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子宫颈病变诊治要点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7 16:35: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子宫颈病变是指在子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但现在主要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SIL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与高危HPV持续性感染密切相关。子宫颈病变诊断仍为三阶梯流程即细胞学+HPV、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目前国内推荐简单易学的阴道镜诊断方法为R-way阴道镜评估体系。子宫颈病变治疗方法主要有预防性HPV疫苗注射、药物、激光、冷冻、电切、电凝、手术。

关键词:子宫颈病变;诊治

本文引用格式:李彦云.子宫颈病变诊治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70-371.

1概论

1.1子宫颈病变的几个概念


(1)子宫颈病变:指在子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指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SIL既往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目前仍然延用,分为CINⅠ、CINⅡ、CINⅢ。

(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相当与CINⅠ和小部分被p16染色为阴性CINⅡ。

(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相当于原位癌、CINⅢ和大部分被p16染色为阳性CINⅡ。

(5)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HPVI):与SIL相关的最早期病变。根据HPV致癌的危险性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主要有HPV6、11、42、43、44型等,与生殖器疣及LSIL相关。“高危型”主要有HPV16、18、31、33、35、58等,与HSIL和子宫颈癌相关。其中HPV16多见于子宫颈鳞癌,HPV18多见于子宫颈腺癌。

(6)子宫颈腺上皮内病变(CIGN):分为低度CIGN(即腺体不典型改变或增生)、高度CIGN(即子宫颈原位腺癌ACIS)。

\

 
1.2SIL的转归及意义

SIL是癌前的病变,介于“病理医师眼下的病和病人的病”之间。LSIL约60%会自然消退,可以观察随访。HSIL可发展为浸润癌,必须治疗。

SIL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一般需要10年,但并不一定循序进展,时间也可缩短,只要将不可逆转的浸润癌有效地扼制在癌前阶段,子宫颈癌有望成为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肿瘤,关键在于此阶段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恰当处理。

1.3高危HPV持续性感染的重要性

高危HPV持续性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因素,99.7%的子宫颈癌患者中可以检测到不同型别的HPV-DNA,而HPV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子宫颈癌,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而言,子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者都会进展为癌,大多数HPV感染者都可以通过自身免疫清除其感染的HPV,而不会出现任何继发疾病,只有持续性高危HPV感染才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

目前国际上针对HPV研制出预防性疫苗已经在70个国家上市使用。预防性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预防HPV16、18,四价疫苗预防HPV16、18、6、11,九价疫苗预防HPV16、18、31、33、45、52、58、6和11,通过对适龄人群注射HPV疫苗,加之精准筛查、早期治疗癌前期病变,有望在几十年后消除子宫颈癌。

1.4子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

(1)多个性伴侣;
(2)早期性行为;
(3)生殖道梅毒、淋病、湿疣等STD(男、女双方);
(4)丈夫有疱疹、HPV感染及患阴茎癌、包茎等疾病;
(5)高危型HPV感染;
(6)宫颈慢性炎症、白斑等;
(7)早婚早育、多产多育;
(8)吸烟、吸毒、经济地位低下、HIV、免疫功能下降等。

2子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

(1)细胞学+HPV;
(2)阴道镜;
(3)子宫颈及子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2.1子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

细胞学检查方法有传统子宫颈刮片、CCT技术、AutoPap初筛系统、新柏氏膜式和离心沉淀式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诊断回报方式有巴氏涂片5级、TBS(描述性诊断),其中TCT的描述性诊断已取代传统的巴氏涂片5级分类法。HPV检测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方法有HPV分型检测、不分型检测以及不分型基础上的部分分型检测。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HC-2、CervistaHPV、CobasHPV、AptimaHPV四种检测技术。2016年,伊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乔友林团队开展CareHPV临床注册实验,目前各项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已近尾声,研究成果即将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TCT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而HPV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目前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主要有TCT+HPV联合筛查、TCT初筛和HPV初筛,联合筛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金标准。

TCT、HPV检测取材注意事项:

(1)受检者取材前24h内应禁止性生活和阴道冲洗;
(2)取材部位应包括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管;
(3)取材时不能先擦洗消毒子宫颈,不能先做子宫颈治疗性检查,可用棉签轻轻沾去过多的血液和粘液;
(4)不能短期内重复取材(2-4个月)。

