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脑瘫患儿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6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及护理30天后,两组患儿呕吐次数均减少,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体重均增长,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更有助于减少脑瘫患儿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脑瘫患儿;胃食管反流;综合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胡晓娟.综合护理对脑瘫患儿胃食管反流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381,384.
0引言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1]。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正常情况下,食管有一道完整的抗返流防御机制,能有效地阻止过多的胃内容反流的发生,当防御机制下降或攻击作用增强,平衡打破,就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脑瘫患儿由于控制食管蠕动的神经功能障碍,食管下段括约肌异常的神经支配,胃排空时间延长,长期仰卧位,脊柱侧凸、痉挛、便秘,癫痫发作导致腹内压增加,药物等原因[2],易导致此症状发生,从而引起各并发症,并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及生长发育。本次研究将重点分析综合护理对患儿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效果,现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的脑瘫患儿3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样本,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依次纳入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儿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4-8岁(5.17±1.47);体重8-16kg(11.21±2.47)。对照组:包括患儿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4-8岁(5.33±1.50);体重9-19kg(11.64±2.21)。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接受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遵医嘱用药、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其中该组常规护理服务内容、护理人员均同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饮食护理:根据患儿情况,喂养方式宜少量多餐,每餐食量、温度适宜,少吃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并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指导患儿餐后站立或散步以促进食物消化,但严禁剧烈运动。鼻饲患儿鼻饲前应注意抽出胃内残留液,注意有无胃潴留或消化道出血,如无异常可缓慢推入食物,并根据患儿消化情况调整食量;(2)肠道护理:肠道功能的障碍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巨大,脑瘫患儿由于痉挛导致肌肉、骨骼畸形,以及缺乏运动和饮食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患儿会出现排便困难,那么对于长期便秘的患儿必须应用合适方法促进排便正常化,降低腹内压,如口服乳果糖,生理盐水灌肠并辅以腹部按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等;(3)体位护理:餐后两小时内避免平躺,可采取坐位,半坐位,轻微活动;长期卧床的患儿于餐后30min,睡眠时采取头高足低(头部抬高20-30度)左侧卧位,30min变换一次体位,专人护理,纠正体位;(4)口腔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口腔、去除齿缝食物残渣。口腔有感染时及时用药,注意用药后均用生理盐水清洁;(5)心理护理:为患儿提供舒适环境,房间内保持通风,室温合适,播放轻柔舒缓音乐,故事,护理人员与患儿做有效沟通,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减少其过动和哭闹;(6)控制痉挛癫痫: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并坚持康复训练,适量活动,卧床时注意体位摆放。
1.3评价指标
见表1表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呕吐次数,及30天后体重增长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呕吐次数和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儿呕吐次数均较前减少,但观察组更明显,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均有所增长,但观察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发育受损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感觉知觉及行为功能障碍,全世界每1000个活产儿中就有2-2.5个为脑瘫患儿[3],脑瘫也是儿童福利院中孤残儿童最常见的残疾类型。据报道,80%-90%脑瘫患儿表现出一系列消化系统问题[4],从而导致患儿食物及液体摄入不足、脱水、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严重者甚至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严重影响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其中胃食管反流是消化系统问题的重要症状之一。因消化系统问题方面的影响,27%中重度脑瘫患儿存在营养不良[5]。如能早期发现并解决脑瘫患儿的消化系统问题,从而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对促进脑瘫患儿的生长发育,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将起着重要作用[6-7]。
本次研究选取病例均为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收养的中重度脑瘫患儿,年龄,体重及身体状况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儿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在减少呕吐次数,增加体重方面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更有助于改善患儿胃食管反流症状,可促进患儿的营养吸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生长发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等.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7-349.
[2]庄维崧,朱磊,陈亿雯,等.脑性瘫痪患儿消化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1):1300.
[3]王丽丽,单玲,冯俊燕,等.电针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腓肠肌痉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4):705.
[4]吕静,朱敏,张跃,等.不同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2):160.
[5]庄维崧,朱磊,陈亿雯,等.脑性瘫痪患儿消化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1):1299.
[6]戴芳.探究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引导式教育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患儿应人能力、应物能力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97+145.
[7]路兴银.综合性康复护理在孤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234-2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