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研究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7 13:57: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其中研究组行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比组行常规治疗,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静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低于对比组患者,以上治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应用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快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其血液黏度,以此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干预;低分子肝素;脑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文引用格式:许鹏,张军,黄妍,等.研究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13,115.

0引言

脑出血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主要指患者因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症状,该疾病并发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言语功能障碍、偏瘫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肺部感染、脑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以此危及患者性命。近年,该疾病在我国的病发率愈来愈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1-3]。本文通过对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意在为该疾病有效治疗以及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1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38~67岁,平均(56.7±5.4)岁,平均体重(57.9±6.3)kg,男性11例,女性4例。对比组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56.5±5.7)岁,平均体重(58.2±5.9)kg,男性11例,女性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且符合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出标准:(1)合并其他循环系统疾病者。(2)认知存在缺陷或障碍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患者止血、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资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10)治疗,药物使用剂量0.4 mL,采用避免患肢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早期康复干预由医护人员联合患者家属展开,在患者家属的帮助下对患者下肢行被动内外翻运动以及舒展运动。依据患者病情改善程度调整训练强度,帮助患者患肢踝关节进行外翻内翻运动,对其相应的肌肉组织展开收缩训练,3次/d,20 min/次。帮助患者行比目鱼肌、腓肠肌训练,可采取挤压运动的方式展开,3次/d,20 min/次。对比组行常规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参考患者入院诊断病情结果,给予其针对性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其病发率严格参考临床资料,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参数参考检测结果,确保数据准确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两组患者经过不同临床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2,两组患者经过不同临床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参数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作为脑出血病发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会导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易进一步引发肺动脉栓塞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颇为驳杂,脑出血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原因是血液高凝状态的综合作用,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等。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方案展开治疗,患者接受针对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能得到有效改善,治愈率较高[4-7]。

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其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虽能有效缓解患者下肢静脉回流缓慢的症状,但由于患者脑出血病发后需长期卧床接受治疗,因此需要考虑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

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治疗中,该药物的使用能在3 h内达到血浆峰值,从而发挥抗凝血疗效。此外,该药物的应用还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损害,安全性较高。将其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参数,以此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10]。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发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应用,有效的规避了脑出血患者病发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发,以此提高患者患后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后期康复效率,进一步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振伟,黄德刚,刘红飞,等.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比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9(2):123-126.
[2]朱景瑞,夏宾.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逐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22):7-9,13.
[3]王跃华,陈锋,周凯,等.低分子肝素联合物理方法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12):2414-2419.
[4]白云飞,房体刚,孙瑞.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失血情况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15):2303-2308.
[5]张力敏.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14-16.
[6]潘玉卿,陈正辉,冯曜宇,等.抗因子Xa活性及APTT测定在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估[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48-1450.
[7]杨秀斌,李文杰.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舒血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3):463-464.
[8]Yin X,Liu P,Liu BY,et al.Preventive effect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on forma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by reducing D dimer valu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pinal surgery[J].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8,22(1):229.
[9]Ni WS,Zhang YH,Li T,et al.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in preterm infants[J].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2018,20(2):97-101.
[10]Gleichgerrcht E,Lim MY,Turan TN.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Due to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J].The Neurologist,2017,22(6):241-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