二者联合取材原则上先取HPV标本后取TCT标本。

2.2阴道镜检查

TCT或HPV检查异常者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放大作用可以清楚地看到子宫颈转化区的各种异常表现,及早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在病变部位上取活检或者行ECC。目前国内推荐简单易学的阴道镜诊断方法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赵健博士团队首次提出R-way阴道镜评估体系。子宫颈发生病变时是因异常血管过度增生,病变部位常呈现为红色,即R区(red的首字母)。在5%醋酸作用后异常增生细胞脱水病变部位呈现为白色,即W(white的首字母)。碘染色后病变部位呈现为黄色,即Y(yellow的首字母)。A代表异常增生血管。

R-way阴道镜评估体系分为裸眼识诊、镜下拟诊和二元辨诊三个环节。该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发现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其拟诊路径包括红厚白、红白A和红白黄。

红厚白:在可能存在宫颈病变的R区,寻找异常细胞和异常血管证据。5%的醋酸作用50秒后,细胞开始收缩,核浆比异常和或细胞核异型的病变细胞区域呈现白色。如果异常细胞的层次较多,远远超过正常上皮细胞的15-20层,病变区域出现厚厚的白上皮,该区域依次表现为红(生理盐水时R区)厚白(5%的醋酸作用后),说明存在异常血管和异常细胞,通过红厚白推测存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

红白A:如果异常细胞的层次低于正常上皮细胞的层数,薄薄的醋白上皮很难与正常的上皮细胞区别,需进一步仔细观察是否有异常血管穿越异常上皮区域并在形成各种图案,常见的点状血管、镶嵌血管等,用英文atypical vessel中的A代表。此时,宫颈HSIL表现为红(生理盐水)白(5%的醋酸)A(异常血管)。

红白黄:如果宫颈表面未发现明显醋白上皮,进一步结合5%的碘试验进行HSIL评估。5%的卢格氏碘试验后如果出现与醋白上皮一致的芥末黄颜色或者黄颜色,表示该区域的细胞胞浆内不含糖原,提示细胞可能属于增殖期。此时,宫颈HSIL表现为红(生理盐水)白(5%的醋酸)黄(5%的卢格氏碘试验)。

R-way阴道镜评估体系可借助PHV初筛预测值指导阴道镜下取活检。

(1)相当危险的情况如下:在HPV阴性妇女中,HSIL+(非常罕见的)达29%;在HPV阳性女性中,ASC-H为28%,AGC为30%,HSIL+为50%。即使没有发现可疑的病灶,必须在R区域取活检;(2)其次危险的情况如下:在HPV阴性妇女中,LSIL为1.8%,ASC-H为3.0%,AGC为1.2%;在HPV阳性女性中,NILM为4.0%,ASC-US为6.8%,LSIL为6.1%,如果没有可以病灶可以严密随访,例如6-12个月,不要轻易下手取活检;(3)一般情况如下:在HPV阴性妇女中,细胞学NILM0.10%,ASC-US为0.44%,在没有发现可疑病变时,可以1-3年随访的,更不应该立即取活检。

阴道镜新术语:

根据国际宫颈病理和阴道镜联盟(IFCPC,2011年)制订的标准,阴道镜诊断术语包括一般评价(鳞柱交界可见性、转化区类型)、正常阴道镜所见、异常阴道镜所见、可疑浸润癌和杂类。此标准将阴道镜诊断报告进行详细分类,有效避免临床诊断报告混淆不清,有利于后续治疗和随访,同时明确了阴道镜异常结果的规范化处理流程;此标准还把阴道镜检查结果与宫颈锥切类型关联,根据子宫颈转化区Ⅰ型、Ⅱ型、Ⅲ型,也将子宫颈环形切除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切除,这样使子宫颈环形切除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精准。

阴道镜检查指征: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LSIL及以上、或ASCUS伴高危型HPV阳性或AGC者;(2)HPV检测16或18型阳性者,或者其他高危型HPV阳性持续1年以上者;(3)子宫颈锥切术前确定切除范围;(4)子宫颈病变治疗后复查和评估。阴道镜检查步骤:阴道镜检查前24小时禁止同房、冲洗、上药、禁止做妇科检查,也尽量不做TCT,以免损伤子宫颈上皮。

