(2):353-355.
[4]李青.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肾衰竭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107-108.
[5]杨茜,唐语笛,刘思思.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9):113-115.
[6]林紫云.血液透析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66,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1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