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负性情绪的积极影响。方法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血液净化中心收治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本研究分析数据来源,共80例,根据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接受的护理内容为准完成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40例,对应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于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自评量表所得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具优越性,两两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各项目评分均有提升,观察组所得评价更具优越性,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在漫长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负性情绪,破坏治疗依从性以及降低生活质量,护理中重视其心理状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
本文引用格式:陈莲.研究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40-341.
0引言
当前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肾移植、血液透析,前者不仅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且肾脏良好匹配的概率并不高,因此当前对晚期阶段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措施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但该治疗措施并不能达到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患者需要持续到院接受治疗,在这期间会出现各种相关并发症,且持续治疗对于经济也有较大考验,疾病本身、治疗负担以及相关并发症等都是导致尿毒症患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2]。如果焦虑、抑郁状态持续性存在则可能发展成为焦虑抑郁症,降低患者对生命的美好体验,破坏血液治疗的依从性,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承受着不容忽视的负担[3]。本血液净化中心近年来收治尿毒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都极为重视心理层面的变化并制定对应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血液净化中心收治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作为本研究分析数据来源,有80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32~80岁,平均(56.4±6.1)岁;病程0.5~8年,平均(3.0±1.6)年。患者肾病类型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梗阻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根据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接受的护理内容为准完成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40例,为确保组间基线数据并不会影响后续研究所得数据的公正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检验所得数据提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如下:让患者日常注意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治疗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尿量,鼓励患者摄入优质的低蛋白食材,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4]。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日常护理干预基础上根据心理情绪问题制定以下措施[5-6]:①组建专业团队。成员除了责任护士外还有血液透析操作医生、心理咨询师,加入团队前所有成员需要接受相关专业培新。②评估。患者入院后2 d内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来掌握其心理危机的情况,归纳相关因素诸如年龄、病理类型、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等影响程度,结合数据后确保护理方案更具针对性。③认知干预。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治疗机制、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危害、对应处理措施及功能锻炼等内容,配合支持教育以及健康宣教等手段来纠正患者存在的不良认知,缓解恐惧心理。通过心理暗示让患者能够得到正性引导和梳理,如患者表现出非理性思维的心理危机状态,要在充分尊重患者情感基础上进行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支持手段来引导患者顺利发泄相关负性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指导患者关于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手段,诸如深呼吸训练、胃肠功能训练、排尿训练,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通过各方面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管控能力。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抑郁情绪
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两个时间段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7]评价,两个量表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负性情绪越明显。
1.3.2自我效能
在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两个时间段通过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价[8],由以下项目组成:情绪控制、自我保健、良好睡眠、遵医用药、健康管理,每个项目在1~10分,分数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对组间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编号及统计,并将相关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抑郁情绪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改善评价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请见下表1。
2.2自我效能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提升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请见下表2。
3讨论
虽然临床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已经有所认知,但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部分患者治疗期间由于症状、治疗措施以及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而不可避免的存在心理危机。在本次研究中对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尝试联合心理危机干预,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制定有效的疏导措施,通过认知、心理、行为三个层面来调动其潜能,以期能够在短时间内脱落心理困境。在研究数据干预前后比较当中,可知接受心理危机干预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无论心理危机或者自我效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该干预模式并不存在固定流程,在充分考虑患者相关特征后整合对应的干预模式以及自身资源,引导患者积极面对,了解自己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后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相关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在漫长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负性情绪,破坏治疗依从性以及降低生活质量,护理中重视其心理状态有重要意义,配合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危机感,养成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的良好意识,积极面对生活,配合后续治疗。
参考文献
[1]曹艳.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5):48-49.
[2]杨冉,王韫芳,薄庆.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7):2636-2638.
[3]秦鸿燕,臧渝梨.优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及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35-736.
[4]候冬梅.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3):131-132.
[5]朱潇菲,吉小静.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血液净化中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4):230-231.
[6]毛伟君,陈仙芳,王艳萍,等.红光照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3):375-379.
[7]胡水红.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3):89-90.
[8]白芳.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3):433-4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