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临床带教中使用医学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的24例我院消化内镜临床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实习生随机抽取分组,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12例,采用医学人文关怀的为研究组,采用常规带教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带教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带教成绩比对照组要好(P<0.05),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带教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临床带教中使用医学人文关怀,可以提高带教成绩,还可以提高带教的满意度,促进师生的良好关系,因此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镜;临床带教;医学人文关怀;带教成绩
本文引用格式:乔晓,刘树青,韩成艳.医学人文关怀在消化内镜临床带教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195-196.
0引言
带教是临床对于实习生教学常用的方法,通过带教让实习生掌握消化内镜等仪器的使用等专业的知识和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效的完成工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1]。消化内镜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医护人员必需严格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因此这就需要在实习带教的过程中,完全掌握其使用和原理,才能保证今后工作中的效率。本研究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的24例我院消化内镜临床实习生,主要探讨在消化内镜临床带教中使用医学人文关怀的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的24例我院消化内镜临床实习生,随机抽取各12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8例女性,4例男性,实习生年龄18-25岁,平均(23.42±3.25)岁,7例专科,5例本科。对照组7例女性,5例男性,实习生年龄18-25岁,平均(22.45±3.42)岁,5例专科,7例本科。实习生在年龄、性别、学历上均可比(P>0.05)。纳入标准:所有实习生均为消化内镜临床实习生,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它科室实习生,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精神性疾病,非自愿参加。
1.2研究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带教:成立带教小组,根据大纲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进行统一、系统的授课,对各个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研究组使用医学人文关怀:在带教的过程中以实习生为本,关注实习生的心理、以及对教学的体验感等,对实习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实习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提高实习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调动起学习乐趣,注意关注其心理,让实习生参与到教学中,可通过角色互换,互动,兴趣活动等方法,让实习生充分了解所学的内容。减少纯理论授课,增加实习生的实践、操作。并且以问题进行授课,设定每次课程的目标,并且完成目标在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在对实习生进行带教的过程中,让实习生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消化内镜的诊断治疗的使用中,让患者感到舒适,以及放松。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带教成绩(专业技能、操作技能,积极性,沟通能力等,各项满分100分,80-100分为优,60-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2]以及优良率,带教满意度(带教结束后,对所有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本次的教学进行评分,100分满,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3]。
1.4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带教成绩优良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带教成绩和带教满意度以(±s)表示,t检验,P<0.05为研究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带教成绩对比。研究组的带教成绩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优良率比较。研究组带教成绩中优6例(50.00%),良5例(41.67%),差1例(8.33%),对照组带教成绩中优3例(25.00%),良6例(50.00%),差3例(25.00%),研究组带教成绩优良率为11例(91.67%),比对照组带教成绩的优良率9例(75.00%)明显要高,差异明显(P<0.05)。
2.3两组带教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带教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带教满意度为50.00%,研究组的带教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的,(P<0.05),见表2。
3讨论
消化内镜是临床常用的检查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方法,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常使用消化内镜进行诊断治疗[4]。
因此医生对消化内镜的学习程度,就决定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治疗效果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实习期的医生进行有效的带教,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中,使用医学人文关怀,可以提高带教成绩,并且提高成绩优良率91.67%,还提高了带教的满意度91.67%。带教是临床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实习生学会临床的消化内镜的操作和使用,以及消化内镜的知识理论等[5],人文关怀主要以患者为主,以人为本,是由美国学者Leininger在1984年提出的理念[6]。在带教中的医学人文关怀不仅是对以患者文本,还要以实习生为本,注重实习生的心理健康,保持实习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要求其将人文关怀带到日常诊断治疗中,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以及对患者的尊重,提高他们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才能事半功倍,得到较好的带教和治疗效果[7]。并且通过良好的带教过程,让实习生更满意带教,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综上所述,在消化内镜临床带教中使用医学人文关怀,可以提高带教成绩,还可以提高带教的满意度,促进师生的良好关系,因此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辛琳琳.医学人文教育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9):100-101.
[2]朱红珍,陈春英,王娟,等.叙事医学模式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品质构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0):2580-2583.
[3]褚蕾,马希,张容瑜,等.肿瘤专科临床带教中人文关怀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83-284.
[4]单圣周.浅谈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8,14(3):64-66.
[5]谢鹏.医学人文关怀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5):189.
[6]王江飞,袁学森,谢坚,等.浅谈如何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带教中渗透医学人文关怀[J].医学教育管理,2016,2(4):597-600.
[7]辛琳琳.医学人文教育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4):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