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研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7 11:40: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为对照组(55例,未合并房颤)和研究组(45例,合并房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年龄大于对照组、NYHA分级高于对照组、病程长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NYHA分级、左心房内径都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

本文引用格式:张瑜.研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75,83.

0引言

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心肌病, 其病理特征主要是左心室呈不对称状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患者患有肥厚型心肌病会因为心肌肥厚、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从而表现出心绞痛等症状 [1]。肥厚性心肌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增加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心房颤动(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比较常见的合并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等症状,且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会随着逐渐上升 [2]。研究证明,心房颤动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 22%,每年发病率约有 2%。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约有 32% 的患者左心室存在流出道梗阻的问题,会加重患者房颤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 患者的临床病症与诱发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 2014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合并房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诱发因素,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4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我院接收治疗的 100 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发病症状都符合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医学诊断标准。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对照组 55 例,男 35 例, 女 20 例,年龄 40~65 岁,平均(53.49±4.56)岁,研究组 45 例,男 23 例,女 22 例,年龄 41~65 岁,平均(53.67±4.61)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对患者进行分级,利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的左心房内径,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NYHA 分级、病程、左心房内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NYHA 分级、病程、左心房内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纳入 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研究组的年龄、N YHA 分级、病程、左心房内径和对照组有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

 
3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患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几率比常人更高,临床预后困难,研究证明,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患有心房颤动(房颤)的几率是常人患有房颤的几倍。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几率也在增长,对人体危害极大,会增加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性事件如脑卒中、脑缺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合并房颤)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未合并房颤),NYHA 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既往的研究结论相符合 [3],证明年龄、NYHA 分级、病程、左心房内径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的危险因素。NYHA 心功能分级是纽约心脏病学会定制的方法,级别越高, 患者心功能越差,本文研究中研究组的 NYHA 的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弱于对照组,合并房颤的几率更高。此外, 心肌肥厚型患者的病程越长,患者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就会越严重,心房室壁增厚,心室体积减少,造成房室顺应性降低,加重心肌缺血和心肌自律性紊乱症状,造成患者舒张功能下降, 加重左心房内径扩大及重构程度,从而出现房颤 [4]。

综上,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病程、左心房内径都是导致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中,应该对这几方面给予相应的重视,提高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郭继鸿.心房颤动性心肌病[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6,32(4):319-324.
[2]吴刚,石少波,曲川,等.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1099-1102.
[3]伍熙,崔颢,王婧金,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3):184-187.
[4]周明敏,陈志强,刘紫燕,等.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的临床意义[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11):1019-1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