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9 09:14: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相关医院收治的80例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例数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分析8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本组患儿麻疹的临床表现都很典型,均出现发热、出疹情况,97.50%的患儿出现卡他症状,89.20%的患儿有口腔麻疹粘膜斑,大部分患儿在进食时会出现呛咳、腹泻现象,同时出现许多其他并发症,病情变化速度快。结论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当患儿处于出疹前状态时,确诊起来较为困难,而且麻疹的传播速度很快,必须要加强监控,防止疫情的蔓延。

关键词:计划免疫;月龄前;麻疹;预防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罗楠,何绍青,王如梅,等.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186+188.

0引言

近年来,计划免疫前麻疹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患儿在早期并没有显露出明显的麻疹症状,再加上并发症很多,十分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目前,针对计划免疫前麻疹患儿这个群体,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比如给患儿接种含麻成分疫苗、调整麻疹疫苗初种时间等[1]。本文旨在研究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选取相关医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疾控中心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33例;年龄在23 d-8个月之间;不到60 d的患儿2例,不到90 d的患儿2例,120 d的患儿4例,150 d的患儿7例,180 d的患儿15例,210 d的患儿20例,240d的患儿30例。本组80例患儿都没有到接种麻疹疫苗的月龄。

\

 
1.2预防对策

1.2.1治疗:按患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如果是病情较重的患儿,应该给予患儿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来达到缓解患儿症状、缩短患儿病程的目的。对患儿实施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提升患儿血中免疫球蛋白水平,还能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本组80例患儿都进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剂量为10mg/(kg·d);还应该给患儿进行痰热清注射,剂量为0.5mL/(kg·d);为了让患儿保持足够的营养,应该给予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确保患儿营养充足;此外,患儿的体温也有明确要求,体温要控制在38.0~38.5℃。如果患儿有过高烧惊厥史,体温不应超过38.3℃;如果患儿有肺炎并发症,应该给予患儿抗生素、吸氧,化痰等应对措施;对心率较快的患儿,可以运用西地兰进行治疗[2]。

1.2.2预防:①延长接种疫苗的时效性:紧紧把握住疫苗生产的“质量关”,保证疫苗的安全性与时效性;不断健全冷链运输,规范按时接种疫苗,将麻疹的发病率降到最低;加强疫苗的科研与开发,延长疫苗接种后的有效性;②加强对流动人口婴儿的管控和监管,增强流动人口婴儿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口的流动不利于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因为这部分人常常不会按计划接种疫苗,较易造成麻疹感染、增大爆发疫情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这一部分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将风险变得可控,降低风险;③加强育龄妇女接种含麻制剂疫苗的工作,让育龄妇女及时接种疫苗,确保母体的抗体水平,这样在婴儿出生时就会拥有较高的免疫抗体,有效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几率;④注意保护婴儿,尽量减少婴儿与外界的接触;婴儿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的免疫力较差,很容易发生感染,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带婴儿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出门也要为婴儿佩戴帽子、口罩,起到一定程度的隔离感染源作用。

1.3诊断标准。与《传染病学》中麻疹诊断的症状相符合,比如有发热、口腔黏膜麻疹粘膜斑等现象。

2结果

80例患儿麻疹的临床表现均为典型,都有发热、出疹症状,97.50%的患儿出现卡他症状,89.20%的患儿有口腔麻疹粘膜斑,许多患儿在进食时会产生呛咳、腹泻现象,同时产生许多并发症,病情变化快。

3讨论

麻疹是一种发病较急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传染的速度较快,常见于婴幼儿。患上麻疹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有些还伴有呼吸道炎症、口腔麻疹粘膜斑等临床症状。麻疹也分流行期,一般在冬春两季比较常见。当患儿处在流行期内,比较容易诊断,如果不是流行期,又没有明显的麻疹表现,就很容易造成误诊、误判的现象,影响患儿的治疗。当患儿体内的CD4+T细胞减少,患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感染麻疹病毒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针对麻疹患儿的治疗,在初期可以以预防性抗生素为主。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可以减少患儿继续感染的几率,有助于预后。麻疹还是一种变化迅速的疾病,因此,对于麻疹患儿的护理要求要比一般疾病更高。在护理和治疗中,医生和护士要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恶化;还要注意隔离患儿,如为患儿佩戴口罩等,避免患儿的唾液飞出,造成感染。目前,麻疹的预防仍然是关键,有效的预防可以降低患儿麻疹的发病率。在临床中,通常是采用200000 U和维生素A来治疗麻疹患儿,它们可以有效提升针剂对麻疹病毒血清免疫球蛋白G水平,促进患儿的粘膜修复,从而降低患儿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3]。在麻疹的预防中,需要加强对计划免疫前婴儿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延长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其中,特别要注意流动人口中的婴儿群体,加强流动人口的动态监管,降低感染风险。李迎春等学者[4]研究探讨了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110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结果显示,97.3%患儿有卡他症状,89.1%患儿有口腔麻疹粘膜斑,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次研究中,80例患儿临床表现皆为典型,并伴随发热、出疹症状,97.50%的患儿出现卡他症状,89.20%的患儿有口腔麻疹粘膜斑,许多患儿在进食时会产生呛咳、腹泻现象,同时产生许多并发症,病情变化迅速。

综上所述,麻疹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的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许多患儿在麻疹早期的表现并不明显,极容易产生误判、误诊的情况,必须加强对麻疹的监控与防治,阻止麻疹疫情的扩散。

\

 
参考文献

[1]何寒青,李倩,严睿,等.儿童接种不同免疫程序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3年抗体持久性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4):336-340.
[2]曹勇,田应桥,杨德明,等.重庆市涪陵区儿童少年麻疹风疹流腮监测及防控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7):1232-1235,1247.
[3]吴媛,黎丽.儿童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学效果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5):4980-4982.
[4]李迎春,卫秀玉.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110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5):382-3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1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