(1)将阴道窥器轻轻置入阴道,充分暴露子宫颈及阴道穹窿部。
(2)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拭去过多分泌物,切勿反复擦拭,以免引起子宫颈出血。
(3)裸眼观察宫颈形态、大小、颜色、有无糜烂、白斑、赘生物等,并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及阴道壁情况。
(4)用3%-5%的醋酸棉球湿敷子宫颈50秒后重点观察转化区,若需要长时间观察,等待3-5分钟后再湿敷一次。由于子宫颈病变导致细胞核增大,核浆比例增大,涂醋酸后细胞出现暂时脱水现象,呈现为白色,称为醋白反应,醋白反应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需要精密观察异常血管时,应加绿色滤光镜片进行辨别。
(5)子宫颈涂卢戈氏碘,由于成熟鳞状上皮细胞遇碘变为深褐色,定义为碘(+),属于正常阴道镜图像,进一步验证醋白反应区,碘(-)区为可疑癌变部位。
(6)在可疑部位多点取活检,当病变可疑伸入宫颈管时,应常规做颈管内膜刮取术(ECC)。

两种溶液的配置:

(1)5%醋酸溶液:冰醋酸5毫升加入95毫升蒸馏水。
(2)5%Lugol碘溶液:10克碘化钾加入100毫升蒸馏水,再加入5克碘晶体,摇匀,滤过。

3子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

分为子宫颈活检、子宫颈管搔刮术(ECC)和诊断性子宫颈锥切术。

3.1子宫颈活检

方法有盲取活检、碘试验后活检、5%醋酸肉眼观察后活检和阴道镜下活检。阴道镜下活检准确率达到75.9%-97%。

3.2 子宫颈管内膜刮术(ECC)对子宫颈管内膜搔刮后送病检。

ECC在下列情况下有意义:

(1)疑似腺上皮病变;
(2)阴道镜检查鳞柱交界不完全可见;
(3)TCT筛查HSIL,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或LSIL。

3.3诊断性锥切:

方法:冷刀切(CKC)和环形电切(LEEP),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诊断性锥切术的适用范围:

(1)子宫颈活检为CIN1,阴道镜检查鳞柱交界不可见;
(2)子宫颈活检为CIN1,病变持续存在长达1年以上者;
(3)子宫颈活检为CIN2及CIN2-3者;
(4)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和子宫颈活检的诊断结果不一致者;
(5)ECC提示子宫颈管内有病变以及妊娠期高度怀疑浸润癌者。

4子宫颈病变治疗

方法有药物、激光、冷冻、电切、电凝、手术。

(1)CINⅠ的患者中,大多数病变可以自行消退;部分病变可持续存在或保持不变;约有15%的病变会进展为高级别病变。对CINⅠ的患者建议患者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以给予药物和物理治疗。如果患者在随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定期检查、严密监测。
(2)CINⅡ的患者应进行物理治疗,如冷冻、电凝、激光治疗等。这些方法治疗有效性无显著差异,根据术者喜好选择,物理治疗不能保留组织标本。LEEP刀也可用于CINⅡ的治疗,治疗有效性与物理方法相似,LEEP术能够保留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避免漏掉未发现的子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
(3)CINⅢ的患者约有50%可发展为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故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应行子宫颈锥切,同时可排除子宫颈浸润癌。CINⅢ治疗方法主要有LEEP刀和冷刀锥切(CKC),CKC术后复发率低于LEEP。孕期CIN:大多数的孕期CIN可在产后半年内消退,故主张保守观察。
(4)全子宫切除适用范围:a.HSIL或怀疑原位癌;b.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c.合并其他需要切除子宫的妇科疾病;d.子宫颈管病变或锥切切缘阳性;e.随诊条件较差等。

注意事项:

依据CIN级别,按照诊疗规范确定诊疗计划。

根据病人年龄、病变程度、范围、级别以及随诊条件、技术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治疗个体化。

任何级别CIN,任何手段治疗后,均应行随访。术后3-6个月行第一次TCT复查,必要时行ECC。术后1年行HPV筛查,并根据TCT和HPV结果确定随访计划。
\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赵健,赵宇倩,王婷婷,等.R-way阴道镜智能诊断评估技术识别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能力[J].中国肿瘤,2015,24(10),884-888.
[3]赵健,马德勇,王婷婷,等.PRWY系统拟诊正常阴道镜所见与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原则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12,1137-1141.
[4]艾玉清.宫颈疾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3):96-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027.html
本文标签: 子宫颈病变 ,诊治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