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8 14:04: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70例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同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抢救有效率以及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14%、95.71%,较对照组患者的77.14%、75.71%分别提高了20.00%和20.00%(P<0.05);而在开始治疗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救治服务,建议在医院急诊科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急诊科;抢救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韩蓉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85-286.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在过劳、激动、暴饮暴食等原因的刺激下造成血管板块破裂或出现血栓等,进而引起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的过程。急性起病患者常会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患者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同时近些年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等原因,都要求急诊科在给予患者抢救措施的同时,可以提供完善的护理流程。本次试验通过给予患者优化护理流程,探究其对患者抢救的影响,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70例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的70例,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女比为41:29,平均年龄为(51.51±2.16)岁;而对照组男、女比为37:33,平均年龄为(50.35±2.09)岁。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试验。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医院常规的急诊护理过程。具体过程如下:①指导抢救:急诊科与电话求救者进行沟通,在了解患者基本症状的同时指导求救者对患者采取基础的救治措施,并持续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病情[3]。②转运护理: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对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输液、吸氧等治疗。在转移中协助患者保持体位并观察患者症状[4]。③接诊治疗:接诊护士对患者进行责任护理,对患者给予休息、吸氧等护理,同时通过心电图、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等进行确诊[5]。④指导护理:确保患者住院环境适宜,并对患者日常作息和药物服用进行监督指导,对患者的体征进行检查,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7]。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优化护理流程。①通知医生、准备床位及救治的药品和器械;②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输液吸氧治疗;③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卧床以及查血常规、肌钙蛋白等血五项;④对患者进行抢救前的皮试、备皮准备等,给予患者溶栓情况、神志、心电图变化观察;⑤对于抢救恢复的患者,监测患者体征并按照医嘱给药;⑥及时记录患者出现的危重护理记录。

1.3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抢救效率、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其中患者满意度按照评分进行评判,患者评分90-100为非常满意,患者评分80-89为满意,患者评分60-79比较满意,患者评分<60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临床指标包括:开始治疗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紧急抢救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随访记录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临床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平均值±方差(±s)和百分率(%)表示,组间采用t和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通过观察治疗指标,实验组患者在开始治疗时间及仪器使用时间、紧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在治疗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


2.2两组患者抢救效率的比较。其中实验组70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后恢复正常,抢救效率为97.14%;而对照组70例患者中仅有54例恢复正常,抢救效率为77.14%,两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

 
2.3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通过对患者进行调查评分,按照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对诊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分别为27例、16例、24例、3例,满意度为95.7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3例、24例、16例和17例,满意度为75.7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为20.00%(P<0.05),如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因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坏死,发病后会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而在患者急发病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会造成患者猝死等危及生命安全的发生,在患者接受治疗时完整的护理流程显得格外重要[8]。传统的护理流程中,护理人员无明确的工作目的性,单纯跟随医嘱执行相关检查、护理工作,且不同护士的工作效率受工作能力限制,护理效果参差不齐。而本次试验,通过给予患者进行指导抢救、转运护理、接诊治疗、手术治理、术后护理等优化护理流程,尽可能引导患者进行病情的控制;并通过护士责任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减少患者急救、就诊治疗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尽可能地提高患者救治的效率[9-10]。同时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护理流程较传统护理流程在开始治疗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等临床指标中均有明显降低,同时对于恢复治疗的住院时间、紧急诊抢救时间等方面也有明显改善,既提高了患者抢救的有效率,也既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满意度,提高了患者救治质量和救治服务,应在医院急诊科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阿依仙木姑·木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213-214.
[2]马升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抢救时间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5):93-94.
[3]李倩,曹云,许金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90-91.
[4]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0(10):130-131.
[5]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9-1921.
[6]张芹,邹利群,张伟,等.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效率和效果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7):640.
[7]罗金珠,黄江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5):65-66.
[8]张美丽.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56.
[9]王晓丹,凌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113-114.
[10]朱莉,龚黎琳,侬宇琴,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6):750-7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1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